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之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之路
健康之路

月刊

1671-8801

jkzlbjb@126.com

400-0835899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骏景花园棋乐街31号骏茵轩B3栋602室

健康之路/Journal Health Wa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临床体会

    刘光琼
    108-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黄疸患儿利用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蓝光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0.6%)相对于对照组(78.1%)明显偏高,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操作较为简便,可作为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理想手段。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临床体会

    观察妇产科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临床分析效果

    王唯婧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62例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病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为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输卵管畅通情况、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输卵管通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控制术中出血量,缩短排气时间,促进输卵管的畅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妇产科输卵管梗阻不孕症临床疗效

    肢体康复训练对脑外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应用效果分析

    周权
    109-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肢体康复训练对促进脑外伤恢复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62例脑外伤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让患者参与肢体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与生活自理能力比较。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自理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脑外伤恢复期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有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肢体康复训练脑外伤肢体运动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

    李奇
    110-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肝胆手术后胆漏的相关因素与预防手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20例行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并找出发生胆漏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①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患者出现胆漏的相关因素包括未及时发现受损胆管、胆管创面断裂后未牢固结扎;T管引流后窦道有缺陷形成;肝段、肝叶切除后出现胆漏;组织坏死、创面感染出现胆漏;副胆管遗漏或受损。②经3个月随访发现,20例胆漏患者经治疗后,有19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5%。结论:实施肝胆手术后,因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胆漏,若术前准备充分,严格要求手术操作过程,术后充分引流,则可有效防止胆漏的发生。

    肝胆手术胆漏相关因素

    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30例效果观察

    郭启均
    110-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30例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率。结果:①观察组中有10例患者治疗效果为优,4例患者治疗效果为良,总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治疗为优,5例患者治疗为良,总优良率为73.3%。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实施小切口手术,有利于提高治疗优良率,降低并发症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切口手术狭窄性腱鞘炎临床疗效

    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研究

    鲁芙蓉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40例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的患者,并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以后,40例患者中有27例心血管心力衰竭的患者治疗结果有效,12例患者经治疗病情未得到好转,无效,引起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病因前三位为冠心病和肺心病以及高血压病,占87.5%;1例患者病情无好转并死亡,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的医生充分掌握老年人心衰的特点,对病因多、诱因多且并发症多种并存特点充分重视,并从中及早发现心衰征象,以免被其他疾病掩盖,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年人心衰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对预后的改善非常重要。

    老年心力衰竭心血管诊断治疗

    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策略在下肢长骨干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黄煜
    11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损伤控制骨科策略在下肢长骨干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30例损伤控制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病例,观察组应用损伤控制骨科策略,对照组为常规治疗,不实施损伤控制骨科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肢愈合时间、FES后遗症发生率与感染发生率。结果:①经观察了解到,观察组患者的患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中有1例 FES后遗症病例,发生率为6.7%,无感染病例。对照组 FES后遗症发生率为33.3%,感染发生率为20.0%。观察组 FES后遗症与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损伤骨科策略,有利于改善患者患肢功能,降低感染与 FES后遗症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损伤控制骨科策略下肢长骨骨干脂肪栓塞

    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李德福
    11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通过桡动脉方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实施介入性治疗的效果。方法:任意抽选2013年6月-2014年7月间我科室接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86例。将病人平均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43人。采用桡动脉介入方式对观察组病人实施救治,通过股动脉介入方式为对照组病人实施救治。通过统计方式对比两组病人接受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实施手术使用的时间比对照组短、手术穿刺以及治疗成功概率比对照组高,同时观察组的 x光曝光时长短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病人出现病变的机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临床通过桡动脉方式对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进行治疗能够缩减手术耗时,提升治疗成功机率,同时降低术后病变率,因此广大基层医院应普及桡动脉穿刺这种手术方式。

    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效果

    儿科医生在产房全程陪同的重要性

    万勇峰苗秀芳
    113-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儿科医生在产房全程陪同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96例为观察组,采用儿科医生在产房全程陪同的模式,另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96例为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现前后均未安排儿科医生参与。结果:两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2.08%、肺炎3.13%、HIE2.0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早产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转诊率12.50%、死亡(包括放弃)0.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医生在产妇全程陪同,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肺炎及死亡率,确保新生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儿科医生产房全程陪同新生儿

    试述骨科创伤中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临床疗效

    肖义敏
    113-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对骨科创伤患者进行封闭负压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骨科创伤患者62例,将其分为试验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最新的 VSD敷料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的治疗方法,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平均伤口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平均伤口愈合时间(22.13±15.32)d,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平均伤口愈合时间(16.89±9.57)d。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科创伤患者,采用封闭负压引流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短,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将其进一步推广。

    骨科创伤持续封闭负压引流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