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曹铁

月刊

1000-9795

jmsjyxyxb@126.com

0454-6191326

154002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杏林路1877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uamjusi Education Institute
查看更多>>学术性刊物。以促进发展成人师范教育、普及九年制教育为主要目的,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朱伟男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特质,加强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可促进高校强化社会化管理,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优化。文章将从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思政教育队伍管理机制、实现分级管理,革新思政教育队伍考核制度、完善保障制度,维护思政教育队伍物质基础、营造学习氛围,构建多维一体教育培训体系四方面入手,强化学生社区思政教育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队伍建设

    非遗剪纸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韦云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剪纸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民间美术形式之一,是世界的艺术瑰宝,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通过分析非遗剪纸的思政育人功能、非遗剪纸在高职院校传承的困境,进而探索非遗剪纸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旨在守护文化根脉,提升思政育人实效,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非遗剪纸高职院校思政育人

    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嵌高校思政课价值及实践路径

    刘路路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嵌高校思政课能培育劳动观念、涵养劳动情怀、锤炼劳动意志并提升劳动素养,更好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部分大学生对劳动观念认知偏差,思政课对劳模精神培育不到位等现实需要,加之国内外实用主义价值观影响,劳模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尤为迫切。思政课应坚持价值导向,立足师生劳动认知提升,着力挖掘劳模素材并创新教学方法等培养劳动情感,从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劳动内容、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锤炼劳动行为,切实增强劳模精神培育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劳模精神高校思政课实践路径

    新时期加强高校政治建设的实践探索

    葛春娱谢凌燕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是党的建设"灵魂"和"根基"。作为为党育人的主阵地,高校必须确保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这也是高校党组织的使命和职责。在关乎党的领导、学校发展治理等方面,以及确保党的领导方向、育人大局、国家各项方针政策部署执行、各类队伍建设等方面,学校党委应承担主体责任。并紧跟世情、国情,找准定位,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全力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组织、人才保证。

    高校党委政治建设

    高职医学院校"三全育人"品牌建设的有效路径研究

    林顶勇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是当前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理念,也是思政教育全面改革的关键举措。为了贯彻该项理念,高职医学院校着手建设"三全育人"的品牌及体系,从微观层面,将品牌思维引入育人工作中,围绕品牌意识、品牌知名度以及品牌美誉度等,打造全员育人队伍,搭建全过程育人渠道,完善全方位育人机制,进一步提高高职医学院校人才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其综合素养,培养出符合新时期社会建设要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促进育人正向循环。对此,文章通过分析高职医学院校建设"三全育人"品牌的指导意义,进一步分析了并提出为全员育人实现提供动力、增强全过程育人影响力、提高全方位育人竞争力的院校"三全育人"品牌建设的有效路径,以期对高职育人工作有所帮助。

    "三全育人"高职医学院校品牌建设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创新分析

    王赟徐迎涛王键胜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强化思政教育效果,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文章对思政教育内涵进行简单阐述,并探讨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的价值意义,最后立足于高职院校特点分析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创新路径,具体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思政教育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落实新媒体技术等,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或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大学生模式创新

    "四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研究

    刘昕昕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史"教育可以纠正学生的偏颇认知,使青年大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四史"资源为基础,优化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可以使思政教育内容得到创新,更能帮助学生对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产生全面且准确的了解。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对青年大学生的长期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想要达成这一目标,开展建立"四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高校思政教育"四史"资源长效机制

    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逻辑与实践研究

    马曼蕊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从认知、行为、意志和情感四方面分别对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挥铸牢信仰引领、强化价值旨归、激发斗争意志和培育行动品格的重要作用,为新时代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优质核心资源。新时代强化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应当从牢固价值引领、顺承初心使命、弘扬斗争精神、恪守党性与人民性等层面着手,坚定政党自信与文化自信,科学构建起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伟大建党精神党内政治文化新时代

    新时代大学生朋辈榜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马佩英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朋辈榜样教育是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树立富有可学性的朋辈榜样,将具有直观、形象、人性化特点的朋辈榜样教育渗透入大学生常态思想教育中,使学生感到易于学习和效仿,可能超越,从而坚定向榜样学习的信心,能有效提升榜样教育实效性。XR学院在"与优秀同行"系列活动实践及调研总结中,探索出朋辈榜样教育发挥效应的有效模式,引导更多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激发学生明确方向,以更好姿态迎接未来,让更多的学生成为优秀者。

    朋辈教育大学生榜样效应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与思考

    于影刘昱彤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理解新时代内涵基础上,研究在新时代如何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分析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文章从学校、教师、课堂、平台四个不同角度提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策略。即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应立足于时代背景,采取科学的培养策略,通过提高学生文化认知,提升学生的文化体悟,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通过思政教育实现文化承创生成大学生文化自信。

    新时代学生文化自信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