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前沿
健康前沿

月刊

健康前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探究

    刘元君
    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站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02例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干预措施之后,研究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最大肺活量,一氧化碳弥散量,吸气分数,残总比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症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患者时采用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疾病症状,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吸入激素噻托溴铵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临床疗效

    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效果观察

    张永余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旨在观察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本站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70例凹陷性疤痕患者,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实施CO2点阵激光治疗,另外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通过对2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2组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4。29%较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4。29%而言明显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使用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疗效,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CO2点阵激光果酸痤疮凹陷性瘢痕

    动态脉搏血氧监测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陈敏亚李倩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脉搏血氧监测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共124例经动态脉搏血氧监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以及其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影响SpO2监测准确性的因素包括手指插入探头的深度及方向不当、肢体活动过于频繁、指端皮肤温度过低、肢体及部分皮肤受压、皮肤过厚或色素沉着、探头异物、外界光源影响、接触不良、探头或电缆损坏。干预后,各影响因素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动态脉搏血氧监测能有效反映出患者动脉血氧的变化情况,但监测时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手指插入探头的深度及方向、肢体活动、探头损坏等,临床中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这类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保证监测的准确性。

    动态脉搏血氧监测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比较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护理策略研究

    徐孙颖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5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SAS(35。98±3。48分)、SDS(48。15±4。0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AS(48。15±4。06)、SDS(45。40±3。4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7。7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显著缓解,伴随的并发症少,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高,推广价值高。

    2型糖尿病循证护理常规护理护理效果

    改良stoppa入路及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护理

    檀江燕赵红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改良stoppa入路及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经改良stoppa入路及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术后根据Matta标准评分优10例,良2例,1年后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完全愈合,髋关节功能良好,无内固定损伤断裂,无大腿麻木等神经损伤症状,无腹股沟疝,下肢不等长,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加强骨盆骨折的临床护理,在临床医师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快速康复有巨大帮助。

    Stoppa入路腹直肌旁入路护理

    强化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分析

    周丽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睡眠障碍方面发挥的作用,并总结相关方法与经验。方法:选择2017。04-2018。8期间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70例慢性疾病合并睡眠障碍者,随机分为甲组30例与乙组4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睡眠障碍改善。结果:护理干预后,乙组患者睡眠状况改善效果优于甲组(P<0。05)。结论:明确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促进睡眠障碍的改善进程,值得推广。

    慢性病睡眠障碍心理护理效果观察影响分析

    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谈珊珊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脑血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借助常规护理措施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疗效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肢的平面周径(髌骨下缘和上缘)小于对照组,患肢消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也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总体健康评分为(78±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4±5)分,且各功能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患者护理工作中,有效降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合性护理脑卒中偏瘫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要点分析

    曹蕾
    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某院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上消化道出血抢救护理

    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外伤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符丽娜
    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外伤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接诊的外伤重症患者为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奇偶性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90例患者采用SBAR医护沟通模式,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常规重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外伤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服务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SBAR医护沟通模式外伤护理管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优势及效果分析

    刘拼梅
    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对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急诊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的优势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接收个性化护理的研究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评估两组护理方法的效果优劣差异。结果:研究组病患在急救护理中各项指标时间上及急诊护理效果的各项指标上,都明显地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患在院前的急诊护理时采用个性化护理的方式可以显著的提升急救成功率,减少急救时间,保障病患的生命安全,相比于常规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个性化护理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