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冯凯
    148-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行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根据国内外的新形势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三十年的实践证明,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提高了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推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发展

    论马克思的伟大与平凡——由青年马克思谈起

    冯智超
    149-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是改变世界。”正如马克思的这句话,他用他的行动完美的践行了这一点,长久以来,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头上从来不缺少各种赞美的光环,他几乎成了神圣的代名词。但是,在这些光辉事迹后的各种平凡又有多少人了解呢?成功不仅需要表面的完美无瑕,它还需要许多平凡的点缀……

    马克思共产主义哲学

    孙中山与三民主义思想始末

    张琦李英敏
    150-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践经验的升华和理论探索的硕果。三民主义的萌生,发展与成熟,经历了近40年的漫长过程,融汇着无数革命志士以生命换取的历史教训,以奋斗赢来的真理启示,也凝聚着孙中山为创建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社会而奋斗终生的革命热情。因此,弄清孙中山与三民主义思想的始末关系,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有及其重要的价值。

    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

    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方式——学校教育

    张可佳
    151-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了很大变化,能否适应当前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提出的挑战,而对这一切的应对离不开教育。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应发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改革的舆论力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教育道德观爱国主义理想信念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当下社会治理的启示

    罗建民
    152-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作为其早期的重要思想,在充分继承和批判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准确判定了国家与使命社会的关系,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结论。其中的诸多理念,对当今我国的社会治理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值得继续研究和探讨。

    马克思市民社会社会治理启示意义

    在都市文化建设中提升市民素质的思考

    蒋慧银
    15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的综合实力不仅仅依据其硬件设施建设,更多的还在于这个城市的“灵魂”即市民素质。市民素质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现代文明城市也需要并期待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本文概述目前市民素质存在的问题;分析市民素质的影响因素;探寻加强都市文化建设、提升市民素质的有效路径。

    市民素质文化建设提升

    浅谈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

    李轩
    15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现状、意义、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最后提出一种馆馆合作的方式来更好的完成开展政府信息公开这项服务,以期为公众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查找政府信息的场所。

    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馆馆合作

    浅析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历史趋势的阐述

    翟少波幸瑞新
    156-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的一部伟大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立,其中涉及资本主义的理论,为我们今天理解资本主义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材料,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实践意义。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哲学的认识

    吴旭文
    157-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亲身参加工人阶级劳动人民翻身求解放斗争的实践中建立的观.董和学说的体系。研究以前的关于人的哲学思想,批判的吸收其中合理的科学的因素,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哲学,提出改变人性获得全面发展的科学合理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人的哲学认识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探讨

    李勐
    158-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平与效率之间关系的问题,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显得十分突出,要实现“十二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坚持马克思公平效率观,才能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

    公平效率和谐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