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必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必读(中旬刊)
健康必读(中旬刊)

李朝辉(执行)叶正芳(主任)

月刊

1672-3783

jkbd155@163.com

010-52880640,57117353,52880603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大学155信箱

健康必读(中旬刊)/Journal Healthmust-Read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健康教育所主办,湖南省卫生厅主管的医学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以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为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准确的反映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护理学研究以及药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理论、新动态。现开设专家评述、生物科技、健康保健、临床研究、医药论坛、医学教学、学术交流、护理园地、医院管理、病例报告、经验荟萃、论著、综述等栏目,其内容涵盖医疗卫生系统的方方面面。本刊努力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继续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为医生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个体化的健康评价及营养管理在围产期的临床应用

    黄书香
    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的健康评价及营养管理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3月30日在本院进行规范产前检查、孕前无基础疾病并在本院分娩的孕产妇2100例,其中进行孕期个体化的健康评价及营养管理者970例(研究组),未进行孕期营养咨询者11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母婴围产期结局情况.结果:研究组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PROM)﹑贫血等妊娠并发症与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分娩期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的健康评价及营养管理能明显降低围产期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个体化肥胖健康评价体重指数营养管理巨大儿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苏琼唐沛玲
    1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12月来我院进行支气管哮喘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护理干预)3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疾病本质、发作先兆、避免诱因、紧急措施处理、吸入剂的正确使用、峰流速仪的使用方面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肺功能在1秒钟FEV1 (用力呼气容积)和PEF (峰值呼气流值)上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护理方法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疾病,增强其疗效.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护理干预

    气钡双重造影在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中的价值

    李荣安尹敏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气钡双重造影在上消化道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12例临床确诊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所做的X线钡剂检查结果,其中气钡双重造影检查59例,单纯钡剂造影检查53例.对比分析气钡钡剂造影检查与单纯双重造影检查灵敏度.结果:59例气钡双重造影检查中阳性数38人,检出率为64.40%,53例单纯钡剂造影中阳性数22人,检出率为41.51%.气钡双重造影灵敏度高于单纯钡剂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5,P<0.05).结论: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具有较高灵敏度,在上消化道检查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气钡双重上消化道造影X线计算机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探讨

    王立国高凤萍郝俊红
    1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与对照组67例.治疗组口服平肝熄风汤(主要药物:蜈蚣、全蝎、僵蚕、地龙、天麻等).对照组单纯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结果:治疗组降压效果总有效率为92.96%,对照组为77.0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西医辨病降压效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分析

    楼杨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两组,非脑梗死组与脑梗死组,准确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包括血糖、血压、血酯水平等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首次发作至治疗时间、发作次数至治疗时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选取的12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56例发生了脑梗死,9例在首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4h内发生脑梗死,29例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周内发生脑梗死,12例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个月内发生脑梗死,4例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年内发生脑梗死.其中,30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9例发生脑梗死,80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32例发生脑梗死,1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并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2 例发生脑梗死;发生脑梗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糖、血压、血脂较未发生组患者显著增高,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作频率大于3 次/d、发作持续时间大于30 min、首次发作至治疗时间超过24 h 以及发作超过5 次开始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显著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伴有高血糖、高血压以及高血脂发生的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可能性较高,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作频率较高,发作持续时间长以及未得到及时治疗的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可能性也较高.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王宏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方法:通过单人指导和集体教育两种形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重点进行基础知识、饮食、活动、心理、生理、药物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提高了患者医疗保健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了疾病复发频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同时也增加了护理人员责任心,增进了护患关系.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正确的健康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临床护理工作.

    老年人冠心病健康教育

    对比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

    向超
    1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资料研究,其中传统切除手术治疗患者50例,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患者5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体角膜移植术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切除手术组,在水肿消退和血管充盈等临床症状方面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较常规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传统切除术自体角膜缘移植术翼状胬肉

    人工流产术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辛小萍陈继兵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减少重复性流产的发生率,保障育龄妇女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方法:对5年来接受过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回顾性资料筛选统计,将未婚先孕、已婚未育妇女分别分为A、B两组,将两组病人进行对照.结果:两组病人中A组占流产总人数30.17%、B组占流产总人数69.83%,A组健康教育了解情况7.76%,不了解占22.41%,B组健康教育了解情况25.67%,不了解占44.16%.结论:做好术后健康教育的工作,减少重复性流产的发生率,减少未婚先孕、已婚未育妇女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其生活质量,搞好保健措施,开展流产后健康教育指导是十分必要,也是势在必行.

    人工流产并发症健康教育重要性

    浅谈影响产科护患关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梁梅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浅谈影响产科护患关系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母婴安全,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的学习、护理安全教育以及业务培训和护患沟通技巧,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及业务技术水平,更新观念,转变服务理念,为孕产妇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以减少产科护患纠纷,改善护患关系.

    产妇护患关系护患纠纷原因分析护理体会

    二价HPV疫苗预防宫颈癌及HPV相关感染的meta探讨

    王效郑全庆
    2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步纳入17篇,通过全文内容筛选纳入6篇.受试者均于分组当天、第2个月、6个月肌注二价HPV疫苗或者安慰剂(安慰剂用法用量同二价HPV疫苗,6篇文献中安慰剂用法用量无明显差异),组内随访观察时间2~6年.分析纳入文献中报道临床试验方式、结果.结果:CINⅡ级及以上病变作为疫苗预防宫颈癌效果评价指标,合并效应量RR=0.09[96%CI(0.04,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研究组CINⅡ级及以上病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合纳入文献中持续6个月感染数据,合并效应量RR=0.05[96%CI(0.02,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肌注接种疫苗6个月HPV持续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结论:HPV疫苗对于宫颈癌及HPV相关感染预防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二价HPV疫苗宫颈癌感染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