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周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周刊
健康周刊

周刊

健康周刊/Journal Health Weekl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效果

    李闯
    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5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应用肺血管CT和肺动脉造影诊断,应用导管溶栓、血栓抽吸进行介入治疗,分析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成功进行肺动脉插管,经介入治疗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患者康复出院,未复发.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应用肺血管CT和肺动脉造影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患者给予介入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急性肺栓塞影像学诊断介入治疗

    椎管内麻醉术和全身麻醉术在老年骨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庞海涛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老年骨伤患者行椎管内麻醉术与全身麻醉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老年骨伤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认知功能情况与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h、3h、6h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麻醉药用量更少,语言陈述时间、睁眼时间更早,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骨伤患者行椎管内麻醉的效果更加显著,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可推广.

    老年骨伤椎管内麻醉术全身麻醉术效果对比

    手卫生依从性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

    文丽娟
    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手卫生依从性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效果及价值.方法:统计分析本院于2016年01月-2017年01月(常规组)未开展手卫生依从性管理这一时间段内的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医院感染发生率,并与2017年02月-2018年02月(研究组)开展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的这一时间段内的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研究组手卫生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院感染次数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手卫生依从性管理之后,可以大大减少医院发生感染的次数.同时还可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利于保障患者治疗安全.值得临床重视.

    手卫生依从性管理医院感染应用效果

    中药治疗更年期症状的研究

    杨岚
    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性在四十岁之后一般会伴随有更年期症状,身体机能随之下降,并且会伴随有心烦气躁、失眠等多种症状.使用中药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更年期症状,本文根据不同体质提出了几种使用中药治疗更年期症状的方法.

    更年期症状中药治疗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周晓霞黄彩娟卫志干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3月16日至2017年3月16日期间我院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恩替卡韦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LT复常率(96.00%)、HBV-DNA转阴率(98.00%)、不良反应发生率(2.00%)、ALB(33.0±2.2) g/L、AST(23.11±2.31) U/L、ALT(29.15±1.32) U/L、TBiL(13.18±1.33) umol/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施恩替卡韦治疗,具有效果好、起效快、耐药率低、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优势.

    恩替卡韦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不良反应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的超声心动图诊断研究

    史苏娜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4例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按照诊断的方式纳入心动图组与心电图组(n=22).在不同的超声诊断方式下对比临床诊断检出率.结果:心电图组检出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10例,检出率为45.45%;心动图组检出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16例,检出率为72.73%,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检出率相对较高,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早期筛查及治疗,建议在临床诊治中推广应用.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超声心动图心电图临床诊断

    激素与丙种球蛋白不同剂量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对比

    李春梅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采用激素与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5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按照不同剂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5例,研究组A接受激素联合400mg/(kg/d)丙种球蛋白治疗,研究组B则接受激素联合200mg/(kg/d)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A治疗总有效率是92%,研究组B是96%,组间未见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在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时闯以及血小板上升时间均与研究组B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过程中,大剂量与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均具有显著效果,但是小剂量可以减少经济负担,在临床中值得不断推广和采纳.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丙种球蛋白激素

    胆囊动脉的解剖及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意义

    程永鹏鄢铭奎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的解剖与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3月857例患LC术中所见胆囊动脉数目、走行及与胆囊管的关系,分析处理技巧.结果:胆囊动脉1支型637例(74.36%),2支型166例(19.42%),3支型16例(1.82%),缺如或细小型38例(4.40%).走行于Calot三角内734例(85.58%),Calot三角外123例(14.42%).走行于胆囊管内侧751例(87.58%),走行于胆囊管前侧80例(9.34%),走行于胆囊管外侧7例(0.87%),走行于胆囊管后侧19例(2.21%).结论:了解胆囊动脉的解剖特点,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处理胆囊动脉的技巧,可减少血管损伤及出血,提高LC成功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解剖

    不规则抗体检验在临床输血中的检验效果及对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分析

    曾春云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规则抗体检验在临床输血中的检验效果及对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输血治疗患者共1000例,时间段为2014.6.12-2017.6.12,在输血之前给予不规则抗体检验,对其检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受检者中,其中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率为0.90%,包括7例存在血液疾病或者肿瘤疾病,2例其他,相比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阳性患者中,Rh系统抗体阳性的有6例,阳性率为66.67%,MNS系统阳性3例,阳性率为33.33%.结论:在输血治疗之前应给予不规则抗体检验工作,并依据实际检验结果对合适的血液进行选择,以防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等不良事件,将患者预后改善.

    输血不规则抗体检验预后

    可溶性止血纱布在先心病患儿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处渗血的效果观察

    胡朋鹤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可溶性止血纱布在先心患儿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处渗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儿童心脏中心ICU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处渗血的先心痛患儿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医用纱布进行压迫止血,观察组采用德纳泰可溶性止血纱布压迫止血,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在24小时内敷贴的更换例数.结果:对照组24小时内有22例患儿需要重新更换敷贴,观察组仅有8例需要更换敷贴,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x2=9.685 p≤0.05).对照组需要更换敷贴1~6小时有2例、6~12小时5例、12~18小时7例、18~24小时8例,观察组需要更换敷贴1~6小时有0例、6~12小时1例、12~18小时3例、18~24小时4例.结论:可溶性止血纱布在先心患儿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处渗血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24小时敷贴的更换例数,降低感染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可溶性止血纱布中心静脉导管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