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现代性的知识之反思性运用的思考——读《现代性的后果》有感

    刘芷廷
    5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吉登斯是英国著名的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是当代欧洲社会思想界中少有的大师级学者。他对社会学史上各种流派做过系统的批判性考察,并主张结构化理论,这一特点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展露无疑。本文在总结《现代性的后果》的内容后,对此书作了简单的评论,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关于现代性的知识之反思性运用的思考。

    现代性乌托邦现实主义知识的反思性运用思考

    解读一代学术大师季羡林感动中国之谜

    苏宏梅
    5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季羡林老先生当选“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后,国内迅速掀起一股“季羡林”热,这位一生淡泊名利,潜心学问的学术大师顿时成为名人。当老学者手捧奖杯,口中反复说的是“受之有愧”,而事实证明老学者“当之无愧”。本文,将通过季羡林大师的成长历程,学术贡献,人格魅力,真情人生等方面解读一代学术大师季羡林感动中国之谜,用心体悟学者风范。

    季羡林成长历程学术贡献人格魅力真情人生

    夹缝中的激情——用集体无意识解读《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武雨宁
    5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描绘了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的社会意识下,艾米丽的追求生命激情并一步步走向悲剧的痛苦心历过程,她强烈的自我意识与集体意识相互冲突、膨胀,最终成为南方旧道德的牺牲品。

    荣格集体无意识个人意识艾米丽悲剧

    论《堂吉诃德》幽默背后蕴含的残酷性和现实性

    尚颖
    57-5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佳作,但很多人只是把它当成了取笑逗乐的小说,认为其每一章都透露出愉快的坦诚和率真的笑声,充满了快活和幽默。但是《堂吉诃德》更是一部反映当时西班牙人性残酷和社会现实的大百科全书,在幽默背后蕴藏着更深刻的含义,也寄予着塞万提斯深切的人文情怀和新的人文观念。

    《堂吉诃德》幽默残酷现实人文关怀

    浅论海明威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创作艺术

    王洋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明威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迷惘的一代”的重要代表。他以描绘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创伤和“冰山理论”的写作风格而为人们所熟知。《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很好地体现他写作风格的一篇短篇小说。本文主要从小说的简约风格、叙事手段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方面阐释海明威这篇小说的创作艺术。

    海明成侍者“电报式”对话对比象征

    浅析小说《红日》

    王妍
    6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日》这部作品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其精彩的环境景物描写。抛开景物的烘托、反衬、突出情感等一系列情感表带上的作用,这些景物的单纯描写单凭其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就让人眼前一亮。这样的亮点广泛大量的的存在于这部小说的个个篇章。例如在小说一开始,

    《红日》小说景物描写情感

    可叹我命由我不由天——浅议《日光流年》之我见

    王妍
    6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光流年》是作家阎连科在1998年出版的一本小说。在小说中,作家为我们讲述了耙耧山深处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山村——三姓村的故事。书中给我们这样介绍了“三姓村——三姓村仅有蓝姓、杜姓、司马姓组成。地理位置为三县交界之地,然三县上千年的志史记载中,却均无三姓村之来源。据他们自己祖辈sss代代相传的说法,是明末清初之时,因战乱,灾祸之故,蓝姓从山东、

    《日光流年》1998年地理位置明末清初阎连科小说作家故事

    登临意无人会——说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欧佳
    6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建康龙吟游子

    浅谈李白的江河诗

    仝锦锦
    6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李白的诗歌中,不乏以江河为吟咏对象的名篇佳构。它们既包含着诗人强烈的时间意识,也宣泄着他对人世的苦痛和悲愁。这种浸润着苦涩的时间意识,作为李白江河诗感情世界的主导因素,不仅决定了他这类诗作的独特风姿,而且使其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内涵和不朽的美质。

    李白江河诗苦痛时间生命意识

    《在路上》文学创作理念探究

    李孟林高旭
    6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被视作“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宣言,出版多年虽毁誉参半,但仍然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在路上》因其巨大的文化影响力而使人们忽视了它在文学上的创新。本文试图通过追溯凯鲁亚克的创作历程,对“自发式散文”体的分析,以及对作者为何采取这一独特写作手法的探究,表明凯鲁亚克的文学创新的重要性。

    在路上凯鲁亚克自发式散文垮掉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