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之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之友
健康之友

月刊

1002-8714

010-85261037

100022

北京建国门外大街19号国际大厦2202室

健康之友 /
查看更多>>普及保健和体育锻炼知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技术在诊断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苏晓丹
    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乳腺肿瘤患者应用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技术进行诊断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3月到2019年5月间到我院就诊的80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组织提取后对其实施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和超声检查.结果:病理诊断中,共有38例恶性肿瘤,占比47.5%,42例良性肿瘤,占比52.5%,在超声检查中,共有63例可疑恶性肿瘤,占比78.75%,17例良性肿瘤,占比22.25%,两种检查方案准确率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肿瘤患者应用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技术的准确率相对较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技术乳腺肿瘤应用价值

    小儿癫痫采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效果观察

    胡淑莹房志萌
    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用药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法,分别设置联合用药治疗组与奥卡西平治疗组,每组随机分配癫痫患儿48例,确保组间具有充分的可比性.对奥卡西平治疗组患儿采用单一的奥卡西平进行治疗,对联合用药治疗组患儿在奥卡西平用药的基础上,进一步予以其左乙拉西坦进行联合治疗.结果:与奥卡西平治疗组相比较,联合用药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一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奥卡西平用药的基础上,对癫痫患儿进一步予以左乙拉西坦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保障患儿智商发育,且安全性良好,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小儿癫痫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

    根管治疗技术在慢性根尖周炎及牙髓炎疾病中的治疗成功率分析

    任俊浦
    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根管治疗技术在慢性根尖周炎和牙髓炎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患有慢性根尖周炎及牙髓炎疾病合并症的病人进行研究,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将病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参照组32例.参照组病人多次根管治疗,实验组病人进行一次根管治疗,对比两组病人治疗成功率和疼痛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病人总有效率90.63%比参照组总有效率56.25%高,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病人疼痛发生率34.38%比参照组疼痛发生率68.75%低,差异较大(P<0.05).结论:一次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和牙髓炎病人成功率更高,并对病人疼痛感具有显著降低,值得在临床运用上推广.

    根管治疗技术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

    比较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充填术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的效果

    马宇
    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析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应用一次发根管充填术治疗以及多次法根管充填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2-2020.2我医院接诊的62例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患牙62颗),以双盲法分为2组,每组各为31例,对照组接受多次法根管充填术治疗,观察组接受一次发根管充填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咀嚼功能变化情况(包括咀嚼效率、咬合力、牙龈指数和出血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使用一次发根管充填术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高,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一次法根管充填术多次法根管充填术不可复性牙髓炎

    消毒供应室日常工作高危因素控制与分析

    白音胡
    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日常工作高危因素,并提出科学的控制策略.方法:在进行加强消毒供应室各环节管理前后,分别抽取200份医疗器械,比较工作流程中不合格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其中,在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进行常规的消毒供应室管理工作模式,在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实施消毒供应室的青花各环节管理工作模式.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强化组的消毒供应室各环节合格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显著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影响到消毒供应室日常工作质量的危险因素较多,日常的工作应该严格的加强管理和控制.

    消毒供应室日常工作高危因素控制

    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在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包南丁李曼
    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肾小管间质的主要细胞有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以下特点:其一,代谢活性强;其二,潜藏增殖能力.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不仅仅是导致急性肾衰竭发生的直接影响因素,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和肾性骨病等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肾小管上皮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炎症因子和血管活性因子进入到肾间质,从而加速其炎症进程.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后直接参与到肾间质纤维化,因此也提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会加重肾间质炎症和纤维化进展.本文将综述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在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中的具体作用.

    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作用分析

    胆总管末端纤维狭窄的内镜诊治体会

    董建伟孙铎
    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镜治疗胆总管末端纤维狭窄患者具有恢复快和创伤小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但是,内镜治疗过程中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只有术者谨慎操作且选择具有手术指征的胆总管末端纤维狭窄患者才能够避免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显著提高胆总管末端纤维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内镜治疗胆总管末端纤维狭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母乳期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现状及传播途径探究

    冯广彬彭琼卢传银
    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母乳期婴儿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现状与传播途径.方法:荧光定量PCP(FQ-PCR)检测患儿尿液与母亲乳液中的HCMV-DNA含量;ELISA检测患儿血清中的抗CMV-IgG和IgM含量.结果:患儿尿液、母亲乳液中的HCM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月龄的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率与≥2月龄的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对比,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患儿血清的抗CMV-IgG和Ig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不同年龄的婴儿抗CMV-IgG和IgM的阳性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MV可通过母乳喂养方式传播给婴儿,喂养时间越长婴儿受感染的风险就越大.

    母乳期婴儿例巨细胞病毒现状传播途径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疗效研究

    蔡骋张恒王权伍慧琦...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胃肠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52例;根据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随机分为2组,每组26例,对照组和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液体复苏、抗感染、维持循环、治疗原发病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然后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总有效率、血清胃泌素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达到标准喂养的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d病死率情况,评定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胃泌素水平下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d后,治疗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达到标准喂养时间要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ICU的时间少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天病死率两组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能改善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中医定向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应用效果及副反应发生率评价

    高晓娟
    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接受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7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常规组患者接受泼尼松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24h尿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24h尿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24h尿蛋白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有着较高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来氟米特泼尼松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