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必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必读(中旬刊)
健康必读(中旬刊)

李朝辉(执行)叶正芳(主任)

月刊

1672-3783

jkbd155@163.com

010-52880640,57117353,52880603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大学155信箱

健康必读(中旬刊)/Journal Healthmust-Read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健康教育所主办,湖南省卫生厅主管的医学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以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为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准确的反映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护理学研究以及药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理论、新动态。现开设专家评述、生物科技、健康保健、临床研究、医药论坛、医学教学、学术交流、护理园地、医院管理、病例报告、经验荟萃、论著、综述等栏目,其内容涵盖医疗卫生系统的方方面面。本刊努力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继续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为医生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癌症患者心理特点及临终关怀实施研究

    闫亮
    251-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癌症患者心理特点及临终关怀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48例,按照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临终关怀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临终关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临终关怀治疗;结果:临终关怀组优良率(62.5%)显著优于对照组优良率(37.5%),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癌症患者心理特点行临终关怀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癌症患者心理特点临终关怀

    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龙玉元
    252-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未复发组患者和复发组换捏着的相关因素的差异,分析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因素.结果:复发组患者不良情绪比例为57.69%,吸烟饮酒比例为53.85%,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比例为30.77%,治疗不依从比例为34.62,疾病认知度低比例为42.31,显著高于未复发组的30.56%,19.44%,11.11%,11.11%,13.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因素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治愈后容易复发,而且导致复发的因素比较复杂,可以通过提高病人对消化性溃疡疾病的认知水平、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正确合理用药以及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等措施进行应对,从而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

    消化性溃疡预防措施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评价

    张建芳
    253-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用奥氮平以及齐拉西酮诊治首发性的精神分裂症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18例首发性的精神分裂症者分组:首发分裂组、初现分裂组.对首发分裂组的精神分裂症者通过奥氮平进行诊治,对初现分裂组的精神分裂症者通过齐拉西酮进行治疗.用PAN-SS判断首发分裂组所用药物和初现分裂组所用药物的效果.通过TESS(即为:症状量表)来判断首发分裂组的不良状况和初现分裂组的不良状况.结果:在通过奥氮平治疗的首发分裂组中的疗效率:86.44%;在通过齐拉西酮治疗的初现分裂组中的疗效率:83.05%.明显首发分裂组和初现分裂组的疗效相当,因此P>0.05,无统计学明显特性.结论:用奥氮平以及齐拉西酮诊治首发性的精神分裂症者的临床疗效相当,疗效均好,并且副作用少.

    精神分裂症首发性奥氮平齐拉西酮

    浅析PACS与HIS接口融合的实现方法及比较

    钟桂良梁锦钊
    253-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正逐步从医院管理系统(MIS)迈向与临床结合,形成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HIS),然而众多医院相关的信息系统间的接口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其中PACS的数据量占到医院数据总量的80%以上,成为诊疗过程中病患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选择优越规范的HIS与PACS系统接口设计,会给整个医院信息系统扩展性、稳定性和资源共享带来诸多便利.

    PACSHIS接口融合信息系统

    眼科白内障手术临床分析

    李洪明
    254-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02例(131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手术治疗,观察手术后患者视力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102例(131眼),术后第一周最佳矫正视力≥0.5 的有31 眼,占23%,最佳矫正视力0.3~0.5的有85眼,占65%,脱残率为88%,术后首日矫正视力<0.3的有15 眼, 占12%.结论: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患者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

    有机磷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李祖芬
    25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7年至2012年,我院共收治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65例,均为口服中毒者.经过抢救与护理后,60例康复,5例因呼吸肌麻痹、呼衰而死亡.通过参与对65例病人的急救与护理,得出几点体会:①抢救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最关键的措施是快速而彻底的洗胃以及抗胆碱药与胆碱酯酶复能剂的联合应用;②护理方面除了做好一般护理外,应特别注意洗胃的护理及生命体征监护,应灵活掌握"阿托品化"的指征,防止阿托品过量与中毒.有机磷中毒病人的主要死因是呼吸衰竭,故在临床观察中,应特别注意病人有无胸闷、气憋、发绀、呼吸运动减弱等呼吸肌麻痹的先兆症状,以防病人突发呼衰而死亡.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大多数为口服毒物自杀,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精神创伤,应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予以心理指导,同时进行健康教育,以利于早日康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有机磷药中毒急救与护理

