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贸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贸实践
经贸实践

月刊

1671-3494

0571-87054704 87054736

310007

杭州市保叔路213号

经贸实践/
查看更多>>《经贸实践》突出前瞻、权威、深度、多元,面向基层、面向企业,紧紧围绕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的中心工作和企业发展、产业振兴的热点难点,提供创新性强、可读性好、实用性大、特色明显的新锐观点与典型案例,值得订阅与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断强化财源建设力度促进县域经济高质发展

    张亮
    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扶持经济发展,实现财政增收,达到经济和财政良性互动的目的.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河北省财政厅也提出了适应新时代要求,建设高质量财政的要求.县级财源建设要适应新形势要求,增加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财政质量,促进县域经济高质发展.

    经济税收财源建设

    精准扶贫主体行为逻辑与作用机制的研究

    李昌浩徐诺全佳怡缪一涛...
    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发展步入新阶段,解决我国贫困问题必须要严格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基于此,本文先是研究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以及农户等扶贫主体的行为逻辑,然后研究了精准扶贫的作用机制.以期能够最大程度上,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提高精准扶贫的实际效果.

    精准扶贫行为逻辑作用机制

    试论房地产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的作用

    钱骏
    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经济不断进步发展,我国人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好.目前城镇化建设正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广泛进行,房地产经济也随之推动起来.目前由经济报告分析可见,房地产经纪在我国经济地位中占据着重要的领导性作用,它在我国经济占地十分重要,它的增长有助于拉动国家的经济水平,推动我国发展建设走向现代化.本文将从目前房地产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作用作出具体分析和研究,以次作出对策来推动我国经济进步.

    房地产经济国家发展城镇化建设住房需求

    基于供给侧的精准扶贫财政政策研究

    解蕾
    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扶贫工作任重道远.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扶贫的新思路,在减少贫苦人口,提升扶贫效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就当前精准扶贫财政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现状而言,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基于此,从供给侧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精准扶贫财政政策的优化策略,包括以精准识别为前提、以财政整合为重点、以资金监管为关键、以绩效评价为保障等.

    供给侧精准扶贫财政政策

    浅析中学生消费观念对周边经济发展的影响

    孙晓彤
    6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不少家庭早已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由于家庭收入的增多,学生手中有了越来越多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随着学生年龄增长、社会阅历丰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于学生活动频繁的周边地区经济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了解中学生消费观念的转变来分析其对周边经济的影响.

    中学生消费观念周边经济发展影响

    浅谈共享经济的优与劣

    李倩雯
    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共享单车、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和共享员工等共享资源的相继出现,共享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在共享经济模式下,共享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有助于解决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加强环境保护.但同时关于共享经济劣势也层出不穷.而本文就对共享经济模式的优势与劣势进行探讨.

    共享经济优势劣势

    试论科技进步与循环型矿业经济发展

    杜姣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社会大力提倡的循环经济中,循环型矿业经济是其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是矿业继续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矿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来源,将科技应用到矿业领域并促进矿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将大大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本文针对我国循环型矿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科技难题,提出了发展循环型矿业经济的关键技术的改进方向和科技在循环型矿业经济中的具体实施方案.

    科技进步循环型矿业经济关键技术实施方案

    城乡二元结构下重庆民生问题的探讨

    林烨晗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市城镇化成果显著,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在城市化的高速推进的同时,重庆市城镇的民生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本文首先对重庆城镇化的民生问题进行剖析,得出重庆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二元结构是问题的根源,再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提出重庆市可从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几大方面出发系统解决民生问题痼疾.

    城镇化民生问题二元结构重庆市

    浅谈民族贫困地区公共文化需求与供给优化

    赵新生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对于公共文化的需求度逐渐上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场的建立和完善,进而为后期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的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在某些贫困地区尤其是各民族共同存在的山区,公共文化的供给需求上仍存在供给主体单一、供给方式固化以及供给结构失衡等诸多问题,从而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贫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需求特点,并对目前公共文化供给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主要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找到优化公共文化共建共享机制的措施,激发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热情的同时,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均等化发展水平.

    民族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文化需求供给问题优化策略

    四川低山丘陵地区生态产业发展思考

    何三渠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中部低山丘陵地处四川盆地,范围大致西起四龙泉山,东达华蓥山,北止大巴山麓,南抵长江以南,面积超过8.4万平方公里,占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以低山丘陵、溪沟为主要地理特征,海拔一般在250~600米.上述区域土地肥沃,可耕土地面积巨大,人口规模超过6000万,其中乡村劳动力达到3000万以上,也是四川果木、棉花、甘蔗等特色经济作物的主产区,更是四川粮油的主产区,粮油产量占四川总量的55%以上,可以这样说,该区域是四川农业人口的集中区域,是四川农村社会相对富足发达区域,是四川农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及支撑区域.在新的时期,如何依托这些资源优势,既促进生态产业发展,又实现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低山丘陵地区经济社会快速优质和谐友好发展,意义重大.

    生态产业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