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前沿
健康前沿

月刊

健康前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谷红敏
    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从医院儿科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儿中抽取8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平均性的将患儿划分为对照组、联合组两组,每组各有40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运用西医治疗,对联合组实施中西医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实际疗效情况。结果:联合组心电图恢复时间(8。0±1。3)d、心肌酶谱恢复时间(9。8±1。4)d均短于对照组心电图恢复时间(10。5±2。2)d、心肌酶谱恢复时间(12。6±2。1)d;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则联合组治疗效果更好,临床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疗效,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恢复更快,心肌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治疗之间也明显缩短,临床治疗的安全性高。

    中西医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肌功能临床指标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不同定位方法的效果

    程萍
    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应用不同定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出生并接受疾病筛查的新生儿78例,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通过常规足跟两侧定位法采集血液标本;研究组通过三角形定位法采集血液标本。对比血液标本采集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穿刺一次性操作成功率、标本合格例数、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FCS)的评分水平。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仅有2例血液标本采集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P<0。05);穿刺一次性操作成功率达到97。4%,标本合格率达到1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和87。2%(P<0。05);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FCS)的评分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应用三角形定位法,可以减轻新生儿疼痛,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定位方法

    新生儿临床护理的风险因素分析

    张芳
    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新生儿临床护理可能产生的风险因素,探讨积极应对风险的措施和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850例,对临床护理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并分析临床护理风险发生概率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发生的概率(0。47%)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98。35%)明显提高。结论:针对新生儿临床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发生风险的概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的重要意义。

    新生儿临床护理患者满意度风险分析

    多途径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杨天喜
    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多途径延续护理模式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选取时间为2017年11月22日-2018年11月21日,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50例/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多途径延续护理模式,比较2组MMSE评分、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MMSE评分、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多途径延续护理模式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干预存在显著效果。

    多途径延续护理模式老年血管性痴呆护理临床效果

    Hcy与血清胆红素与脂蛋白(a)联合检验诊断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应亮亮
    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临床诊断中采用Hcy、血清胆红素与脂蛋白联合检验方式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冠心病患者共78例及同期于本院接受健康体检者38例健康者开展对比研究,将78例心绞痛患者设为研究组,78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冠心病患者及健康者之间Hcy、血清胆红素及脂蛋白指标差异性。结果:经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后可知,研究组Hcy、脂蛋白指标较对照组明显较高,而各项血清胆红素指标较对照组相对较低,P<0。05。结论:冠心病临床诊断中Hcy、血清胆红素及脂蛋白联合检验方法的应用,可通过对患者各项指标数值变化,实现对患者的有效诊断,并具有较高分型诊断价值。

    Hcy血清胆红素脂蛋白联合检验冠心病临床诊断

    硬膜外麻醉下的无痛分娩与正常分娩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魏强
    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膜联合麻醉对无痛分娩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共收治产妇90例,随机分组各组为45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下无痛分娩方法,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分娩。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结果:(1)观察组镇痛有效率高,和对照组比较,P<0。05。(2)两组产妇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时间、出血量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进行无痛分娩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安全性良好。

    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镇痛效果

    糖尿病中医治疗的临床分析

    严静
    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糖尿病患者中抽取114例,纳入时间2015年12月-2018年8月,将其随机分成2组:57例西医治疗作为对照组,57例中医+西医治疗作为试验组,统计2组结果。结果:试验组疾病好转率为94。7%,比对照组的80。7%高,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能改善临床症状,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糖尿病中医治疗临床疗效血糖水平

    无创助产与传统助产的临床应用对照分析

    张林林周淑娟杨玉苹
    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无创助产和传统助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自然分娩的118例产妇随机分为无创组和传统组,分别对两组产妇实施无创助产、传统助产,比较两组助产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无创组产妇会阴水肿率、侧切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产时出血量、产后2h内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与传统助产比较,无创助产的会阴并发症更少,能够减少产妇产后、产时出血,利于产妇产后早日恢复。

    自然分娩无创助产传统助产出血量会阴并发症

    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期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临床观察

    张敏朱瑛
    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期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之间患有脑梗死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25例/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数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两种护理干预后,对比和分析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变化。实验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心理功能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在康复期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对患者预后有明显的辅助作用,且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老年脑梗死康复期治疗中医综合护理

    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微创介入疗法的近远期临床效果

    曹普生王涛张国玲黄迪泽...
    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微创介入疗法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本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外周静脉化疗,观察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开展微创介入疗法,对比两组患者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总有效率80。00%,组间差异性对比:P值<0。05。两组中晚期患者1年生存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值大于0。05。但是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P值<0。05。结论: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开展微创介入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近远期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值得推荐。

    中晚期恶性肿瘤微创介入外周静脉化疗近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