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悬置的忧思与静止的追索——列维·斯特劳斯的历史观断想

    何梅
    114-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列维·斯特劳斯在对“冷社会”的不断探索中寻找着人类心灵共通的“无意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特殊的历史观。虽然非常注重对共时性的研究,但列维·斯特劳斯的历史观绝非对历史的消解。

    结构主义共时性研究无意识结构历史观

    《左传》中战争的文明性与人道主义

    方佳智
    11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是其中对战争的描写,对后世的借鉴作用和影响是很大的。本文拟从战争的文明性与人道主义对《左传》q-出现的战争进行分析。

    战争文明人道主义

    浅谈中国不同时期有关和谐的论述

    熊艳
    116-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和谐”作为一种思想理论,来源于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是中国哲学的精髓与核心,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表达和理解。本文从哲学范畴针对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不同时期对和谐进行了解读,以当时典型人物代表的思想观念进行阐述,从而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对和谐生活理解和追求。

    中国不同时期和谐论述

    “自然无为”——对老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的浅析

    余萍王颖
    117-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其《道德经》一书是道家的经典。人们通常将道家的思想概括为自然、无为。其中“无为”是老子思想的精髓,其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无为而治”。那么老子的无为而治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一主张的政治内涵是什么?判别清楚这些问题,不仅是评价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要求,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无为而治根源政治寓意

    浅析孟子的道德教育观

    冶琼
    11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道德教育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孟子的德育思想建立在对人性的研究基础之上。孟子的道德教育学说与其德治思想密切相联。从社会层面来说,要让人的善良本性健康成长,就应广开教育,净化社会风气,让老百姓自觉遵守道德规范。重视道德的培养和道德意志的锻炼,是孟子德育思想的鲜明特点。

    孟子性善论道德教育

    试论左右尊卑文化的历史流变

    芮惠惠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字是人类文明的产生标志,每个字都承载着先民对自然和社会最本初的认识,由于人们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汉字就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人们特殊的文化心理,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选取“左”和“右”两个汉字,从字形演变、词义的发展来论述左右尊卑观念的形成过程,从各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和文献记载来阐述左右尊卑观念的发展流变,旨在通过对其本义及其演变过程的探寻,来明确尊左与尊右这两种文化观念的适用范围以及汉字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尊卑文化

    传统认知领域里的“被接受”——以纹身为主体的个案研究

    陶佳玮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人对自身认知与接受周围群体与自身群体文化区别的方式为何?中国记述文本里的许多认知,其实未必就是得之于写作者本身与“当地族群”的亲身“杂处”经历。本文主旨不在纠正文化偏差,所欲探讨的,乃是一种存在于传统文化认知里的独特识别方式,以及这种方式何以能存续不绝的原因。

    纹身习俗文化认同族群反应界限自身认知

    《论语》释疑

    魏红翎
    123-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较为浅显易懂。但也有个剐章甸在理解时容易产生歧义,本文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参之以多本注释,将一些章句的含义进行了辨析。

    论语注释辨析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新视角、方法与启示——读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

    吴玉娉
    124-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其主张的“中国中心观”打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历史研究定势,给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史提供了新的一种视角和方法。

    柯文中国中心观近代史

    浅论儒家思想对苏轼散文创作的影响

    王军蓉
    125-12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作为载体,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社会风貌和作家思想等丰富内容的文化存在。因此,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找到作家的思想痕迹以及思想所产生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以儒家思想作为其人格根本的作家——苏轼的文学作品——散文的分析,找到这种主导思想在其散文创作的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

    苏轼儒家思想散文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