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周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周刊
健康周刊

周刊

健康周刊/Journal Health Weekl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疗及预防分析

    胡文贵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研究,总结预防措施.方法:此次研究开展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选取在此时间段内收治的6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一般临床资料,观察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分析发病原因,对实施综合治疗,总结合理预防措施.结果:经及时治疗,6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全部安全出院,在治疗期间,仅2例患儿出现并发症, 1例惊厥,1例抽搐,经对症治疗后好转.讨论: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有效治疗,及时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发作,提高疾病治愈率.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法预防措施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50例临床观察

    司慧敏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丰县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2014年6月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50例老年类风湿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性别别比例为男:女=17:33,平均发病年龄为:70.2 岁,起病特点以大关节肿痛较常见,以膝关节、肩关节起病较多见,类风湿因子阳性者为 40 例,38 例患者并发骨性关节炎、15例患者并发高血压,5例患者并发糖尿病,3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6例患者有肝功能异常.服药方面,大多数患者依从性较好41例患者能严格遵医嘱服药,6例患者因药物副作用自行停药或减量服药,3例患者因其他原因自行停药.患者服药主要以小剂量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及免疫抑制剂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硫酸羟基氯喹、雷公藤多甙等.38例患者风湿病情稳定 结论: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以大关节发病较常见,类风湿因子阳性率较低,易造成误诊或漏诊,常并发骨关节炎、心脑血管、高血压、糖尿病、肝功能异常等,本次研究提示老年患者多数对药物依从性较好,疗效较满意.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柳永健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的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从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中随机抽选1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别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A组),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以及硬膜外麻醉组(C组),每组50例患者.对患者在麻醉结束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认知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患者在接受了麻醉后的30min后以及手术的临近结束阶段,A组和C组患者的DBP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在手术开始后的20min左右,C组患者的镇静评分和A、B组患者相比较低(P<0.05).A、B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长于C组患者,A、C组患者的呼吸满意时间相比之下要短于B组患者(P<0.05).C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的12h以及24h内认知功能的评分与A、B组相比较高.(P<0.05).结论:对老年骨科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可以减少患者的意识恢复和苏醒时间,同时降低血流动力学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麻醉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影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曲瑞杰刘慧武涛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7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设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治疗总有效人数为3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42%,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总有效人数为2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1.42%,组间对比P< 0.05,差异显著.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能够促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并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生脉注射液临床效果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毕陈勤刘宁陈荣春...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前后路、手术联合治疗方式,分析这种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以随机的方式选取2014年7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患者共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10例、实验组1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前后路、手术联合治疗方式.观察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前后路、手术联合治疗,可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此方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颈椎骨骨质强直性脊柱炎手术治疗

    HCPT肛肠治疗仪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研究

    曲瑞杰刘慧王彦成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HCPT肛肠治疗仪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14日到2018年3月14日期间收治的132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6)与观察组(n=66),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 HCPT 肛肠治疗仪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HCPT 肛肠治疗仪治疗痔疮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HCPT肛肠治疗仪痔疮临床效果并发症

    超声乳化手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对比分析

    任旭岗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超声乳化手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76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分别采取超声乳化手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视力、角膜散光及费用.结果:术后1天、1周,研究组患者视力≥0.5例数、平均角膜散光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平均治疗费用显著少于参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远期疗效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白内障采取超声乳化手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的疗效相近,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的操作简便、费用低,易于推广.

    超声乳化手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白内障疗效对比

    体表标记辅助线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周军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体表标记辅助线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对摆位误差精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0例需进行胸腹部放疗的患者,实验组以体表标记线辅助摆位,对照组正常摆位,之后用CBCT修正摆位误差,对摆位误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体表标记辅助线摆位的患者在X方向,Y方向上的误差减小,Z方向无明显变化.结论:体表标记辅助线明显提升胸腹部放疗病人的摆位精度.

    胸腹部肿瘤体表标记辅助线摆位误差CBCT

    ALT、AST、GGT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李进举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应用ALT、AST、GGT检测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本次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90例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作为实验组,选取本院同期分析的90例健康体检人员,将其作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数据差异.结果:对照组健康体检人群与实验组肝脏疾病患者在ALT、AST、GGT水平以及ALT、AST、GGT阳性率之间P<0.05且差异显著,故统计学显示分析意义;不同肝脏疾病GGT水平出现升高趋势,在肝癌转移或者肝癌中GGT/ALT水平显著升高,在重症肝、肝硬化炎中GGT/ALT水平显著升高,P<0.05,故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将 ALT、AST、GGT 检测应用于在脏疾病诊断中效果显著,是对肝脏疾病进行诊断的良好指标,值得应用.

    ALTASTGGT肝脏疾病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分析

    梁永峰陈栋苏泽有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13日到2018年3月13日期间收治的110例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消化酶制剂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应用价值较高.

    消化酶制剂消化不良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