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周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周刊
健康周刊

周刊

健康周刊/Journal Health Weekl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护理

    郭仁兰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治愈率,本文主要研究临床护理干预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的应用价值.选取某医院进行肺栓塞治疗的两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资料查询,我们发现患有肺栓塞的患者栓子来源大多数是DVT,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对DVT患者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对一年来共收治的两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患者的护理状况进行记录,希望能对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急性肺栓塞

    产科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应用效果观察

    孙翠凤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分娩的100例胎膜早破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干预组则予以产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母婴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产妇宫内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膜早破产妇实施产科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妇分娩风险、改善新生儿出生质量均有积极作用,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产科护理干预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新生儿窒息

    围术期干预性护理对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价值体会

    赵飞
    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实施围术期干预性护理,对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展开研究,确定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患者均来自于本院,患有脑血管动脉瘤且实施栓塞术治疗,共计83例,随机处理分组并命名为参照组(42例)、研究组(41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围术期干预性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实施围术期干预性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价值显著.

    脑动脉瘤栓塞术围术期干预性护理术后康复效果

    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要点研究

    张静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2017.1至2018.1的64例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传统护理,手术室全面护理组进行了手术室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满意情况;PFNA治疗的时间、手术室护理质量、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手术并发症率.结果:手术室全面护理组满意情况、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PFNA治疗的时间、手术室护理质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率对比常规护理组有优势,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室全面护理效果确切.

    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手术室护理要点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芦敏宋学庆王春梅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在骨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随机抽取60例骨科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患者予以快速康复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26.7%,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5.8±1.1)天,对照组患者为(7.3±1.5),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快速康复护理骨科围术期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宋学庆王春梅张倩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骨科手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策略.方法: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中选择84例作为样本,将其分成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与静脉淤滞、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有关.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手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改善患者预后.

    骨科手术针对性护理深静脉血栓

    预见性创伤护理在骨科急救中的应用

    王春梅芦敏李静
    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主要分析了预见性创伤护理在骨科急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94例骨科急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分别实施预见性创伤护理与常规护理,评价预见性创伤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数据,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创伤护理在骨科急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还能有效避免诸多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应该在骨科急救中做进一步推广.

    预见性创伤护理骨科急救并发症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刘丽宋霞刘平玲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为例,分析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缘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实验组采用以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手段,对照组采用以常规护理为主的护理手段.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患儿护理前后的运动发育指数(PDI)与智力发展指数(MDI).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与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实施前,两组患儿的PDI评分差异与MDI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实施后,两组患儿的PDI评分与MDI评分较护理干预前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的PDI评分与MDI评分优于对照组,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可有效提升患儿的临床疗效.

    循证护理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

    对乳腺癌手术整体护理与功能制护理对比分析

    贺佩佩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与功能制护理的效果,总结有效经验.方法:将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功能制护理)和观察组(40例,整体护理);分别实施护理后观察其效果并实施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0%低于对照组的37.5%,护理满意率97.5%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优于功能制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乳腺癌手术整体护理功能制护理

    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李秀艳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8年3月间我院接诊的剖宫产手术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产妇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产妇为45例,实验组产妇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开始泌乳时间以及72小时泌乳充足率.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两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对比,实验组产妇的开始泌乳时间显著较早,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产妇72小时泌乳充足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针对性护理,可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开始泌乳时间明显较早,可保证72小时泌乳充足率,该种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因素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