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张德江

双月刊

1674-1374

xb@mail.ccut.edu.cn

0431-85716257

130012

长春市延安大街2055号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长春工业大学是吉林省属重点工科大学,是一所多学科性的工科高等院校,2002年3月由原吉林工学院更名为长春工业大学。设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业设计、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会计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纺织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生物技术、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广告学、英语、日语、教育技术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及应用、证券投资与管理、会计电算化、外贸英语(经贸英语)、公共关系等专业。本刊主要刊登上述相关专业及基础学科在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科技成果,以及实验新技术、新方法,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的文献综述和评论文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D-GoogLeNet深度学习的呼气丙酮检测方法

    李磊赵彦喆米玉泽朱宏殷...
    481-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呼气丙酮检测提出了基于GoogLeNet深度学习框架结合电子鼻(E-nose)传感器阵列的非侵入式呼气检测方法.该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电子鼻呼气检测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手动提取特征的不足,还创新性将气体传感器时间序列响应数据通过可视化方法转换为响应图像,从而实现了混合气体中目标气体的准确识别;同时对现有的GoogLeNet架构进行了修改,改进后的模型(D-GoogLeNet)减少了过拟合现象的出现,即使在样本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实现有效分类;此外,为了验证模型的鲁棒性,在实验室模拟的患者不同浓度的呼气标志物中人为地引入高斯噪声,检验了模型的抗干扰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未添加噪声的情况下,丙酮和乙醇及其混合物的分类准确率、召回率和精确度均为1,当噪声标准差为100时,该模型对单一气体的分类准确率、精确度和召回率不受影响,仍然为1,但对混合物的分类准确度降为0.84,精确度和召回率降为0.94.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有望为临床检测奠定基础.

    电子鼻呼气检测GoogLeNet深度学习噪声处理

    基于YOLOv5s改进的铁道异物侵限检测算法研究

    刘越王亚飞王远刘士淼...
    48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改进的铁道异物侵限检测算法NH-YOLOv5.先通过列车头装载的视频检测设备实时采集相关图像,建立铁路异物入侵数据集RD.使用已建立的数据集RD对NH-YOLOv5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和在线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NH-YOLOv5算法的精准率和召回率分别为92.6%、78.3%,均值平均精度mAP@0.5和mAP@0.5∶0.95分别为85.3%、61.5%,相比YOLOv5s原模型,精准率提高1.4个百分点,召回率提高7.4个百分点,均值平均精度mAP@0.5和mAP@0.5∶0.95分别提高6.3、7.7个百分点.可见,文中算法比YOLOv5s算法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和泛化性能,有效改善了漏检、误检等问题,且提高了小目标的检测能力,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铁道异物侵限检测YOLOv5sNAM注意力机制NH-YOLOv5

    融合视觉与运动学的车辆综合定位研究

    许男杨帆吴晓双周健锋...
    500-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城市峡谷、隧道等卫星定位系统失效的情况下,采用单目相机、消费级惯性测量单元和车辆底盘数据作为定位系统输入,为智能车提供定位信息.首先提出动态的轮胎周长模型,并通过对相关参数建立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求解出待标定的参数优化值,对基于运动学的车辆里程计进行了改进.将改进后里程计的数据融入到定位系统前端的尺度因子初始化过程中,减少车辆启动阶段惯性测量单元噪声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了系统初始化的稳定性.在后端部分增加了车辆的运动学约束,同时进行非线性优化.通过实车实验将其与VINS-Fusion算法结果对比,证明在初始化稳定性与车辆定位精度两方面上的提高.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多传感器融合轮式里程计车辆运动学

    基于四杆张拉整体结构二自由度并联调整平台

    孙建伟文琦许天阔
    508-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并联机构在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领域应用中对高精度、强承载和高动态性能的需求,提出一种创新的四杆张拉整体结构二自由度并联调整平台机构.首先基于张拉整体结构,通过建立节点矩阵和轨迹规律确定机构构型,并利用移动副限制实现二自由度翻转,充分发挥其自平衡和自稳定优势;随后通过运动学求解和奇异性分析研究输入输出参数关系,避免奇异点引发的不稳定问题;再通过工作空间求解和仿真分析验证了机构的运动性能和合理性;最后制作物理样机并进行驱动力和定心实验.结果表明,样机具有优异的柔顺性和自平衡、自稳定特性,实际翻转与理论计算基本一致,验证了机构的可行性和设计合理性.此研究为并联机构的优化设计和实用化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

