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必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必读(中旬刊)
健康必读(中旬刊)

李朝辉(执行)叶正芳(主任)

月刊

1672-3783

jkbd155@163.com

010-52880640,57117353,52880603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大学155信箱

健康必读(中旬刊)/Journal Healthmust-Read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健康教育所主办,湖南省卫生厅主管的医学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以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为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准确的反映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护理学研究以及药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理论、新动态。现开设专家评述、生物科技、健康保健、临床研究、医药论坛、医学教学、学术交流、护理园地、医院管理、病例报告、经验荟萃、论著、综述等栏目,其内容涵盖医疗卫生系统的方方面面。本刊努力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继续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为医生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观察

    曾金国
    259-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0年至2012年间在我院进行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医护人员对治疗组患者进行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的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经皮克式针固定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32例患者功能评价为优,有16例患者功能评价为良,优良率为96%,对照组有26例患者功能评价为优,有14例患者功能评价为良,优良率为80%,治疗组取得了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能够取得更好的固定效果,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效果

    肝胆疾病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及防治分析

    张应贵
    259-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肝胆疾病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胆外科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感染发生率,分析感染与性别、年龄、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应用抗菌药物种类、肝功能及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 200例患者发生感染者共31例,感染率为15.5%;年龄>60岁患者感染率为18.8%,明显高于≤60岁者的8.1%,Ⅲ型手术切口患者感染率37.5%,明显高于Ⅰ、Ⅱ型切口的3.1%,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长者感染率为30.1%及19.3%,明显高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者的5.1%及10.5%,术中应用头孢类患者感染率为20.6%,明显高于应用青霉素者等10.7%,经统计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功正常与异常者、男女患者发生感染情况,经统计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胆疾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年龄、手术切口类型、术中应用抗菌药物种类、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密切相关,临床应针对性加以防治.

    肝胆疾病切口感染原因分析防治对策

    手术治疗15例下尺桡关节不等长的体会

    王邦学刘崇刚李华祥李世毅...
    260-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手术治疗下尺桡关节不等长患者的效果以及体会.方法:选择15例(15关节)不等长的患者,采用尺骨截骨短缩、加压钢板固定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总结手术体会.结果:本组15例患者于治疗完成后,全部获得为期0.5年-1.5年的随访,下尺桡关节不等长的现象有效恢复,关节功能彻底改善,X线检测下尺桡关节的对位情况良好.疗效评定,优、良、可、差各为11例、3例、1例、0例,优良率为93.33%.结论:对于下尺桡关节不等长患者采用尺骨截骨短缩及加压钢板固定手术治疗,可在不损害关节结构的情况下,达到对于尺桡骨撞击症状的解除,使患者下尺桡关节对位与功能得以恢复.

    下尺桡关节不等长手术治疗体会

    布托啡诺联合利多卡因减少全身麻醉后男性导尿病人苏醒期躁动的观察

    杨仕其汤剑锋张文王刚...
    261-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减少全麻后男性导尿患者苏醒期间不良刺激引起的躁动,使患者手术麻醉后平稳恢复.方法:将60例全麻手术导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在导尿管上涂以利多卡因胶浆后行导尿管置入术,并在手术结束前30分钟时静脉给予布托啡诺1mg.对照组在全麻诱导后常规置导尿管.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复苏期间的尿道刺激反应及躁动分级.结果:实验组患者躁动等级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等级值(P<0.05).讨论:布托啡诺联合利多卡因对全身麻醉后导尿,对减轻麻醉复苏时留置尿管所致尿道刺激症状有良好的效果.

    全麻布托啡诺留置尿管苏醒期反应

    胸外科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张亚肖
    262-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胸外科开胸手术后心律失常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胸外科开胸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准备,预防此种情况的发生.

    胸外科开胸术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急性细菌性痢疾96例临床及病原学研究

    李成行
    262-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进行相关的检验和分析,对患者进行病原学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的粪便进行相关的细菌培养和研究.结果:经过相关的研究后,发现患者中有46例患者为细菌性痢疾,粪便中的细菌含有志贺氏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结论:导致患者感染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最主要的一种细菌为志贺氏菌,其中可以使用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等对其进行治疗.

    急性细菌性痢疾志贺氏菌病原学研究

    口腔内科疾病的临床探析

    朱向材
    263-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口腔内科疾病的发病状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0例口腔内科疾病患者,其中542例为男性,458例为女性,年龄为3-63岁,平均年龄为(37.2±6.3).对口腔内科患者的如下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性别、年龄、病例数量、疾病类型、牙位和治疗方式等.结果:上述患者患中根尖周病以及龋病的占比较多,紧随其后的是牙周炎与牙髓炎,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根管治疗及牙髓治疗.接受根管治疗的有538例,牙髓治疗522例,接受填充术治疗者273例,接受牙周治疗者22例.121例患者涉及1各牙面,118例患者涉及2个牙面,19例患者涉及3个牙面,15例患者涉及3个以上牙面.结论:要有效防治口腔内科疾病,首先必须要加强对患者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及教育,提高人民对于口腔的卫生意识,培养正确刷牙的习惯.若在早期发现龋病,则应予以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

    口腔内科龋病

    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比较研究

    赵倩
    264-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小剂量尿激酶及大剂量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后的总治疗有效率(98.3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可以有效改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下肢静脉血栓尿激酶剂量治疗效果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黄萍
    265-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采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与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临床效果对比.方法:本次选取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A组)临床资料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B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A组选取病例中,总有效率为95%,B组选取病例中,总有效率为82.5%,A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A组头晕、恶心、呕吐各2例,B组腹泻1例,呕吐2例、恶心、头晕各2例,均较轻微,两组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采用左氧氟沙星与呋喃唑酮、奥美拉唑联合应用,临床效果更佳,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使患者临床症状消除,为生存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保障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三联疗法三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消化性溃疡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临床研究

    尹树华刘晓玲耿美忠
    265-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玻璃体混浊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效果;方法:本组180例玻璃体混浊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的同时,配合以中药配方进行治疗,并记录分析临床症状及治疗结果.结果:本例180例(227只眼)玻璃体混浊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满意效果,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视力得到良好改善,169例基本痊愈,有效率达93.88%.结论:中西医疗法治疗玻璃体混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玻璃体混浊中西结合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