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道与中庸思想之比较研究

    王成
    157-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中国的孔子在相似的历史时期不约而同的提出了中道和中庸的思想,分别在中西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中道和中庸思想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对两者的主要内容做了简要的论述,比较了他们共同点和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两者的思想实质。

    中道中庸亚里士多德孔子

    浅谈《孟子》的文学成就

    刘青
    158-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孟子》是在继承《论语》语录体风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于篇篇珠语中塑造了孟子的鲜活形象,运用了逻辑推理与譬喻的论辩艺术,练就了气势浩然的文风,运用了平易晓畅的语言作为一部对话体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较为突出。

    《孟子》文学成就人物论辩风格语言

    西夏占卜考

    荣智涧
    159-15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羌党项西夏占卜文化资料的梳理、分析与论述,对西夏时期的占卜文化进行初步探索,说明占卜在西夏地区的广泛传播与应用,认为在占卜文化中易学被发展运用,并将西夏占卜文化推向新的阶段。

    西夏占卜文化

    训诂常见弊端

    黄姣
    160-16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训诂学在我国的萌芽可上朔至先秦时代,最早的训诂出现在先秦文献的正文里。两千多年来我国训诂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训诂学家,训诂著作也不断涌现,众多训诂理论应运而生,为我们阅读古籍提供了很多方便,但同时也有很多弊病。本文主要就望文生训、增字为训、误解连绵词、误解虚词这四种弊病进行分析。

    训诂弊端望文生训增字为训

    论“仁者,心之德爱之理”

    李婉祯
    161-16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来论“仁”者多,孔门之后,或如韩文公以博爱训仁,其意不精,至程子以谷种之喻言,方说的贴切。而程门之后,或有以知觉言仁者,或以爱为仁者,皆是不精当。惟朱子以“心之德,爱之理”六字为训最为恰当得宜。朱子对“仁”的全部定义都可以用这六字概括。仁德乃人所禀天赋而来,本然具足于此心,其发露则为爱。

    心之德爱之理

    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比较

    缪文思
    162-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西方文明的相去甚远、中西文化传统的塑造与奠基者孔子、苏格拉底各自的思想主张有密切联系。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道德教育价值追求实现方法

    论苏轼“以诗为词”的创作手法

    王菀林芳
    163-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到苏轼的词学观,多数人所关注的便是他“以诗为词”的创作手法。苏轼把写诗的手法移植到词中,打破了词作为音乐附属品的传统,使词成为像诗一样可以自由抒情言志的独立的文。

    苏轼以诗为词创作手法

    浅析“新红颜”写作现象的意义

    慎霞
    164-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0年初夏,“新红颜”一词带着浓郁的传统美学色彩进入了大众研究的视野,“新红颜”写作更是在诗歌领域引起“轩然大波”,这种本只是属于网络写作的文学现象,却无意打破了中国诗歌领域长期以来的寂静。而且这个由女性组成的创作群体也因此广为人知,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新红颜新红颜写作意义

    浅析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朴正花
    165-165页

    独立的意义

    黄媛
    166-1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非作家恩古吉在小说《一粒麦种》中以吉库尤部落的生活为背景,展现非洲殖民地独立以后的现状,以及独立战争给当代非洲留下的创伤。结合后殖民理论语境,围绕独立运动在小说中给肯尼亚人民带来的影响,揭示出作者对殖民地独立运动的思考,以及作者创作作品过程中所显示出的独特艺术魅力。

    恩古吉《一粒麦种》民族自我独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