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周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周刊
健康周刊

周刊

健康周刊/Journal Health Weekl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

    吴棣高妍
    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及应对策略.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接受分娩的93例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视为患病组,将同期在本院分娩的93例健康产妇视为健康组,结合数据对比的结果:,分析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及应对策略.结果:患病组早产儿23例,低血糖12例,巨大儿5例,产妇产后出血3例.健康组早产儿2例,产后出血1例,患病组与健康组数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具体包含年龄、怀孕次数、以往病史及产妇生活习惯等.结论: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会对产妇与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定期实施产前检查有助于避免不良问题的发生,保证母婴安全.

    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风险应对策略

    比较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

    雷发银王晓霞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O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方式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分析,甲组和乙组不良不反应率分别是15.6和6.7%,乙组的发生率低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对比,乙组的各项数值低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乙组的优势明显.结论:对胆结石患者给予LC方式治疗,效果明显,有多重优势,能让患者尽快恢复,减少并发症.

    开腹胆囊切除术(O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结石

    宫腔观察吸引系统在无痛人流中的临床观察

    郭启艳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宫腔观察吸引系统在无痛人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84例无痛人流手术患者作为案例,随机分为1组和2组,分别采用的传统无痛人流手术和宫腔观察吸引系统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对比.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现象分析,1组和2组不良不反应率分别是16.7%和7.1%,2组的发生几率低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对比,2组的各项参数低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宫腔观察吸引系统在无痛人流手术中有突出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宫腔观察吸引系统无痛人流效果分析

    葛根素注射液配合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探讨

    赵建华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葛根素注射液配合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8~2018.7某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者65例,随机分2组,A组(丹参注射液治疗)与B组(葛根素注射液配合针灸治疗),A组患者33例,B组32例,对比分析组间疗效、不良反应、血管内皮指标及患者硝酸甘油使用量等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后,A组冠心病心绞痛的总有效为81.82%,不良反应发生率24.24%,B组总有效93.75%,不良反应6.25%,经比较发现B组更优(P<0.05).A组血管内皮指标中的ET(53.28±6.85)μg/L,VEGF-A(160.25±3.41)ng/L,硝酸甘油使用量为(1.72±0.44)mg/d.B组ET(38.52±4.39)μg/L,VEGF-A(115.61±19.75)ng/L,硝酸甘油使用量为(0.45±0.22)mg/d,经比较,发现B组更优(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配合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心绞痛的基础上,可促进患者血管内皮优化,并减少硝酸甘油的使用,效果理想,可推广.

    葛根素注射液配合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快速康复理念在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分析

    罗燕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泌尿外科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一年期间前来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和临床对比,同时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护理方法:,主要将患者分成实验1组实验2组,每组患者的人数各占50例,1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同时给予2组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在使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模式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有明显的改善,要比实验1组中的患者护理质量有所有提高,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研究发现,前列腺增生患者在临床的护理中,使用有效的护理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不但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还能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了经济费用,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快速康复理念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术期应用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的自我管理

    罗吉艳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及某些药物或毒物中毒的有效方法建立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基本条件.血液透析要求血流量>150ml/min才能保证透析效果.浅部静脉容易穿刺,但血流缓慢,血流量难以达到透析要求;深部静脉如股静脉可提供充足血流量,但穿刺针不易固定易造成血肿或出血、穿刺肢体受限;动脉血流量大,但部位较深,穿刺难度大且不能反复使用.临床将动脉与浅部静脉通过手术吻合,内瘘流的动脉血静脉化,血流量充分,且易于穿刺,便于观察.动静脉瘘的通畅是慢性肾衰竭病人进行血液透析,延长生命的基本保证.保护好动静脉瘘,延长其使用寿命对血液透析病人至关重要.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自我管理

    儿科急诊患儿安全与分诊分级探讨

    李红梅李琳珊
    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讨论儿科急诊患儿分诊分级应用情况以及其安全性.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我院急诊就诊的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即进行医师的选择,观察组患者则首先按照急诊分诊等级标准进行分级后在进行医师的选择,观察两组患儿中Ⅰ类患儿的抢救成功率以及危重患儿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Ⅰ类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危重患儿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门诊中,对就诊的患儿进行分诊分级可有效的提升患儿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儿死亡率,保证了患者的就诊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儿科急诊分诊分级安全

    五音辩证疗法对老年性痴呆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张绍华王玉龙肖鹏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五音辩证疗法对老年性痴呆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8例老年性痴呆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氟西汀片口服抗抑郁治疗,治疗组依据患者辩证分型予五音疗法.治疗前及治疗12周结束后,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HAMD抑郁量表评分,并检测血清5-HT浓度.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第4周患者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HAMD量表评分均呈显著性下降(P<0.05),5-HT浓度较前也有明显下降(P<0.05),且随着疗程增加,治疗组疗效更加明显,治疗第8周结束时,治疗组患者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HAMD量表评分与治疗前对比有显著性下降(P<0.01),5-HT浓度与治疗前相比(P<0.01),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五音辩证疗法能明显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抑郁情绪,且随着疗程的增加,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五音疗法辩证老年性痴呆抑郁情绪疗效观察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剖宫产术中预防出血的效果观察

    付翠芳唐连敏李小芝
    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浅析剖宫产术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46例产妇,平均分组时利用信封抽签法,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照组常规给药,观察两组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仅有4.35%,而对照组高达26.87%;另外观察组产后2小时和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均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剖宫产术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值得大力推广.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剖宫产术产后出血

    抗阻运动对冠心病PCI患者动态血压及血管活性介质的影响

    张绍华王玉龙肖鹏
    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遥测心电监护下抗阻力训练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动态血压及血管活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将67例冠心病PIC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施以无阻力运动方式,治疗组予以抗阻力运动训练.康复治疗前及康复治疗3个月后评价动态血压和血管活性介质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动态血压水平及血管活性介质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干预结束后,治疗组平均舒张压(mDBP),白天舒张压(dDBP)和夜间舒张压(nDBP)较干预前均呈显著性下降(P<0.05),肾上腺髓质(AM)、前列环素2(PGI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血管紧张素ⅡAngII、血栓素A2(TXA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动态血压及血管活性介质水平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阻力训练能显著降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平均舒张压(mDBP),白天舒张压(dDBP)和夜间舒张压(nDBP)及纠正血管活性介质水平紊乱.

    抗阻力训练冠心病动态血压血管活性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