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看毛泽东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现代性意义

    郑冬梅
    6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讲话》给中国文艺界留下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从《讲话》中可以明确看到毛泽东的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功能在《讲话》中被强调,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在现代历史话语的情境下仍有着深刻的现代性意义。

    《讲话》毛泽东文化领导权

    浅析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田霞
    6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无疑是语言研究中一个极富魅力的人文课题,然而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种种不同的声音存在。本文将试图从假说的内涵,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方面做出阐释。

    语言相对论决定论语言与思维

    李贺诗歌特色分析

    王富春
    6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唐诗人李贺,其诗歌意境凄美神秘、清寂孤绝,意象统概天、地、人三才,给人玄异迷离,如梦如幻之感,被世人冠为“鬼才”。却又一些人对其诗歌意境进行分析后得出李贺其人是个心理变态的结论,其言之凿凿的就是:认为艺术家多为精神病或介于精神病或常人之间的人,再者就是一些心理分析的观点,性压抑、自闭症,将诗歌意象中的“鬼气森森”或“玄幻迷离”统统算为是李贺的“临床病”的特征。不可否认,这些分析是有一定科学道理。

    李贺诗歌特色诗歌意境诗歌意象心理变态心理分析精神病艺术家

    老舍生命悲剧意识溯源

    王富春
    6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舍的小说创作美学风格多姿多彩,喜剧风格无疑是最鲜明的最突出的。但是在老舍温婉的笑脸之后,人们还是不难窥探出他对忧患人生的独特的悲剧感悟。老舍笔下的任务大多是那些平庸的人,又是悲剧人物。如洋车夫、棚匠、说书的、唱戏的等等。他们与命运抗争、意识到自己命运的悲剧到最后自甘堕落,在这个过程中,苦难的人生似乎是命定的,无法逃避的,无论他们如何的努力与勤奋,都无法摆脱悲剧命运轮回的漩涡,悲剧如同黑夜中的黑影般伴随着他们的一生,代代轮回着,也袭击着。

    老舍生命悲剧意识童年失怙现实主义悲剧观

    浅议欧阳修、苏轼文道观之异同

    许秀莲
    6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阳修、苏轼是相继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苏轼对欧阳修的思想和精神作了继承和弘扬,二人为当时古文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就对他们在对“文”、“道”内涵及其关系以及在论文中的文道观存在异同进行分析。

    欧阳修苏轼文道观异同

    从《美狄亚》和《氓》中弃妇形象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李庚瑶
    7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狄亚》与《氓》是中西方文学史上较早描写弃妇形象的作品。它们细致地刻画了妇女在婚姻家庭中不自由、不平等的地位的现象,谴责了父权统治对女性的凌辱,塑造了善良忠贞、刚毅反抗的妇女形象。但由于中西方文化根植的土壤不同,造成中西方弃妇形象也有所不同。本文将运用平行研究中的类型学研究发掘二者在相似类型表象下深层次的文化差异。

    美狄亚《氓》弃妇爱情婚姻文化

    浅析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玉卿嫂》和《永远的尹雪艳》为例

    刘冉
    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先勇小说的风格在某种意义上有一种类似于海派作家张爱玲小说的“苍凉感”,而这种苍凉感正是由其小说创作所热衷的女性形象所体现的,无论是上层贵族女性还是下层平民女性,她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喜和悲,但却有着同样的青春和惆怅,有着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这些女性群像为白先勇的小说增添了那一抹别具一格苍凉感。

    女性色彩哀歌青春白先勇

    大美无言——浅论庄子寓言的美学特性

    肖莉莉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庄子首创了寓言,《庄子》中有几百个寓言故事。所以要对庄子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就要对庄子的寓言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通过美学视角对庄子寓言进行哲学基础、思想意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运用美学理论剖析庄子这一伟大圣哲的巨大人格魅力,并由此对当代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启发性的思考。

    庄子美学哲学基础思想意蕴

    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

    陈鸿宁
    7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维的山水诗以其安逸闲适清幽淡远空寂超然而传诵千古,诗中蕴含的那种浓郁禅意之审美体验,更令历代诗人理论家们推崇备至,品味不尽。王维把参禅悟道的某些方式引进山水诗的创作,追求韵味与情感的高度融合,意识到禅宗人生哲学、生活情趣与审美情趣之间的契合,

    山水诗王维禅意审美体验人生哲学审美情趣生活情趣理论家

    斯人已逝,余音犹在

    刘哲
    75-7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小说家,哈代可谓蜚声全球,人们也因此常常忽略他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哈代在妻子爱玛去世后创作了近百首悼亡诗,每首都堪称佳作。《声音》是其中一首最能展现作者高超诗艺、表露诗人思想和情感的精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创作特色以及它的现代性,从而更加深入了解诗人哈代。

    托马斯·哈代《声音》节奏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