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东南繁华扬州起--扬州盐商文化浅析

    邹叶君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位于“淮南江北海以西”的扬州,不仅在经济上有“扬一益二”的称号,其文化也是中国境内文化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特征最鲜明的地域文化之一,而盐商文化成为其文化史上极为独特的一笔。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明朝时两淮盐商兴旺,富可敌国,故又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

    扬州盐商历史文化儒精神

    浅析史诗性叙事影片的美学特征

    刘子煜
    124-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史诗的源头,臆想建立史诗性叙事结构,以此阐述这类叙事影片的审美特征:长篇巨制、英雄传奇叙事、彰显集体力量与现实力量。

    史诗性叙事结构中国式美学特性

    文变染乎世情--浅谈曹植和庾信

    李贺
    125-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曹植和庾信,一个为建安之杰,一个为南北朝文学集大成者,社会大背景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变迁使他们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前后分期。也正是这些沧桑变化,他们的创作风格才会转变以致丰满,于是铸就了两个文学史上的大家。

    曹植庾信创作生活经历文风转变

    张巡的“命”说解析--与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注释商榷

    杨秀英盖清霞
    126-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中丞传>后叙》一文是韩愈为安史之乱中死守睢阳城的张巡、许远辩诬之作。文中有一段话,对理解张巡的思想和性格至关重“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他临终前对部下所说“死,命也。”郭注为:“张巡准备牺牲,以‘命’安慰部下,表示他的满怀悲愤。”结合张巡生平事迹、胸襟怀抱及临终前的表现来看,笔者认为此处释义欠妥。从儒家天命观对后世的影响及张巡临终表现来说,张巡言“命”,并非悲愤。

    张巡<张中丞传>后叙》韩愈郭锡良

    清末民初的印花税

    马文瑞
    127-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印花税是晚清时期由西方国家传入中国的一个税种,在财政困绌、赔款筹措的洋务新政等因素的促动下,贱货付诸实施,也因民间反对,成效未具。在民国时期正式开征,但由于印花税积弊种种,民间反对甚烈,印花税不得不日渐式微,成效不大。

    印花税度支部民国

    试析近代条约口岸体制的另一面

    廖利
    128-12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卷入国际社会体系之中。之所以被称为卷入而不是进入,是因为那不是中国自愿性的参与,而是在船坚炮利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不平等条约就是这种城下之盟的产物,它的一系列签订,使中国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更使中国传统的朝贡体制走向崩溃,转变为中国近代新的外交体制———条约口岸体制。传统意识中此体制只单纯代表着不平等和屈辱,本文试图摆脱这种常规意识,探求条约口岸体制的另一面。

    朝贡体制条约口岸体制另一面

    王羲之和他的书法

    侯琳琳
    129-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书圣”王羲之在书法史上拥有无可替代的影响力,本文通过对王羲之生平、书法美学思想和“书圣”之称的介绍,对王羲之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为理解研习其书法作品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王羲之“书圣”书法

    李商隐《无题二首》(昨夜星辰)异文分析

    于悦
    130-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商隐《无题二首》诗的异文情况比较特殊,均不是由于诗集在流传过程中后人无意识错讹而产生,而是由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理解上的微殊而改动致异。本文根据唐人的用字习惯、诗歌的整体意境、诗集版本产生的先后顺序等方法对几处异文进行分析,力求恢复诗歌原貌。

    李商隐《无题二首》版本异文

    建国初党对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及启示

    俞恩勤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国初,中国共产党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等状况,在农村中,开展了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活动教育等途径向他们灌输各种科学的、正确的思想、理论、政策。提高了农民的思想政治水平,为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在新时期下,我们应该对那时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进行继承和创新,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建国初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浅议古诗人之趣事

    张富豪
    13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皆有七情六欲,纵是诗坛巨擎,也不能免俗。文章以不敬不雅之辞,述录先贤一二滑稽之事,绝无抵毁先贤之意,但求从人性另一角度认识诗人的种种。

    诗人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