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归去乡关何处是——空间视域下《毛猿》中扬克人生悲剧的形成

    张艳余
    189-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猿>作为尤金·奥尼尔早期代表作品之一,揭示了现代文明中人的精神困境.根据空间理论和关于"他者空间"的概念,本文分析了<毛猿>中主人公扬克所处的几个社会空间的身份属性.正是由于扬克所处的这些空间的"他者"属性,使其精神无所依托,导致了人物的悲剧命运.

    毛猿空间理论他者空间

    理智与情感——《金刚》与《色戒》中的人性

    陈玉玲
    190-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刚>和<色戒>两部电影自上映以来,对于其思想的多义性和象征的丰富性,就有多种不同的解读方式,本文通过人性的理智和情感两个方面对电影进行解读,通过对人性的心理分析,探讨这两部电影的经典性.

    经典人性情感

    论商业设计的色彩

    张华微
    191-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色彩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每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韵味,新西兰的毛利人对于红色的描述就有着100个以上的单词,对云彩描述的色彩也有高达40多种,可见颜色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性不只是设计行业,所以,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就要掌控好色彩的运用.文章阐述了在商业设计中色彩的作用.

    商业设计色彩

    中国当代版画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上值得思考的问题

    刘懿
    192-192页

    浅析三网融合对广告传播的意义

    曹晓菲
    193-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产业化浪潮的进一步推动,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的融合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广告传播作为产业中的一环也随之受到影响.传播通路的改变,不仅有可能导致广告传播渠道和手段的变化,还将在分众时代继续构建广告整合营销的王朝.

    三网融台广告传播整合营销

    浅谈中国画"透视法"的运用

    李旭
    194-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画的"透视法",是人们长期用眼睛看而形成于脑中进而转化为观念的东西,然后才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在画面之中.中国画最基本、最基础、且贯穿始终的透视法,我们称之为"远法"既有远离的意思,也有"使之远"的使动的意思.它要把一切要面时的事物,通过"远离"或"使之远"的观察方法,融入贯穿于画面之中.中国画"散点透视法",即画家观察点是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通过对中国画"透视法"的了解与研究,加深对中国画"透视法"这一概念的理解,进而灵活运用于画面之中.

    中国画透视法透视法运用观察法

    大型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的音乐叙事分析

    张晓玲
    195-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木兰从军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已经流传千年家喻户晓,根据其故事创作的各类艺术作品也可以说是不计其数.花木兰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一张"中国名片".歌剧<木兰诗篇>是用什么方法重复的这个古老的故事?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一下<木兰诗篇>的叙事方式.

    木兰诗篇中西合壁音乐叙事

    论残缺美

    余秀娟周林娜
    196-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残缺被广泛地运用于艺术创作中,并因此而产生了不少经典的艺术作品,于是有人认为残缺是美的,是一种与完美相对立的独特的美学样式.然而我不这样认为.本文以分析残缺入手,确定残缺与残缺美的区别,进一步分析残缺美在艺术领域的美学特征,并最终得到结论:残缺本身并不美,但利用残缺可以创造出许多美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美的表现形式才是经典的艺术作品产生的真正原因.如果说残缺是美的,那么,残缺之美是表现在其利用价值上的,是残缺的运用之美,而不是残缺本身之美.

    残缺运用

    风景邂逅当代——当代油画风景创作思考

    杨鹏艳
    197-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立足于在当代开放多元语境下,对油画风景的创作思考,即中国当代的复杂丰富的现实环境,给坚守油画风景表现的人潜在地提供了很多可能性.

    当代油画风景创作

    传统严谨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

    刘萍萍
    198-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建筑遗产.中国古建筑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中传统严谨是写中国古代建筑的总体特征.展望中国建筑未来的趋势,给出己的建议.

    传统建筑木结构古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