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只不同的鹰

    刘毓敏
    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丁尼生和休斯描绘出鹰截然不同的的形象,从而凸显了不同主题。

    音乐效果表现效果主题

    浅析《续海边》中的象征符号

    段化鞠
    4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续海边》是芥川龙之介晚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表现了“死亡”向“我”一步步逼近、从而走向自我毁灭的心迹历程。本文试从文中出现的多重意义的象征符号来分析这部作品。

    象征符号自我毁灭续海边

    论《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

    李广宽
    4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主人公苔丝由于受到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摧残,由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转变成世俗偏见的受害者,并最终沦为一名杀人犯走上刑场。苔丝悲剧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性格与家庭、命运、社会的冲突,从而造成了个性的毁灭。

    苔丝家庭悲剧命运悲剧社会悲剧

    管窥《卫风·氓》和屈原

    刘莹丁培娇杨宇彤
    4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用现实的基调关照过往,始终贯穿着一个观点:学以致用。以古代文学史中的两篇经典为例,寻求人生的智慧和方向为出发点,通过对情感与事业这人生的两个重大命题的剖析,从极端中去追寻平衡,从悲剧中去探求存在的价值。在《卫风·氓》中找到了情感天秤的支撑——清醒,独立;在《离骚》的怨愤中找到了解脱的方式——低姿态。

    学以致用人生智慧生存价值清醒低姿态

    苦难是一曲哀婉的歌

    牛锐敏
    4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庆邦的《平原上的歌谣》展现了一幅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华北平原农村生活的凄美画卷,作者从哲学和审美境界的高度,探寻了民族的苦难极其根源,书写了关乎民族的生存、奋斗、灵魂、苦难的生活史、精神史、心灵史。在作者笔下,苦难是一曲哀婉的歌,由此书写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精神记忆。

    刘庆邦苦难哀婉精神记忆

    《废都》:无法回避的生存边缘

    袁方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废都》是贾平凹写的一部反映8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俗史,这本描写当代知识分子生活的世情小说,由于其独特而大胆的态度以及出住的性描写.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现我们通过对《废都》这本小说的分析,来探讨人性的本质。

    废都边缘性道德毁灭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中的悲剧性意象

    薛红娟
    4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是元代马致远的代表作,它历来都被学者们认为是悲剧,本文主要从《汉宫秋》第四折中的三个主要意象——幽梦、孤雁、秋天,对整部戏的叙事悲剧性的奠定作用。

    汉宫秋幽梦孤雁

    人、文学与历史的百动——读《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刘星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作为海外学者李欧梵的一部“少作”,尽管其中充满了年轻学子的率真之言,同时具有预见性地涉及许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鲜话题。本文旨在将此书的研究体式置入与本杰明·史华慈式思想史方法的对比中,借以揭示李欧梵个人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历史以及现代思想的独特想象,即人、文学与历史如何在书中实现了积极互动。

    现代性思想史浪漫本杰明·史华慈

    自我与他者的差异共存——《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个小时》的解构主义批评

    贾林芝
    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个小时》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一部成功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小说。C太太由精神空虚到满怀激情的二十四小时,以及最后到回归儿子愈治精神创伤的心理变迁,表现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差异共存的关系:自我与他者相区别,同时自我又依赖于他者,自我在与在他者的差异共存中得以实现自我。

    C太太解构主义自我他者差异共存

    论欧阳修诗歌的追求

    孙洪杰
    52-5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引梅尧臣语:“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在宋初诗坛模仿唐人风气盛行之时,他从微观创作实践角度提出“意新语工”的诗学观点,注重诗歌艺术的创新,在选材、立意和构思方面讲究匠心独运,对唐诗权威表现出一种挑战姿态,以期创作出超越唐诗并独具风格的诗歌。

    欧阳修意新语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