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周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周刊
健康周刊

周刊

健康周刊/Journal Health Weekl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叠综合征120例

    曹忠志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呼吸内科接收并治疗的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叠综合征患者共240例,设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120例,研究组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常规组采用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ACT哮喘症状评分为(24.85±3.43)分,CAT慢阻肺症状评分(16.33±1.01)分,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叠综合征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较单纯使用噻托溴铵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应用.

    吸入糖皮质激素噻托溴铵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叠综合征

    前牙美学区牙槽骨宽度不足牙种植的临床效果分析

    秦宜德包胡日查魏青青张丽娜...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前牙美学区牙槽骨宽度不足牙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前牙美学区牙槽骨宽度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有52例.根据患者所选用的牙种植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26例患者采用单纯的引导性骨再生技术治疗,观察组26例患者采用骨劈开挤压术联合引导性骨再生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牙种植成功率以及牙槽骨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牙种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牙槽骨边缘骨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牙美学区牙槽骨宽度不足患者进行牙种植时,引导性骨再生技术联合骨劈开挤压术或者单纯运用前者均能够有效地增加骨量,但是从整体效果而言,联合方案更佳.

    前牙美学区牙槽骨宽度不足牙种植效果

    芪丹通络颗粒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赵海彬贾玉玲李继峰李大钧...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芪丹通络颗粒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 ~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34)、对照组(n=34).观察组采用芪丹通络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硫辛酸胶囊治疗,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5.29%,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7.65%,P<0.05.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疼痛VAS评分比较,P<0.05.结论: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治疗中,应用芪丹通络颗粒,能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同时能改善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疼痛症状.

    芪丹通络颗粒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治疗效果

    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丁超袁廷申田浩然孟红亚...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术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桡骨极远端骨折患者共42例,根据患者本人的意愿采取保守石膏外固定治疗或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治疗,各21例,两组术后1月、2月、3月、6月及12月分别进行门诊随访,通过X线或CT检查等影像学检查对骨折复位、骨折愈合、内固定情况及骨关节炎情况进行评估,并通过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42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9.5个月,石膏固定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41±1.70)月,外固定联合克氏针手术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5.62±1.21)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根据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内固定组的评分优良率(85.71%)优于石膏外固定组的评分优良率为(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桡骨极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思路.

    外固定架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桡骨极远端骨折临床疗效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和价值分析

    韩蕾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所接收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6例进行研究,将患者分成良性组与恶性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和病理结果 .结果:在对两组甲状腺的患者进行诊断时,从患者的诊断结果上可以看出,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恶性肿瘤以及良性肿瘤,在血流指数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并可准确确定发病部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曾贤方成华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参照1组与参照2组(n=35).参照1组仅应用针灸治疗的方式,参照2组患者应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疾病复发情况.结果:参照2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参照1组的患者,小组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联合治疗价值相对较高.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高血压伴有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刘宝能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所接收的高血压患者60例进行本次的研究,为此将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成研究1组研究2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30人,采用荧光法对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进行检查,并对两组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血肌酐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其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检测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指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临床价值分析

    64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骨折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潘绍勇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骨折病变实施64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骨折病变患者50例,对其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先进行DR平片检查,资料为对照组,再实施64排螺旋CT检查及其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三维表面重建、容积重建,分别对应研究组1、研究组2、研究组3),对比DR检查以及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检出率.结果:结果表明,研究组1、研究组3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及研究组2,差异存在统计学差距.结论:综合可知,对骨折病变进行检查可以优先选择64排螺旋CT及其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技术,有利于选择骨折的正确分型以及治疗方案.

    骨折病变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

    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胡曲波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社区糖尿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增加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血糖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55% 与对照组76.36% 比较明显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偏高,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加强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可进一步降低稳定血糖水平,利于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治疗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糖尿病:药物治疗

    脑梗塞患者CT及MRI诊断的临床特点分析

    韦圣书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脑梗塞患者CT及MRI诊断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塞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主要将患者分成诊断1组与诊断2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40例,分别采取CT及MRI诊断,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不同类型脑梗塞的检出率及不同发病时间两种检测方式符合率差异.结果:患者在使用不同的诊断方法后,治疗效果显著,诊断2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诊断1组的患者,24h后两种方式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MRI均为诊断脑梗塞的有效方式,MRI对于早期诊断以及对各类型脑梗塞的检出率均优于CT,临床工作中建议两者结合以提高脑梗塞的诊断准确率.

    脑梗塞患者CTMRI诊断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