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用“平淡”展现“真实”,以“琐碎”解构“本质”——《古炉》中的人性思考

    杜连东
    4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炉》是一篇叙述文革记忆的当代小说,作者以其平铺直叙的客观化、故事化以及生活化的回到生活原点式的创作方式,展现了古炉村的人们在“文革”中的生命状态,最终把一个完好的古炉打碎。作者在整合、梳理这些碎片的过程中,展现了古炉村人的人性状态,暴露了曾经的一段历史对人性的摧残。

    古炉文革人性

    仓央嘉措情诗的读者中心论分析

    曹丹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对其情诗的分析多为传统的以作品、作者为中心的论调,难以解释仓央嘉措三百年来的接受历史以及20世纪以来的名声大振现象,故需以新的研究视角即接受美学之读者中心论观点来分析,以其作者——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文学研究模式来解析仓央嘉措情诗接受过程中读者参与的意义。虽然仓央嘉措的情诗创作并不为功利的文学目的,不与任何读者大众交流沟通,而只是独自的内心抒发,但是其创作完成之后由文本变成作品的过程却是离不开读者的阅读参与的,并且正是由于读者阅读的参与才使得情诗本身以及读者本身的完善,即情诗内涵的道德论者眼中的叛逆、生命自由追求者眼中的自由追求和对爱情、自然生命的真实需求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的阅读参与完善了情诗本身,使其成文更具生命意蕴的文学作品,同时,也使读者自身身心得到启发和提升。

    仓央嘉措情歌接受美学读者中心论

    《五号屠场》中库尔特·冯内古特的战争创伤与写作疗伤

    吴刘爽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著名黑色幽默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于1945年经历了惨绝人寰的德累斯顿大轰炸。而时过将近24年,作者才将其经历以半自传的形式呈现在小说《五号屠场》中。无疑轰炸留下的阴影成为阻碍作者创作的罪魁祸首。对于这样一部以自我创伤经历为题材的小说,文章运用心理学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念来系统地解析德累斯顿经历给冯内古特留下的心理创伤;再从写作疗伤的角度分析作者通过创伤外化、创伤信息消化以及历史见证来进行有效的自我疗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写作疗伤创伤外化见证

    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与嫦娥比较研究

    周容吉
    4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忒弥斯与嫦娥这两位女神虽属异地,但都是古代原始宗教中的月亮女神,是原始母系社会的产物。同为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与嫦娥体现出了中国文化与希腊文化不同的信仰与观念,以及中西方女性本能显著的差异。

    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嫦娥太阳神

    唯美主义者的困惑——浅析《渔夫和他的灵魂》

    杨秀焕
    50-5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渔夫和他的灵魂》是奥斯卡·王尔德一篇寄寓深远的童话,其中塑造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形象,来表达唯美主义者在维多利亚时期所遭遇的困惑及无奈。本文通过分析揭示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形象,并结合王尔德生平、艺术主张探讨其对于唯羡主义思想的反思和对社会所感受到的困惑。

    王尔德《渔夫和他的灵魂》唯美主义人物形象

    《水浒传》与《水浒后传》的主题比较

    杨鹏远
    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浒传》和《水浒后传》这两本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都占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力图从总体上把握《水浒传》和《水浒后传》的主题,从一定角度指出两者的共同点,并对文中正义与邪恶阵营的评判进行了梳理与归纳。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两书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水浒传》《水浒后传》主题比较

    从瓦文角度读《与狼为伴》

    邱芸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文性作为一种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文本理论,已成为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它力图挖掘不同文本之间的密切联系,构建起新的文学批评、解读图景。本文从互文性理论及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出发,试对两个文本《小红帽》和《与狼为伴》进行解读。以前者为参照,经过仔细剖析阅读对比,发掘《与狼为伴》文本表达的女性主义思想。

    与狼为伴小红帽互文性女性主义

    《水浒传》林冲人物形象分析

    张旭郝旭星
    5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具有很高文学鉴赏性,故事情节的安排也紧凑而巧妙,需要读者仔细研读和揣摩才能领悟到作者真实传达的含义,本文严格按照书里的描述,加以逻辑推理,从而进一步探讨林冲这一作者精心刻画的人物形象。

    《水浒传》林冲人物形象

    词义与概念关系

    霍卿
    5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词和概念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词义和概念的关系却复杂得多。本文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个方面讨论了词义与概念的联系,从属性与价值、性质与职能两个层面阐述了两者的区别。

    词义概念联系区别

    返璞归真——《边城》意象分析

    靳昱骋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沈从文,苗族,湖南凤凰人。沈从文的小说主要分为两类题材,一类是描写湘西生活,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纯朴的生活形态,赞美人性美。,中篇小说《边城》正是这一题材的典型代表;另一类则是描写都市生活的喧嚣以及名利欲,反映了人性的堕落。小说《边城》中,作者完美地诠释了对于人性美的理解以及向往,通过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人在面对“自然”以及“人事”的变故时,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从而导致一代又一代重复着同样的悲悯人生,寄托了作者对于民族忧患的隐痛。笔者将通过对《边城》中各类意象的比较分析,展现出湘西别样的风土人情,以及作者透过人物的悲剧命运所影射出的社会问题,进一步凸显出这部小说除文学性以外的现实意义

    《边城》意象分析返璞归真中篇小说生活形态人性美都市生活爱情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