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周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周刊
健康周刊

周刊

健康周刊/Journal Health Weekl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胡婷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01~2015-01于我院就诊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状态缓解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0%,观察组患者为4.0%,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4.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予以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服牫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席竹
    13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神经科特定时段内接诊的24例脑梗塞患者展开研究,按照护理措施的差异将其分为2组,给予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的为观察组,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为(75.55±11.22)分,神经功能缺损(10.58±1.44)分,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优质护理老年性脑梗塞护理效果

    脑中风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

    周敏
    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脑中风护理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脑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干预,对比两组进行护理干预之后各项指标评分,从而判定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前,指标评分没有明显差距,P>0.05.进行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中风患者采用早期康复干预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早期康复护理脑中风临床效果

    果酸联合LED黄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曾铁珍陈玉杰
    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果酸联合LED黄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给予果酸治疗,每月1次,共四次为一疗程,结束后局部照射黄光,剂量30~40mw/cm2,1次/2天,10次为1疗程;对照组(60例)给予面部LED黄光照射,剂量30~40mw/cm2,1次/2天,10次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1周及2月判定疗效.结果:实验有效率76.46%,对照组为50.00%,治疗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果酸换肤联合LED黄光治疗黄褐斑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果酸LED黄光黄褐斑

    基于临床实践一种新型安瓿折断器的研发及应用

    牛香茹张宇
    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临床护理操作人员的操作安全性,从根源杜绝交叉感染的发生,各类各型安瓿折断器应运而生.此款基于临床实践一种新型安瓿折断器基本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中的衣服夹,以夹状设计为依托,加设橡胶凹槽和砂轮装置,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安瓿瓶.

    新型安瓿折断器临床实践护理研发

    磁共振波谱分析中胆碱对四肢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

    杜建国彭泰松宋新平
    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H—MRS)分析中胆碱对四肢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经病理证实,四肢软组织实性病变的肿瘤患者资料,其中良性肿瘤39例,恶性肿瘤43例,病理诊断前均行常规磁共振(MRI)及'H—MRS检查,分别记录肿瘤区域代谢产物胆碱(Cho)、肌酸(cr)的峰值积分,并计算出Cho与cr的峰值积分比值(Cho/Cr).结果:恶性肿瘤Cho、Cr及Cho/Cr平均值分别为20.52±8.42、6.33±3.26、3.25±1.45,良性肿瘤Cho、Cr及Cho/Cr平均值分别为9.364-4.63、6.25±3.03、1.504-0.31,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Cho、Cho/Cr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的cr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MRS分析Cho及Cho/Cr对四肢软组织肿瘤良恶性的定性具有重要价值.

    磁共振波谱软组织肿瘤胆碱肌酸

    甘南州麻风病流行特征与防治措施分析

    仲月莲
    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南州是甘肃省麻风流行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到20世纪90年代得到了有效控制.目的:搞清流行特征,提练主要措施,总结防治经验.方法:整理甘南州1949年~2015年963例麻风病人的原始记录及相关资料,建立甘南州1949年~2013年麻风病人信息资料数据库,完善相关资料,运用Excel工作表xl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甘南州1949年~2015年累计发现麻风病人963例.主要流行特征是MB占77.6%,藏族占81.7%,农牧民占96.8%,诊断时的Ⅰ+Ⅱ残疾率74.5%,年代越早发病率越高,最高的1954年年发病率为16.96/10万,1987年以后降到0.5/10以下.发现率最高的是1958年,年发现率为25.6/10万,1988年降到0.5/10万以下;患病率最高的是1965年,年患病率为0.9‰,1992年下降至0.008‰,至1996年全州8个县均实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目标.结论:甘南州的麻风病流行趋势是一个从高到低至止控制的行过程,民族间的分布与人口学偏离、多菌型比例高、残疾比例高、地域间的分极不平衡等为其主要流行特点,而高流行状态下连续的深入调查、住院隔离治疗、家属预防性治疗和联合化疗是本地区控制麻风流行的关键措施.

    麻风病流行特征主要措施

    初级创伤救治体系在急诊科院前急救的临床应用分析

    杜莹莹
    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急诊院前急救中初级创伤救治体系的应用.方法:选择50例常规院前急救病患及50例初级创伤救治体系下的院前急救病患,比较急救速度及急救效果.结果:初级创伤救治体系下观察组现场救治、在急诊科停留耗时更短,死亡率为4%,对照组达到14%.结论:初级创伤救治体系更强调院前急救处理的时效性,救治操作更具规范化,可有效提升院前急救有效性.

    院前急救初级创伤救治体系急救效果

    尿液隐血临床检验分析

    肖建波
    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尿液干化学分析仪隐血检验结果和尿沉渣红细胞检测结果的符合性分析[1].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3月-9月1740例患者尿液常规检查,患者尿液样本分别以SYSMEX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迪瑞尿干化学分析仪H-800检测,对于沉渣阳性的标本用显微镜检测法进行复核;对比显微镜和干化学的进行比较.结果:1740例患者通过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出尿隐血1320例阳性,其中250例+,252例++,807例+++;通过显微镜检测出1227例阳性,无红细胞513例.在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为+时,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低于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为阴性、++和+++时(P<0.05).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仪隐血检测结果可靠性较好,在检测结果异常时,应辅以尿沉渣和显微镜检测法联合检测更佳.

    主动脉夹层危险因素评分表在急诊分诊快速筛查中的应用

    崔丽丽武艳品张艳霞
    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危险因素评分表在急诊分诊快速筛查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急诊科急性胸背部疼痛患者,例数140例,根据主动脉夹层增强CT检查结果对研究对象14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日到2017年2月10日,分为观察组一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对照组一组(非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100例),对两组患者采取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进行筛查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夹层风险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4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风险因素以突发性撕裂样胸背痛较为常见,不同风险因素之间比例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危险因素评分表在急诊分诊快速筛查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

    主动脉夹层危险因素评分表急诊分诊快速筛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