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前沿
健康前沿

月刊

健康前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强化疼痛护理对围术期骨折患者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肖文竹
    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强化疼痛护理在围手术期骨折患者护理中对患者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共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6例、实验组36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强化疼痛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强化疼痛护理对围手术期骨折患者的护理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和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围手术期强化疼痛护理常规护理

    浅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吐尔逊古丽·牙生
    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外科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的康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康复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护理方法,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进程,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广为借鉴。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胃大部切除术应用效果

    子宫切口妊娠循证护理的应用体会

    桑晓云
    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切口妊娠循环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利用循证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与不良心理状况。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要比对照组高(P<0。05);护理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子宫切口妊娠的效果理想,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子宫切口妊娠循证护理应用体会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观察

    曾晓明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根据实验需求将本院中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4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纳入实验,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中均包含2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全面护理的为实验组,根据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愈率及出血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将全面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愈率,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出血量方面也少于对照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取全面护理效果明显,能够及时进行止血,防止失血过多而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全面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

    阿斯木古丽·艾海提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6年7月到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进行分组,52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的治疗优良率,发现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发现观察组的优势更为显著,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经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发现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辅助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利,且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预后佳,值得推广和应用。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效果

    伤口护理风险预案在伤口护理风险中的应用分析

    刘永莲方琴刘艳萍幸乐...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伤口护理风险管理中伤口护理风险预案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72例从2016年3月~2018年9月就诊于本院且伴有各类伤口风险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并根据护理管理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别分为两组进行区别性护理管理(一般组: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常规护理管理+伤口护理风险预案)。而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认可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等级。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上述所有相关指标中均优于一般组患者,且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8。33%(试验组)和44。44%(一般组)。结论 在对伤口风险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的同时实施伤口护理风险预案,可在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发生等级的基础上提升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值得借鉴。

    伤口护理风险预案伤口护理风险不良事件总发生率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水平的影响研究

    马文婷董慧
    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接收的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设置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为社区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护理前血压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护理后血压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用药治疗的依从性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控制患者的血压,维持患者血压的正常水平,提高患者用药治疗的依从性,应用价值突出,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社区护理干预高血压依从性

    预见性护理对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研究

    秦贞贞
    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脑肿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进行预防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中2017年3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挑选出50例进行本次实验,并采用拈纸团方式分组,单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根据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明显更优,同时实验组无1例下肢静脉血栓,对照组出现5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发现,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脑肿瘤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预见性护理脑肿瘤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人性化护理在传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佘晓蕾
    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传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传染科收治的114例患者纳入研究主体范畴,利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各组57例的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服务、病房管理及健康宣教各项指标与观察组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19%与观察组96。49%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染科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良好,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保证护理服务质量,取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推广。

    人性化护理传染科护理应用价值

    试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护理干预

    郭朝雪张娜邢王洋张振影...
    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介入护理干预,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小儿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对小儿患者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对新生儿先天性患者采取的是护理人员干预的优质专业的综合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比,采取护理人员干预的优质专业的综合护理对小儿患者的治疗的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观察组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对照组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治疗期间采取护理人员干预的优质专业的综合护理,对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有着极其显著的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小儿患者的痛苦,降低死亡率,还能提高新生儿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