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必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必读(中旬刊)
健康必读(中旬刊)

李朝辉(执行)叶正芳(主任)

月刊

1672-3783

jkbd155@163.com

010-52880640,57117353,52880603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大学155信箱

健康必读(中旬刊)/Journal Healthmust-Read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健康教育所主办,湖南省卫生厅主管的医学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以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为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准确的反映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护理学研究以及药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理论、新动态。现开设专家评述、生物科技、健康保健、临床研究、医药论坛、医学教学、学术交流、护理园地、医院管理、病例报告、经验荟萃、论著、综述等栏目,其内容涵盖医疗卫生系统的方方面面。本刊努力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继续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为医生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儿电子结肠镜300例以上临床分析

    杨建
    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电子结肠镜下小儿大肠息肉患者的基本情况通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我院2009年5月到2012年10月间,所接收的300例(370颗)大肠息肉小儿患者,均使用Olympus CF-240I电子结肠镜进行内镜检查,对检查的具体情况予以分析.结果: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与临床最终确诊结果完全符合.300例患儿检出的370颗息肉中,包括直肠息肉225例,乙状结肠息肉50例,肝曲、盲肠结肠以及降结肠息肉共15例;其中单发息肉共有230例,多发息肉70例;一共有370颗息肉,包括有蒂息肉243颗,无蒂息肉57颗,直径在0.5厘米之内的息肉有154颗,在0.5厘米到1厘米之间的息肉有81颗,在1厘米到2厘米之间的息肉有37颗,超过2厘米的息肉有21颗.结论:针对小儿大肠息肉患者使用电子结肠镜进行内镜检查,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的符合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小儿大肠息肉电子结肠镜临床分析

    老年住院患者内科常见病的发病率临床分析

    李冠亚
    178-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住院患者住院患者在临床中常见的内科疾病,分析老年患者的病症分布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发病率,以提高老年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2年12月内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病情录入,分析老年住院患者的内科常见病的分布情况以及临床的发病率,为临床中对老年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有用的数据.结果:经过我院相关部门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的老年住院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类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等主要的内科病症,而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类疾病以及泌尿系统类疾病所占比重并不大,而其他类疾病并不十分显著.结论:对于临床中老年住院患者的病情分布特点以及临床的发病率进行分析,能够为临床中对于老年患者的住院治疗提供有效地临床数据,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住院患者内科疾病发病率临床分析

    浅析镇痛泵在普处科手术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蔡宏州
    17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镇痛泵作为近几年来外科手术中常用的镇痛方法,它可以单次短时间内用药平稳,镇痛效果好,受到了患者的喜爱.镇痛泵是让患者自行按压给药,可以迅速的加强效果,让治疗得到更加的个体化,让患者有一个好的镇痛效果.

    镇痛泵普处科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白湘云
    179-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手术部位感染在手术中的危险因素,为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手术室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建立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控机制,加强组织管理与培训工作,重视医务人员手卫生,加强手术室的无菌技术操作以及手术室环境管理等措施.结果:本院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Ⅰ类手术切口无1例发生医院感染,Ⅰ类手术切口的医院感染率为零.结论:做好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控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手段,加强围手术期病人的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干预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及临床分析

    赵伯铖
    180-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以及临床分析进行探讨.方法:选择60例慢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在正常西医治疗胃炎的基础上使用半夏泻心汤进行辅助治疗,对照组为基本的西医治疗.试验组与对照组均为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HP转阴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2%,试验组的整体有效率为96%,P<0.05,对照组的HP根除率为78%,试验组的HP根除率较高为9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高于西医治疗胃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临床分析

    ZYY-9型紫外线治疗仪治疗39例褥疮的疗效观察

    岳増艳
    181-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39例褥疮病人,均系住院病人.由于各种慢性病长期卧床合并褥疮,院外带来的34例,院内发生4例;原发病以脑血管病后遗症居多18例,其余为心脏病10例,肝硬化5例,糖尿病3例,老年骨折3例;褥疮伤面3处者4例,2处者13例,其余均为1处;这58处褥疮中,Ⅰ度30处,Ⅱ度16处,Ⅲ度12处.多数发生在骶尾部,足跟部和股骨大转子部.采用ZYY-9型紫外线治疗仪进行体表照射,一个生物剂量(MED)为2秒,灯距为5cm左右,用孔巾遮蔽周围组织.Ⅰ度褥疮采用E1红斑量照射,每日一次,每次按25%增量;Ⅱ-Ⅲ度褥疮采用大剂量E3-E4量,在坏死组织脱落后改用E2量照射,同时用E1红斑量照射褥疮周围的健康皮肤约2cm,以每次25%增量,6次为一疗程.肉芽生长期用E1-E2量照射每日一次,不增量直至褥疮痊愈.治疗同时局部裸露,防止继续受压.58处褥疮治愈54处,疮面皮肤恢复正常,治愈率为93.1%;好转4处,Ⅲ度褥疮的创面感染消失,硬茄缩小,好转率为6.9%;无一处恶化,治愈好转率为100%.治愈的平均天数:Ⅰ度褥疮2.5天,Ⅱ度褥疮7.3天,Ⅲ度褥疮23天.因此紫外线用于褥疮的治疗,疗效显著,疗程缩短,方法简便.

    ZYY-9治疗仪紫外线褥疮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范宗鹏吴玉姣
    181-18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杨明成
    182-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呼吸频率、心率、PaO2水平、PaCO2水平、Ph值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好转,但观察组好转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插管治疗率、临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临床死亡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喉罩与气管导管在全麻中的临床研究

    邵满科
    183-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导管置入行全麻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单次置入成功率,术后恶心,呕吐和咽部刺激症状等方面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全麻诱导后A组采用喉罩置入,而B组采用气管导管置入,每组各40例,分别记录喉罩和气管导管置入过程中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单次置入成功率以及术后有无发生恶心、呕吐和咽部刺激症状.结果:A组在心率,血压变化,单次成功率,术后恶心呕吐,咽部刺激症状等方面均优于B组(P<0.05).结论:全麻诱导后,喉罩置入血流动力学稳定,单次成功率高,对咽部刺激小,该方法操作简便、有效、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麻醉、院内院外急诊急救中推广应用.

    喉罩气管导管全身麻醉置入困难气道

    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探讨

    王挺
    1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肛肠科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87例II期以上直肠癌病例行术前新辅助治疗效果.其中60例行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手术,27例行新辅助放化疗同步进行后手术.结果:60例新辅助化疗病例中仅有2例肿瘤缩小降期不明显,27例放化疗同步进行病例中1例无效,其余均有不同程度降期,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17例获得了保肛手术机会.结论:II期以上直肠癌病例术前新辅助治疗,可以使肿瘤缩小降期,增加手术切除成功率,同时为保肛提供机会,并不增加手术后并发症.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