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周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周刊
健康周刊

周刊

健康周刊/Journal Health Weekl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镜技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疗效观察

    龙正富
    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抽选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6例,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56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VAS疼痛评分及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明显更优,值得推广使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保守治疗

    同种异体骨在股骨颈内固定取出后钉道内植骨中的临床应用

    蒲广斌杨军陶晋平张悦...
    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同种异体骨在股骨颈内固定取出后钉道内植骨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3月在我院行股骨颈内固定取出后钉道内植骨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采用自体腓骨联合打压植骨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同种异体骨联合打压植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与疼痛程度评分相比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更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术后愈合时间,对患者预后效果更佳.故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同种异体骨股骨颈内固定钉道内植骨

    探析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临床效果以及护理要点

    周香芹
    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要点.方法:以连续式血细胞分离法为主,结合具体的治疗方案来对机器设定程序.之后,对16名患者分别给予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单采术.结果:16例患者经过血细胞单采术后,显示出血细胞单采术后的血细胞明显降低,白细胞单采术后白细胞从(149.3±53.35)×109/L降至(57.5±23.43)×109/L,血小板单采后血小板也从(680±81.46)×109/L降至(335±46.54)×109/L,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能够对降低体内血细胞数量迅速选择,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血细胞异常增高而引发的临床症状.

    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临床效果护理要点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95例临床研究

    王力朋张莉
    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9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中西医结合急性心肌梗死血脂疗效

    对比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

    余剑
    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院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此分析院前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性心急梗死患者,患者60例,收治时间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分2组,即急诊溶栓组、住院后溶栓组,对应组别:对照组、研究组.对组间的溶栓时间、胸痛缓解时间、冠脉再通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溶栓时间(131.31±35.66 min)、胸痛缓解时间(145.56±33.13 min)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冠脉再通率(96.67%)高于对照组(70.00%),P<0.05,差异显著.结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应予以必要的院前急性溶栓治疗,以此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诊溶栓治疗效果

    压疮预报评估表在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应用

    张术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在心血管内科压疮高危患者预防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安全管理相关制度,选择Bfaden量表作为危险因素预测工具制定压疮风险评估表.对住院高危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防范措施.结果:应用风险评估表减少了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增强了护理人员对预防压疮的安全管理意识和工作能力.结论:及时采用压疮预报评估表对高危压疮患者进行评估,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明显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心血管内科压疮评估护理

    甲状腺微小癌63例临床诊疗分析

    于雷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症、诊断以及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2005年1月至2014年8月共63名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其诊断情况、临床病症和随访结果.结果:术前彩超怀疑甲状腺微小癌有32名(50.8%);术前彩超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活检有4名(6.4%),3名确诊(4.8%);术中利用冰冻切片原理确诊41名(74.6%),63名患者通过术后病理组织学确诊为乳头状癌.63名里12名甲状腺全切除,17名双侧次全切除,2名患侧及峡部全切除;2名进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4名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随访时间为1年3个月到10年11个月,1名失访,62名均存活只有1名复发,进行了残余甲状腺全切除.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的术后情况良好,但有个别侵袭性强的案例,应针对性制定方案.

    甲状腺微小癌诊断治疗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用药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

    赵雪萌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探索应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作为研究区域,在本院2016年2月到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中,选取9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将这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患者,并将这两组研究对象分别命名为治疗组与常规组.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治疗方式,并在此基础之上采取甲磺酸溴隐亭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则是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普拉克索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之后,比较治疗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效果,并比较这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可得,在治疗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9.13%,而在常规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9%,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作用效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治疗组与常规组患者的不良反映情况方面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普拉克索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

    血浆B型脑钠肽浓度变化与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预测其预后的价值

    任波应可程玉慧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脓毒症患者的B型脑钠肽(BNP)升高以及BNP的动态变化与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预测其预后的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脓毒症病例42例,按BNP的值分组,BNP正常19例(A组),升高41例,其中5天内降至正常的8例(B组),持续升高33例(C组),统计分析其预后的差异.结果:A组死亡率15.8%,APACH II评分19.58±4.765,B组死亡率25.0%,APACH II评分20.00±4.175,C组死亡率48.5%APACH II评分26.06±6.026,三组之间死亡率与APACH II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BNP持续升高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相关,是脓毒症预后不良的指标.

    BNP脓毒症心力衰竭APACHII评分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李方伟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0例进行传统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I类纤维力、II类纤维力、性生活质量及尿失禁、子宫脱垂发生率.结果:治疗组I类肌纤维力、II类肌纤维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性功能障碍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尿失禁、子宫脱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明显,对增强盆底肌肌力及降低尿失禁、子宫脱垂发生率作用显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盆底功能障碍盆底肌肌力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