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之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之路
健康之路

月刊

1671-8801

jkzlbjb@126.com

400-0835899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骏景花园棋乐街31号骏茵轩B3栋602室

健康之路/Journal Health Wa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围产期细菌性阴道病治疗对围生结局的影响分析

    林洪张丽
    6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进行细菌性阴道病治疗对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在围生期检查患有细菌性阴道病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愿意接受细菌性阴道病治疗的患者,给予其替硝唑栓阴道给药治疗.对照组为不愿接受治疗的患者,不给于任何治疗.比较两组的围生结局.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发生综合不良结局(15.0%)、围产儿发生综合不良结局(15.0%)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围产期合并有细菌性阴道病的孕产妇进行有效的治疗,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不良围生结局的发生.

    围生期细菌性阴道病围生结局影响

    慢性胃炎多潘立酮治疗应用研究

    刘新
    6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服用多潘立酮药物,观察多潘立酮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慢性胃炎患者,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其中把对照组患者给予雷尼替丁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最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看哪种药物对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最后总结出多潘立酮对慢性胃炎的确切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参与调查的60例慢性胃炎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2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统计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慢性胃炎上使用多潘立酮药物,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其它药物,同时它还具有较高安全性和适用性,适合在临床治疗上加以推广.

    多潘立酮慢性胃炎应用效果

    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杨晋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移位妊娠的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道B超组和腹部B超组,每组165例,对两组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异位妊娠的B超表现进行比较可知,阴道B超组的 EP检查率(86.67%)明显高于腹部B超组EP检查率(58.1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异位妊娠采用阴道B超检查的检出率较高,具有快速、安全、无痛、价格低廉的优势.患者在受检前不需充盈膀胱,节省患者临床诊断时间,使异位妊娠诊断结果更加准确.

    阴道B超腹部B超异位妊娠应用价值

    行为、认知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聂娜
    6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行为和认知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科8病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行为和认知干预,视为观察组;7病区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半年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测定值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前后两次血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行为、认知干预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

    行为干预认知干预血糖控制

    浅谈手术病人转运交接形式的调查对其心理的影响

    许勤
    6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医务工作者手术时关注度高度集中于术中风险的预防,术后转运中存在的风险极易被忽视。术后转运的时间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但此过程中存在较多对患者不利的安全隐患。采用正确的转运交接形式对患者进行转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让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的预后和转归,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

    手术病人转运交接形式心理影响

    腹腔镜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运用研究

    李念罗世华蒋翔覃伟东...
    6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与传统切开疝囊高位结扎术对比,评价腹腔镜在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中的优势。方法:2008年1月~2014年6月行传统切开疝囊高位结扎术60例(对照组),2010年2月~2014年6月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60例(腹腔镜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疝复发率及对侧疝再次住院手术率。结果: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住院费用及因对侧疝再次住院手术率均明显更少),而复发率则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既达到了传统手术的效果,又具有微创、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同时也减少了因对侧隐形疝而再次手术。

    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传统手术对照研究

    一次性根管治疗136例慢性根尖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瞿建新
    6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治疗慢性根尖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我院口腔科近几年收治的136例慢性根尖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分别采用多次根管治疗和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显效42例、有效23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例24、有效33例、无效1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5.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炎,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慢性根尖炎一次性根管多次根管治疗体会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研究

    李桂梅
    6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全部的患者都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手术进行治疗.研究分析手术之前和手术之后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临床体征的改变情况,手术完成之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手术完成之后,患者的视力明显提高,并且还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眼内压,中央以及周边的前房深度明显加大,减小了眼房角开放的角度,跟手术之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临床体征,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推广使用.

    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房角分离手术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

    胆囊后三角应用解剖及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

    刘勇
    68-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后三角应用解剖及在腹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121例急、慢性胆囊炎患者,根据胆囊是否存在粘连,将患者分为无粘连组和粘连组,粘连组74例,无粘连组47例.两组均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各有一半分别给予胆囊前三角入路和胆囊后三角入路治疗.结果:粘连组胆囊前三角入路、胆囊后三角入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无粘连组(P<0.05).粘连组胆囊前三角入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胆囊后三角入路(P<0.05),粘连组前三角入路发生并发症最多,发生中转开腹最多.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后三路入路方法更安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胆囊后三路入路胆囊前三路入路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与防治

    龚涛
    6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措施,分析相应的防治举措,以提高我院整体医学水平.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4年2月这段时期内接收诊断、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患者40例,早期诊断方式包括 CT和影像学检查,在此基础上对其中21例直径为5mm—4cm的脑梗死病灶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其余19例直径为4—5cm脑梗死病灶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然后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为期7个月的随访结果对本次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守治疗组21例患者中良好12例,重残或者植物生存者7例,死亡2例;外科手术组19例患者中良好9例,重残或者植物生存者6例,死亡4例.40例患者总体死亡率为1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患者病情较为危急,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举措.

    重型颅脑损伤脑梗死诊断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