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周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周刊
健康周刊

周刊

健康周刊/Journal Health Weekl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效果

    杨晓燕王秋云
    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7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调查对象,任意编号的模式下纳入常规组与试验组(n=35).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孕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孕激素水平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雌二醇、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显著提升,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活产率为85.71%,常规组患者的活产率为62.86%,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孕激素水平,提升患者活产率.

    低分子肝素钙复发性流产孕激素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李进举
    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研究.对所有患儿予以血常规检验、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以及两者联合检验,对患儿检验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行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行血常规检验和行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的阳性率,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可有效的提高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成为临床确诊的依据,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血常规检验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价值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价值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刘小玲
    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价值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出我院2015年6月到2018年6月的80例小儿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小儿腹泻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患儿的治疗满意率.结果:实验组小儿腹泻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治疗满意率.

    小儿腹泻酪酸梭菌活菌散葡萄糖酸锌治疗满意率

    观察头皮针治疗斑秃对外周血T细胞因子的影响情况

    俞鑫程晶玲蒋晓蕾朱立宏...
    13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运用头皮针针刺治疗斑秃过程中,经治疗后,探究对外周血T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2017年3月2018年3月,临床随机案例60例,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中应用2%米诺地尔外用治疗斑秃,实验组应用头皮针针刺治疗斑秃,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更为显著(P<0.05);治疗完成后外周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12表达下降,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上升的结果,且实验组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皮针针刺治疗斑秃治疗后,脱发区毛发明显生长,且诱导调节恢复外周血TH1/TH2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头皮针斑秃外周血T细胞因子影响

    临床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辛要慧
    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诊疗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进入并完成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未入路径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29例为对照组.以临床路径为标准住院流程,观察组严格按照流程的要求安排每日的诊疗护理,对照组仍遵循传统常规进行诊疗护理;以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药费、检查及化验费作为评价指标,将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药费、检查及化验费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的应用优化了诊疗护理流程、为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为按病种付费的医疗改革提供了可靠的借鉴和参考.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变异

    肩袖损伤的磁共振诊断及不同扫描方位对病变检出率的探讨

    张韡徐徐
    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肩袖损伤的磁共振诊断及不同扫描方位的病变检出率.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67例疑似肩袖损伤患者,所有疑似肩袖损伤患者均应用磁共振诊断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67例疑似肩袖损伤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直接征象以及不同扫描部位的病变检出率.结果:磁共振诊断结果67例疑似肩袖损伤患者的诊断率为98.51%(66/67),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67例疑似肩袖损伤患者的诊断率为100.00%(67/67),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直接征象中有50例单纯1个肌腱损伤(占74.63%)、12例2个肌腱损伤(占17.91%)、4例3个肌腱损伤(占5.97%);双斜冠状位冈上肌肌腱损伤检出率显著高于斜冠状位检冈上肌肌腱损伤出率、斜矢状位冈上肌肌腱损伤检出率(P<0.05),横断位冈下肌肌腱损伤检出率显著高于斜矢状位冈下肌肌腱损伤检出率(P<0.05),双斜冠状位质子加权成像加脂肪抑制(PDFS)序列对肩袖损伤检出率显著高于T2WI序列、T1WI序列(P<0.05).结论:双斜冠状位质子加权成像加脂肪抑制序列能够清楚显示肩袖损伤患者的病变状况,具有较高诊断率.

    肩袖损伤磁共振诊断不同扫描方位病变检出率

    多西他赛或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李琦俊张凌捷
    13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多西他赛或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晚期胃癌患者,时间在2017年12月直至2018年8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7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多西他赛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对比其两组疾病进展时间和生存时间、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晚期胃癌患者疾病进展时间和生存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晚期胃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他赛或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效果均十分显著,但多西他赛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研究.

    多西他赛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

    X线和CT联合检查诊断胆石性肠梗阻临床意义分析

    朱名举
    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X线和CT联合检查诊断胆石性肠梗阻临床意义.方法:将2014年9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均给予X线与CT检查.分析并总结患者临床诊断的情况.结果:本次40例患者均于术前明确为胆石性肠梗阻,25例患者小肠和结肠部位嵌顿结石,其他15例患者十二指肠部位嵌顿结石,结石嵌顿部位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10例患者表现为胆囊积气扩张,同周围肠管管壁的界限不清.结论:胆石性肠梗阻临床诊断中行X线和CT联合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外科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胆石性肠梗阻CT检查X线检查

    慢性盆腔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庞君
    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入我院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后对两组改善慢性盆腔炎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和用药时间明显缩短,治疗费用降低,有效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其总有效率明显升高,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治疗效果明显,缩短病程,降低近期复发率,安全度高,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溶血性贫血的关系研究

    申越
    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溶血性贫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4月内的孕妇共18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正常妊娠组(n=112)与母儿血型不合组(n=70),观察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其与溶血性贫血的关系.结果:①孕38周时比较两组孕妇的PI、RI、S/D、Vs、Vd和Vm,PI、RI、S/D差异不大(P>0.05),Vs、Vd和Vm差异显著(P<0.05).②正常妊娠组新生儿贫血发生率低于血型不合组(P<0.05).结论:掌握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预测胎儿溶血性贫血,早期发现、尽早干预.

    胎儿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溶血性贫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