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必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必读(中旬刊)
健康必读(中旬刊)

李朝辉(执行)叶正芳(主任)

月刊

1672-3783

jkbd155@163.com

010-52880640,57117353,52880603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大学155信箱

健康必读(中旬刊)/Journal Healthmust-Read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健康教育所主办,湖南省卫生厅主管的医学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以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为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准确的反映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护理学研究以及药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理论、新动态。现开设专家评述、生物科技、健康保健、临床研究、医药论坛、医学教学、学术交流、护理园地、医院管理、病例报告、经验荟萃、论著、综述等栏目,其内容涵盖医疗卫生系统的方方面面。本刊努力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继续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为医生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患者CT增强扫描的护理干预

    郑金钗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对实施CT增强扫描的老年患者进行专业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科室600例实施CT增强扫描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专业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扫描成功性、不良反应等.结果:常规组的扫描有效率只有88.00%,另外有24例不良反应(8.00%),焦虑评分39.27±6.24,而护理组在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焦虑评分上均优于常规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实施CT增强扫描的老年患者实施专业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升扫描有效率,减轻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老年患者CT增强扫描护理干预不良反应

    血常规及急相蛋白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析中的临床应用

    崔玥
    12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及急相蛋白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26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47例,对照组121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发现,观察组治愈121例,好转21,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治愈83例,好转30,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3.39%;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组和对照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与急相蛋白C 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方式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血常规及急相蛋白临床应用

    强化社区干预对糖调节受损者生理指标的影响

    刘春荣
    123-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健康教育对糖调节受损者(IGR)进行社区干预,使其改变生活方式,继而使生理指标达到理想水平.方法:对IGR进行一般情况和KAP情况调查,以及相应体检.再根据每个人具体情况制定出宣教方案、运动计划和食谱等,进行有效干预,并且每月进行一次追踪随访,一年后再次问卷和体检.结果:干预组与实验组IFG、IGT、TG比较有显著差异;IMB、HDL-C、LDL-C比较有明显差异;T、TC、WC、WHR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对糖调节受损者进行强化社区干预是有意义的,若能长期坚持一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社区干预糖调节受损生理指标

    浅论骨梗死的MRI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刘远高李昌松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RI用于骨梗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8例骨梗死患者行MRI对患病关节进行扫描检查.观察分析骨梗死的MRI表现.结果:8例患者病变共累及12部位,其中股骨下端8个,胫骨上端4个,12个部位的病变均呈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的地图板块样改变.结论:MRI具有序列、多平面成像的能力,能清晰而敏感地显示骨梗死的信号改变特点,是对骨梗死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检查手段.

    骨梗死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

    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实验误差

    赵秀萍
    124-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临床医学检验中不可避免会因为各类原因出现的实验误差,这些准确性差的检验结果很容易影响医生的诊断造成误诊,进而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阐述了误差的种类和来源、特征并提出排除方法,旨在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各种实验误差,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临床医学检验实验误差

    肺癌临床诊断中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的意义

    龙谦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癌不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目前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危害居所有恶性肿瘤之首.肺癌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率低,治疗效果差,预后多不良,是目前医学界的热点难题之一.提高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达到尽早治疗,是临床医生需要竭力解决的问题.肺癌目前的主要诊断手段包括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活检,但影像学检查的早期诊断率非常低,而病理学活检对于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有限,因为纤支气管镜难以观察4~5级以下的支气管及获取病理标本,同时对早期肺癌的诊断率同样不高,即使用于诊断中央型肺癌,也受到操作者技术及病变特征等多因素影响而常出现假阴性结果.而肿瘤标记物检测作为一种创伤小、早期诊断率高的检测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肺癌临床诊断中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的价值进行了讨论.

    肿瘤标记物早期诊断率肺癌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AL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相关性的研究

    牛武学
    125-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血清AL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到我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2例,进行肝组织穿刺活检,行HE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情况.活检前1个月内检测血清ALT水平,取其最高值.结果:所有病例,血清ALT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活动度.但ALT水平不随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血清AL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不相关.

    慢性乙型肝炎ALT水平肝组织炎症活动度

    临床分析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

    张秀英
    126-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和纠正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2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例,收集80例受检者的静脉血4ml,并将同一血液标本分成2管,一管为未溶血组,另一管通过人工溶血分为溶血组,对两组分别进行血液标本的检测,并对有明显差异的检查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两组TBIL、DBIL、TP、AST、LDH、UA、GLU、ALP、TCHO以及TG的检测结果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对明显差异的TBIL、DBIL、AST、LDH、ALP、TP、UA利用回归方程式进行纠正,纠正结果均较为满意.结论:溶血会对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并且与血清Hb的浓度有关,利用纠正方程式进行纠正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溶血生化检验影响纠正

    浅谈如何做好医学检验工作

    徐燕杨军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作者就检验科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提高检验科工作质量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如何做好医学检验工作

    腹部CT增强的临床意义

    任基刚
    127-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腹部创伤患者运用双排螺旋CT进行平扫的基础上进行增强扫描检查,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经检查患有腹部创伤性疾病的180例患者,在对其进行CT平扫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增强CT扫描,确定其病变部位,扫描完成后对其进行手术,比较手术结果及CT扫描部位的符合率.结果:经过研究得出,本文所选的180例患者中,进行CT增强扫描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符合的患者例数为168例,其符合率超过90%,不符的患者主要是由于患者存在血管损伤或者多发伤引起漏诊及误诊现象.结论:运用双排螺旋CT进行增强扫描腹部创伤的患者,诊断阳性率较高,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一种辅助方法,更应该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大力开展应用.

    腹部CT增强扫描双排螺旋CT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