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任露泉

双月刊

1671-5497

xbgxb@jlu.edu.cn

0431-85095297

130022

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ISSN 1671-5497;CN 22-1341/T)是由吉林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以工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957年创刊。原名为《吉林工业大学学报》,由原吉林工业大学主办。 2000年,吉林工业大学合并到新吉林大学。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吉林工业大学学报》更改为现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主要报道吉林大学工学门类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也发表国内外在上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委员会现有委员 43人,其中有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他均为在相关领域有重要研究成果的知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为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文摘、期刊及数据库摘引和收录,国外的有 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 、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的EC、CE、CIS、EM、ESPM、MTE、CORR、SSSA数据库。中国的有《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电子科技文摘》、《汽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工程机械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本刊多次在国家和省部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期刊评比中获奖。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发表的论文60%以上为国家级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较高。本刊现为双月刊,每年单月1日出版。    通信地址:中国长春市人民大街 5988号《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部    邮 编:130022 传 真:0431-5094128 电 话:0431-5095297    E-mail : xbgxb@jlu.edu.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混凝土构件质量缺陷声波探测快速成像技术

    李静和孟淑君
    965-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对混凝土构件质量缺陷进行高效定量检测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基于双稳定型共轭梯度-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积分方程和多场源、多频率对比源反演的声波探测快速成像算法.引入快速傅里叶变换加快积分方程格林函数的计算效率,运用双稳定型共轭梯度方法,提高了迭代求解大型矩阵方程组的稳定性;反演过程引入无需计算雅可比矩阵的对比源反演算法,可适用于特殊观测系统的数据量,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加快了对比源反演迭代过程中涉及的矩阵相乘计算.数值模拟和实际算例表明:本文算法可获得较好的重建结果,提高了质量缺陷的定位效率,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采用声波探测快速提取混凝土质量缺陷属性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勘查技术与工程混凝土质量缺陷声波探测积分方程对比源反演快速成像

    环梁式圆钢管约束H型钢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抗剪承载力

    戴岩聂少锋周天华
    977-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试验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两种方法研究了节点区的受力特点,明确了其抗剪承载力主要由节点区各组成部件共同承担,并分析得到节点区各部件对其抗剪承载力的贡献大小.通过对节点区各部件受力机理的分析,推导出了节点区各部件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叠加原理得到了此新型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与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对比可知,该计算公式安全、合理,可以满足"强节点、弱构件"的工程抗震设计原则.

    建筑工程圆钢管约束H型钢混凝土柱环梁抗剪承载力节点区叠加公式

    基于Transformer编码器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

    郭晓然罗平王维兰
    989-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编码器和BiLSTM的字级别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将字向量与位置编码向量拼接成联合向量作为字表示层,避免了字向量信息的损失和位置信息的丢失;利用BiLSTM为联合向量融入方向性信息,引入Transformer编码器进一步抽取字间关系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MSRA数据集和唐卡数据集上的F1值分别达到了81.39%和86.99%,有效提升了中文命名实体识别的效果.

    命名实体识别Transformer编码器BiLSTM位置编码

    基于DNST和卷积稀疏表示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陈广秋陈昱存李佳悦刘广文...
    996-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克服传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不可分离剪切波与卷积稀疏表示的融合方法.首先,利用离散不可分离剪切波将源图像分解为近似图像和方向细节图像,相比较于其他多尺度分解工具,离散不可分离剪切波能够在不同尺度内更好地分离出图像中重叠的重要特征信息.其次,利用源图像的显著特征图加权平均融合近似图像,保持融合图像的亮度和能量不丢失.卷积稀疏表示能够深度提取图像的显著特征,利用多维系数的l1范数作为活性测度构造显著特征图,生成近似图像的权重分配决策图.方向细节图像的融合规则采用"系数绝对值取大-高斯滤波"规则,通过"系数绝对值取大"规则获得初始权重分配决策图,利用高斯滤波器对决策图进行滤波处理,降低噪声的敏感度,同时增加可见光图像信息比例.最后,通过离散不可分离剪切波逆变换对融合后的系数进行重构,得到最后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较于已有文献的其他典型融合方法,本文融合方法在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准则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融合性能.

