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镜中的女性自我——解读艾萨克·迪内森的《悲伤之野》

    李碧慧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拉康镜子阶段的理论,分析艾萨克·迪内森的短篇故事<悲伤之野>中苏菲照镜子(包括文字意义上的镜子和隐喻的镜子)的意象,观察了苏菲在照镜子前后的心理变化,认为苏菲对镜中影像以及其镜像人物安妮-玛丽的认同,使其认识到女性身体的自由,而这标志着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自我的建立.

    艾萨克·迪内森镜子女性自我女性身体女性欲望

    文学本质的哲学思索

    肖亚楠
    5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文学本质问题的研究,是众多理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必须进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研究的过程中,正视问题与困扰、厘清困扰本身的矛盾是我们每一个研究者的任务.梳理关于文学本质在哲学影响下的发展和变化,找到其变化的哲学原因不仅能帮助我们从另一个新的角度加深对文学本质的认识,为我们寻找新的研究方法提供参考,更可以为我们扑捉文学走向提供借鉴.

    文学本质哲学思索文学走向

    陷落在别人死亡中的爱情——浅析杜拉斯《琴声如诉》不可能之爱情的悲绝命运

    曹莎
    5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不可能的爱情,这是一个"安娜"低诉的关于她的爱情故事.<琴声如诉>不似当年捧着<情人>那么如痴如醉,却也为之感慨颇深.在这个短小的小说中,故事的情节虽然仅仅只有不到十天,但杜拉斯写出了她想要的那样疯狂的爱,最悲绝的爱,最短的爱.杜拉斯曾说过,"说到底这不是一个故事,我的意思说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但还算是一个故事,怎么说呢?我想我是出不来了.真是奇怪."她的爱情和她讲述的爱情都是那么的"沉重",我们不得不承认,玛格丽特·杜拉斯是真正描绘爱情小说的高手.就像这篇<琴声如诉>,这样的爱情总是要衰竭,在悲哀中欲摆不能,在贪恋中决然离去.

    爱情毁灭悲绝情感与理智

    《围城》人名考论

    陈鹏举蒋鹏程张向荣
    5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钱钟书先生善用比喻和双关的修辞技巧,<围城>的很多人名都寄寓了丰富而深刻的含义,本文分析<围城>中一些人名的来历及其典故出处.

    钱钟书《围城》鲍鱼之肆芙蓉意象

    从《说文解字》看中国原始宗教观

    古艳睿
    59-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说文解字>中与中国原始宗教观相关的字词解说为对象,从汉字文化学、原始神话、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诸方面考察中国先民的原始宗教观和世界观,并从中发现和探究<说文解字>字义体系里保存的大量先民原始观念和文化信息,力图挖掘和展示汉先民世界观和宗教观的原始风貌.

    《说文解字》宗教观

    花落的声音——解读张爱玲作品语言

    杨金丽
    6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爱玲的作品语言别具韵味,一经捧读,就不忍放手,里面的悲哀的美丽,真实的残酷,隽永的哲理,都是那样的让人揪心动容.

    张爱玲语言解读

    笛曲《黄鹤归来》的人文情怀与演奏特点

    李志成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笛曲是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黄鹤归来>更是笛曲中的代表作,它充分而传神的表现出了中国文化中关于人和社会的思考,不仅仅是艺术的乐律,更是精神的食粮.

    笛曲文化内涵比较

    笛曲《江河情》作品简析

    李志成
    6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笛曲<江河情>是由我国著名竹笛大师孔建华先生而作,这是一首能给予我们灵魂深处最深层次感受的作品,我再次通过孔先生,通过这部作品了解了音乐,感受了革命的激情.

    笛曲分析结构

    浅析卡夫卡作品中的存在和绝望主题

    沈筱峂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卡夫卡终其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灵魂找寻一个可以得到救赎的归宿.他一直在同那些自认为不可逾越的障碍作战.采自民族的漂泊感和对父权的恐惧,成为了卡夫卡精神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体会他对自己身份的质疑和深深的绝望和孤独.

    卡夫卡存在性不安绝望孤独

    云蒸霞蔚的超越:诗性的生存智慧——从魏晋风度到盛唐精神

    伍艳
    6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魏晋风度与盛唐精神均是在特殊文化时期士人生存状态的诗性转化,但后者绝非前者简单的精神重复和再现,二者在文化样态、审美情趣、人伦品范等方面均有质的不同.

    魏晋风度盛唐精神名士情怀诗性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