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周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周刊
健康周刊

周刊

健康周刊/Journal Health Weekl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常规输血、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

    王凯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输血时使用常规输血或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市医疗机构接收的需进行输血的患者9082例设为研究组,以及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市医疗机构接受常规输血的患者9000例作为参照组,研究组使用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参照组使用常规输血,比较两组出现发热、皮疹、过敏以及胸闷等总不良反应率,并比较输血前后的发热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参照组,输血后的研究组的发热情况比参照组明显降低,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可降低输血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输血中推广应用.

    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常规输血发热不良反应

    锁定加压钢板手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预后效果观察要求

    罗星胡飘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手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5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组.普通解剖钢板组选择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组选择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分析四肢骨折线消失时间、四肢骨折愈合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关节功能状态、VAS评分、ADL评分;并发症.结果: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组关节功能状态、VAS评分、ADL评分、四肢骨折线消失时间、四肢骨折愈合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并发症和普通解剖钢板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可获得较好效果.

    锁定加压钢板手术四肢骨折患者预后效果

    肺力咳合剂对于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影响

    王骞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肺力咳合剂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采取随机数表的方式将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除采用吸氧、止咳、化痰、补液等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氨茶碱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增服肺力咳合剂;三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呼气流量(PEF)指标.结果:在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5.0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显示,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的FEV1、PEF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FEV1、PEF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肺力咳合剂联合氨茶碱能够显著改善儿童支气管哮喘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肺力咳合剂氨茶碱支气管哮喘疗效

    十枣汤联合当归补血汤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观察

    廖朝兴
    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当归补血汤配合十枣汤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调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我院9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档案,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十枣汤配合当归补血汤与常规西药疗法,评估2组不同时期腹围、24h尿量、体质量、血浆清蛋白与电解质水平,临床治疗状况.结果: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接受治疗后腹围、24h尿量、体质量改善状况更好;血浆清蛋白与电解质水平更好(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状况更好(93.33%vs.77.78%)(p﹤0.05).结论: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治疗中,施以十枣汤配合当归补血汤的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复位、24h尿量、体质量、血清蛋白及电解质水平,提升治疗疗效,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十枣汤当归补血汤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治疗疗效观察

    麻疹病毒PCR 检验的措施和效果探讨

    陈小青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麻疹病毒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检验措施以及检验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疾控中心接收的6例麻疹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平均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例患者.采集两组患者的咽拭子,采用PCR方式进行检验,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检验.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种方式的实际检验效果、患者对检验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根据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发病的4日之内,使用PCR方式检验麻疹病毒的诊断率高于ELISA方式的诊断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4天后,PCR检验对麻疹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与ELISA法检验的实际效果并无极大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在麻疹病毒的病原学检测中使用PCR和ELISA两种方式进行诊断,其中使用PCR检验可对早期麻疹患者进行诊断,同时PCR诊断方式也可以对ELISA法诊断为阴性的患者进一步诊断,极大程度上降低漏诊的可能性,诊断的效果极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和使用.

    麻疹病毒PCR检验ELISA检验医学诊断效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脑梗死的作用机制

    张小庆
    116页

    地佐辛辅助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镇痛及镇静作用的影响

    范英
    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地佐辛辅助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镇痛及镇静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比较2组患者镇痛及镇静效果.结果:术后6h、12h、24h,观察组患者静息状态及运动状态下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h,观察组患者Ramsa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辅助全身麻醉可以有效的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及镇静效果.

    地佐辛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镇痛镇静

    麻醉镇痛药在癌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俞书盼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种类和不同剂量的麻醉镇痛药在治疗癌痛过程中的效果差别,为完善癌痛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在我院进行癌痛治疗的患者26例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在我院进行癌痛治疗的患者26例为观察组.通过分析对照组患者使用麻醉镇痛药的效果发现,用药的时间、给药途径、药品的用量还有用药的强度存在不合理因素.对治疗方案进行改进后应用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镇痛药的使用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使用,不仅要求医生对镇痛药的效果和使用方法有清楚的了解,也要求医生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

    麻醉镇痛药癌痛治疗合理应用

    检验科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

    郭文涛
    119页

    血液标本质量控制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病死影响因素分析及急救方案

    吴闽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82例急诊外科收治创伤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临床急救措施进行总结.结果:在研究对象382例患者中,190例抢救无效死亡,192例抢救成功,还有150例在到达医院前就已经死亡.在死亡的190例患者中,他们的年龄在30以下的包括了46例(24.2%),年龄31~60岁,包括112例(58.9%),60岁以上的患者包含了32例(16.8%),就这三个年龄阶段来看,死亡率最高的是31~60岁的人群.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落物、切割机切割、交通事故和重物.结论:现场急救水平、创伤评分和患者年龄是影响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加强院前急救,及时诊断患者病因,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急诊外伤患者影响因素急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