    计算机应用图像融合离散不可分离剪切波卷积稀疏表示显著特征图

    基于机器学习的地理空间数据抽取算法

    朱小龙谢忠
    1011-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地理空间数据集成抽取的查准率和查全率,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地理空间数据抽取算法.以GeoNames、OpenStreetMap等作为地理信息数据源,通过网络爬虫以及搜索引擎检索同时下载有关网页,并对内容进行过滤,过滤后对网页中的地点名称及地址信息等数据进行解析抽取,实现其可视化.分析抽取得到的地理数据实体,利用地理数据与实体之间的映射,将异构地理数据的歧义消除,实现地理空间数据一体化,并依据实体名称、类别等多特征相似程度计算,实现地理数据特征数字化.结合多特征、机器学习KNN分类法完成地理数据链接自动化,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分类抽取.通过实验对本文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较高的查准率和查全率,数据抽取效果良好,可为地理数据集成提取奠定基础.

    计算机应用机器学习地理空间数据抽取算法

    故障响应指导下基于测试集的故障诊断方法

    欧阳丹彤刘扬刘杰
    1017-1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电路中故障输出特征进行研究,结合增强故障诊断(ADD)测试候选诊断求解方法,提出了故障响应指导下的候选诊断求解方法ALFDD.依据当前测试激励下实际输出响应与预期输出响应不相同的单故障更可能是故障诊断解的原理,提出了候选单故障集合的概念.针对ADD方法中需对电路的所有单故障求解Fsame的问题,给出仅对候选单故障集合求解Fsame的方法.该方法一方面避免了对所有单故障都进行对比并求解Fsame的问题,提高了诊断求解效率;另一方面有效删除了Fsame中包含的冗余候选诊断解,提高了候选诊断解的分辨率;此外,还增加了候选故障集中所包含的真实诊断解的数量,提高了候选诊断解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与ADD方法相比,ALFDD方法候选诊断分辨率和准确率明显提高,求解效率也有较大提高.

    计算机应用模型故障故障诊断候选单故障集合诊断准确性诊断分辨率

    基于YOLOv3改进的用户界面组件检测算法

    刘元宁吴迪朱晓冬张齐贤...
    1026-1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方法识别用户界面(UI)组件时,无法进行组件分类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经典目标检测算法YOLOv3改进的算法用于UI组件检测任务,包括识别和分类.特征提取网络采用DenseNet紧密连接结构使提取到的特征能够充分使用;在特征提取网络中加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和空间注意力机制,使用加权的特征代替原来的特征用于后面的特征融合;构造4个维度的特征金字塔网络完成组件检测任务;使用Focalloss作为分类损失函数.在收集的真实UI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检测精度上,本文方法的召回率达到了91.97%,平均精度mAP达到了48.21%,相比传统检测方法,本文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计算机应用组件检测注意力机制焦损失函数

    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的大规模网络流量预测

    李晓会陈潮阳伊华伟李波...
    1034-1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当前网络流量海量、混沌、随机性变化的特点,为了获得理想的网络流量预测结果,提出了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的大规模网络流量预测模型.首先,根据混沌算法描述网络流量的混沌变化特点,建立学习样本集合.然后,引入支持向量机对网络流量随机性变化特点进行建模,并结合历史数据海量的特点,采用云计算平台使多个支持向量机并行运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提升了网络流量预测精度,建模效率大幅度提升,可以满足网络流量在线管理的实时性要求.

    网络管理云计算平台并行建模随机性学习样本混沌算法

    软件定义网络的数据中心动态流量调度方案

    刘振鹏任少松李明王鑫鹏...
    1040-1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等价多路径(ECMP)算法没有考虑网络负载和流量特征,很容易将多条大数据流映射到同一路径,造成网络瓶颈链路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软件定义网络(SDN)数据中心的基于网络负载的动态流量调度方案(DTSNL).该方案结合网络负载和流量的特点,通过合理调度流量,实现网络负载均衡..控制器通过周期性统计Fat-Tree网络拓扑中接入层交换机的流量信息,计算流量阈值,为带宽占比较高的大数据流选择最佳路径.仿真实验表明,相较于ECMP方案和全局首选(GFF)方案,DTSNL方案的网络平均吞吐量、链路使用率、核心交换机负载、链路带宽利用率4项指标都有所提高.

    数据中心网络软件定义网络网络负载Fat-Tree拓扑

    融合全局和局部特征的胶囊图神经网络

    钱榕张茹张克君金鑫...
    1048-1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胶囊图神经网络训练中得到的只有整体结构信息,并且随着层数的增加,节点的结构特征信息会丢失的问题,本文提出融合全局和局部特征的胶囊图神经网络.首先,改进了Node2vec,将节点的属性信息引入随机游走过程中,从而在生成网络表示时综合考虑了网络结构和节点的属性;然后,将改进的Node2vec引入胶囊图神经网络,设计了一个融合全局和局部特征的胶囊图神经网络.通过实验发现,本文模型在训练时的收敛速度更快,在图分类任务上的准确率有所提高.

    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表示学习复杂网络图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