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前沿
健康前沿

月刊

健康前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40例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分析

    夏士斌郑自立
    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寻高血压脑出血最佳手术治疗方法,以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为例。方法:从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2017年期间治疗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接受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但是对照组选择在发病6~72h进行手术,观察组则在发病6h内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及远期临床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发病6h内接受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更优。

    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超早期

    OPRM1基因多态性对宫颈癌术后舒芬太尼消耗量的影响

    刘宁
    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OPRM1基因多态性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舒芬太尼镇痛需求量个体化差异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麻下腹式广泛子宫切除术配以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女性观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所有患者都采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患者术后苏醒时刻、12小时、24小时以及48小时时间点上舒芬太尼的消耗量进行记录。结果:与野生纯合子和突变型杂合子两组相比,突变型纯合子组舒芬太尼消耗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PRM1A118G基因多态性对于术后12h、24h和48hNRS评分和舒芬太尼消耗量产生了明显影响,对于突变纯合子基因多态性患者,应该增加舒芬太尼用量,从而改善个体化治疗效果。

    OPRM1A118G基因多态性舒芬太尼宫颈癌术后镇痛个体化治疗

    中医对癫狂病的临床研究

    叶磊高宇琪李炜东
    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癫狂病以精神行为错乱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中医对癫狂的认识有二千多年历史,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诊疗方法。本文通过近几年中医临床研究,发现疾病的病因病机多以先天不足、情志不畅、脏腑气血虚衰、髓海不足,导致痰、热、瘀互结共同发病,治疗多以辨证论治随症治之并未拘泥于传统治法。

    癫狂精神疾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的治疗效果分析

    蔡林张嵘峥文见尚
    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本院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组与B组各随机纳入43例,A组行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24h、7d、14d NIHSS评分,血小板聚集率低于A组,凝血酶原时间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疗效

    个性化约束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伍琼赵朋朋王金凤白月园...
    264-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要阐述个性化约束在老年患者中使用的意义、方法及不良影响,探讨约束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及约束病人的护理,尽量减少约束带来的不良影响,规范约束使用,保证患者安全,为临床约束使用提供参考。

    个性化约束老年患者综述

    基于团队学习策略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尹翰鹏姚棉璇屈剑锋陈仰昆...
    266,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于探讨基于团队学习策略(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方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共24名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学员,按先后顺序,随机编号,单号的纳入实验组(12名),双号的纳入对照组(12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理论授课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TBL教学模式,分别对学员进行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教学。比较两组学员课前测试、培训后测试及满意度问卷调查及教学质量评估表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的教学评估表、临床带教老师教学内涵评价表、实习生对带教老师教学方法评价表得分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的课后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BL教学方法适合神经病学的规范化培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教学质量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神经病学TBL教学法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营养风险筛查在儿童重症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俞少俊
    267-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在重症肺部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重症肺部感染治疗的患者76例,根据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STAMP)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度营养风险组(H组,10例)、中度营养风险组(M组,24例)和低度营养风险组(L组,42例)。观察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不良临床情况。结果 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H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比L组和M组长,并发症发生率比其他两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风险筛查对重症肺部感染患儿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改善患者不良临床情况。

    营养风险筛查重症肺部感染营养支持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对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精度的影响分析

    李安
    269-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图像引导放射治技术(IGRT)对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精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5例腹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均应用Synergy IGRT加速器治疗,并由锥形束CT评价左右(x)、前后(z)、头脚(y)各方向线性摆位误差,与分别由x、z、y轴旋转形成的u、v、w旋转摆位误差,评价摆位误差。结果:本组对象均接受413次锥形束CT扫描,x误差(0。14±0。06)cm,z误差(-0。02±0。11)cm,y误差(0。07±0。12)cm,u误差(0。75±0。21)°,v误差(-20±0。26)°,w误差(0。21±0。18)°,方向摆位误差依次为y>z>x。结论:在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采用IGRT可减少患者摆位误差,提升放射治疗精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依据现状作相应的距离调整,以最大化提升放射治疗精度。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腹部肿瘤放射精度摆位误差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随访的现状及展望

    张小燕林艳符白玲
    271-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妊娠期糖尿病(d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发病的糖尿病或糖调节异常,不包括妊娠前已经被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妊娠时的高血糖状态,我国GDM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妊娠期糖尿病通过饮食及运动合理控制血糖,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能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在分娩后,血糖大都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其产后发生糖代谢异常及2型糖尿病的风险及再次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都远远高于正常孕妇,其子代发生糖代谢异常的风险也高于正常孕妇子代。早期干预,不仅能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发生远期糖代谢异常的风险,同时也能降低子代发生远期糖代谢异常的风险。本文将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后随访的管理的现状进行阐述,为探讨科学的GDM产后随访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随访

    高中生如何把医学与科技融合起来

    卞孝丞
    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因此也带动了医疗的发展,医学与科学实现了紧密的融合。医学与科技融合后医学水平有很大的提升,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类疾病,因而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由于医学与科技的紧密关系,所以要针对医学强化相关技术的研发,以提升医学水平。

    高中生医学与科技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