    并联机构张拉整体结构结构设计动力学分析

    基于无人机动态中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节点传输策略

    李红雨宋绍仟
    519-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利用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的动态中继传输策略来辅助WSN的多节点传输,传感器节点通过UAV将感知到的环境信息回传给远程基站.本研究旨在最大化回程链路接收端的总可实现速率,并构建了优化问题.通过块坐标下降算法和连续凸近似算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提升回程链路的可实现速率,从而改善网络的整体性能.

    无线传感器网络无人机中继轨迹优化资源分配

    磁场中载流导体系统的解析逼近解

    赵旭奇郑炎刘伟佳
    525-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二阶牛顿-谐波平衡方法构造磁场中载流导体系统的解析逼近解,系统是一个具有非对称恢复力函数的保守振动系统,其恢复力形式导致系统具有强非线性.为提高方法的收敛速度,在对恢复力幂级数展开过程中保留二次项,借助线性化方程分两步求得系统的解析逼近周期与周期解.通过与数值方法构造的精确解对比,验证所得逼近解无论在小振幅还是大振幅情况下都具有较高精度.

    载流导体二阶牛顿方法谐波平衡方法解析逼近解

    基于ResNet的改进多车型车门分类算法

    王立君王玉龙许奇珮周丽娟...
    530-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柔性焊装生产线中多车型车门分类算法的低精度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ResNet18模型的多车型车门分类算法.为提升模型的特征提取和表达能力,算法模型引入了通道增强注意力模块和密集残差模块.通道增强注意力模块通过自适应强化重要特征通道,提升了模型对关键信息的关注能力;密集残差模块通过连接多个层的特征,有效减缓了梯度消失问题,促进了信息流动和再利用,进而增强了模型训练效果和准确性.结合这两个模块,算法模型显著提高了不同车型车门的识别精度及其泛化能力.经过一系列实验验证,改进的ResNet18模型在Top-1准确率达到99.01%,较原始ResNet18模型提升了 1.8%.

    机器视觉图像识别深度学习分类模型

    项目无响应情况下MIRT模型潜变量选择的EMS算法

    刘芙蓉徐平峰
    537-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在教育评估和心理测试中,项目无响应情况下潜变量选择的问题.针对缺失数据过程建立一个项目反应理论(IRT)模型,应用期望模型选择(EMS)算法对其进行潜变量选择.模拟显示,此方法参数估计和潜变量选择结果均较为准确.并用其分析2018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针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

    MIRT模型缺失响应EMS算法

    基于一维渗流方程的格子Boltzmann模型

    王鑫月张建影
    54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分数阶渗流方程的数值求解问题,提出了格子Boltzmann方法(LBM)的D1Q3模型.首先对分数阶微积分算子进行处理,以便于构造格子Boltzmann模型;然后通过Taylor展开和Chapman-Enskog多尺度展开技术恢复出宏观方程;最后推导出各个方向上的平衡态分布函数的表达式.根据两个数值例子的计算结果以及误差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分数阶渗流方程格子Boltzmann方法Riemann-Liouville型导数数值模拟

    部分信息下时滞平均场随机微分方程的最大值原理

    赵婧帆邢蕾赵明明
    550-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部分信息下时滞平均场随机微分方程的最大值原理.将平均场理论与时滞系统引入随机微分方程,构造时滞平均场型随机微分方程与平均场型效用函数.满足Lipschitz的条件下,得到时滞平均场随机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在控制集为凸集的假设条件下,利用变分法给出部分信息下时滞平均场随机微分方程的最大值原理及证明.

    时滞平均场解的存在唯一性变分法随机最大值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