    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方法选择

    郭吉平
    256-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了解胫腓骨骨折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研究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手术对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12例患者进行开放性骨折手术,并在术后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总结疗效.结果:通过手术疗效的对比可知,交锁髓内针法是疗效最佳的治疗方法,按疗效由高到低进行排列,其余的方法为:加压钢板治疗方法、外固定支架治疗法等;从术后愈合的情况来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术后愈合速度最慢,其次是加压钢板治疗方法,愈合时间最短的是交锁髓内针法,三种方法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并没有太大差异.结论:采用三种方法治疗胫腓骨开性粉碎性骨折,患者对疗效均比较满意,但是如果患者软组织损伤比较严重,那么就应该首选外固定支架治疗方法.

    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治疗

    亚临床性甲状腺疾病治疗体会及进展

    甄铁峰
    256-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亚临床性甲状腺疾病治疗体会及进展.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检查出甲状腺I~Ⅱ度肿大100例患者,全部采取Beckman Access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患者的TC、TG、LDL-C、HDL-C,患者口服左旋甲状腺素,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54.5±11.5)d;治疗之后,患者甲状腺均恢复正常.治疗之后,患者的精神逐渐好转,怕冷、乏力的症状已经改善,其它的症状已经得到显著的改善.其中65例的甲状腺I度肿大者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35例Ⅱ度肿大患者,10例恢复正常,25例缩小到I度肿大.结论:对甲状腺疾病患者治疗前进行检测T3、T4、FT3、FT4的水平,可以为以后的治疗提供合理的意义.

    亚临床性甲状腺肿大治疗体会及进展平均时间

    门诊治疗淋巴结结核36例临床疗效分析

    许宗斌吴鸿方明仁李丽...
    257-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采用全身化疗联合局部治疗的方式治疗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为医务工作者治疗淋巴结结核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6例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上述36例淋巴结结核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全身化疗联合局部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局部治疗方案为:药物封闭+换药+清创+缝合病灶部位;全身化疗方案为2HRZ/7HR.设置对照组,选取2011年12月之前收治的36例淋巴结结核患者,采取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以及必要的手术治疗方式.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淋巴结结核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根据各项指标对比评价全身化疗联合局部治疗对于淋巴结结核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通过CT或X线检查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肿块呈不均匀或均匀性强化,一些肿块有逐渐融合的现象.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手术切口的愈合率为91.7%、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个月内治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2个月后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3个月后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半年,观察组并未发现患者病情复发现象,而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病情复发,复发率为5.5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采取全身化疗联合局部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淋巴结结核病疗效显著,复发率降低,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淋巴结结核全身化疗局部治疗临床疗效

    计算机训练与人工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康复的比较

    李光
    258-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和认知障碍的恢复方法研究,对比人工训练和计算机训练两种方式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2例患者进行治疗,将这些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6人,其中对照组进行人工训练,观察组进行计算机训练.两组患者在训练的内容上没有区别,有视知觉、定向感、思维运作等几个方面.而人工训练方法是根据治疗师采用的仪器和图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训练;计算机训练方法是使用OT-SOFT软件代替人工操作,并进行每天1次,每次半小时的训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LOTCA评分和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均优于治疗前数据(P<0.05),从总体上来看,计算机治疗的效果要远远好于人工训练.结论:对脑损伤患者进行人工训练和计算机训练,能够明显改善脑损伤患者的认知障碍,且计算机训练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优于人工训练疗效,能够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计算机训练人工训练脑损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