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历史认知的途径--《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解析

    郑伟
    13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柯文的《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以义和团运动为例,考察了历史认知的三条路径:事件、经历和神话。柯文深入阐述了解读历史主体的历史学家、历史事件的经历者、神话的制造者三者怎样以不同的方式理解过去。

    《历史三调》事件经历神话认知路径

    民国时期图书价格和普通市民对图书的消费--以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为例

    王兵
    135-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三十年代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一个关键时期,近代图书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中国也逐渐成熟,图书的产量和种类都有了极大地提高。而这一时期的物价水平虽然时有波动,但总体上看还是比较稳定,普通市民的生活也逐渐走上正轨,但生活水平仍然处于温饱的边缘,图书的价格对这一时期并不富裕的普通民众的在这方面的消费有着极大地影响。

    图书事业价格生活水平市民

    论清末新政“民智未开”论调的合理性

    罗雅文
    136-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十世纪初,清王朝在封建君主专制受到西方威胁下,被迫于1901年宣布实行新政,开始晚清最后十年的自救。但其表面上摆出救国姿态,实则是继续巩固和扩大权利,故以“民智未开”为口实,缓行宪政。在这场自救中,“上等社会”极力将改革控制在封建体制内,“中等社会”也未能担当起改革的领导责任。“下等社会”是革命的主要力量,但智识程度较低,还不具备认识和接受新制度和新习惯的能力。因而晚清政府提出“民智未开”论调来缓行改革也有其部分合理性。

    新政民智开启智识

    《海国图志》与清末史学的变迁

    李毅
    137-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清朝晚期,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历史学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考据之学逐渐边缘化和没落,史学家们迫于时代的责任感,史学研究注重“经世致用”,边疆史地学逐渐兴起。魏源的《海国图志》则为开山之作,本文从《海国图志》一书入手,分析晚清史学在研究方法、史料运用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得出清末史学的变迁与近代史学之间的关系。

    魏源《海国图志》晚清史学

    事理人生神话--韩愈、李贺、白居易音乐诗之比较研究

    黎洁
    138-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朝是诗歌发展最为繁盛的时代,出现了大量优秀的音乐诗。本文就唐代三大音乐诗———韩愈《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作对比研究。

    事理人生神话音乐诗

    国际投资法视野下文化遗产的保护

    何俊
    139-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际投资的发展,大量资金和技术投放到世界各国和地区,不仅促进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和国际分工的。然而,文化遗产作为东道国的公共利益,在新时期的国际投资活动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本文旨在对东道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利益与国际投资者利益的冲突下,通过几个案例来提出ADR机制,引入文化例外这个概念来进一步加强保护文化遗产的力度。

    文化遗产冲突现状ADR机制文化例外

    三言故事中的佛教色彩探究

    侯济民
    140-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其以巨大的包容性与中国本土的思想文化相融合,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佛家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色彩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比比皆是,本文就探讨了佛教的果报观、轮回观和无常观在三言中的体现。

    三言佛教果报观轮回观无常观

    1960年代前期中国国家安全形势探析

    葛清伟
    14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60年代前期,美苏争霸导致整个国际局势复杂变幻,严重影响着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环境;美国支持并援助台湾当局反攻大陆;苏联在中苏边界频繁挑起事端,印度不断蚕食中国领土。梳理1960年代前期国家安全形势,有助于加深认识和研究当时中国国防建设的总体筹划与实践。

    1960年代前期中国国家安全形势

    外来文化入侵的反思--以日本文化为例

    李鸫鸣李韶芬
    142-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日本文化本着与中华文化有着文化上的同质性开始迅速的进入中国,并得到广泛的传播,日本文化在对我国经济、文化以及思想道德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我国的本土文化和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而对日本文化这种外来的入侵文化,我们是值得认真去反思的。

    日本文化本土文化影响反思

    试论柏拉图与黑格尔“理念论”之比较

    巴莹
    14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念”在哲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也是重要的哲学研究问题。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理念论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两人都对“理念论”有过阐释和发展,只是基于各种外界和自身条件,观点不不相同。

    柏拉图黑格尔理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