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离骚》:悲剧的超越

    赵淑娟
    6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离骚》抒发了屈原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上演了一出以屈原投河自尽为结局的悲剧,作者在困境中心灵的拼死奋斗则达到了对其悲剧处境的高度超越。

    离骚悲剧超越

    从《生死抉择》看小说到电影的蜕变

    陈丽成
    6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2000年,曾轰动整个中国的反腐力作《生死抉择》获得中国优秀故事片、优秀导演、优秀编剧、优秀男演员等数项大奖,成为最大的赢家。这部电影取得的成功回答了诸多电影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一部优秀的小说怎样改编成一部好的电影?

    电影工作者《生死抉择》小说蜕变故事片男演员中国导演

    浅谈电影《柏林苍穹下》中的独自运用

    李宁
    6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著名导演维姆·文德斯的影片《柏林苍穹下》出品于1987年,影片在一段天使下凡的故事中寄寓了导演对于人性、对于历史、对于人类生存现状的质询与思索。其中独白的大量运用是整部影片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影片的独白独白首先在听觉上为我们勾勒出世间个体纷繁芜杂、千态万状的内心世界。其次,在影像叙事的推进、主题的深化与风格的形成上,独白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柏林苍穹下》独白运用

    《孝经》思想内容浅析

    曾慧
    6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孝经》是一部阐发儒家孝道观的著作,是一部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经典,其总字数不过一千八百有余,但两千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明百姓,争相传习,备加尊崇。它所倡导的“孝”的思想全面而丰富,既有对孝之思想内涵的阐释,又有对孝之具体实践的论述。

    《孝经》孝道

    浅谈《窦娥冤》中的浪漫主义蕴含的终极关怀

    焦永丽
    6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汉卿的《窦娥冤》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黑暗,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展现了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本文着重分析《窦娥冤》浪漫主义的运用——“三桩誓愿”和鬼魂伸冤,揭示关汉卿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

    关汉卿《窦娥冤》浪漫主义人文关怀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之简评

    陈娜娜
    6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1988年,美国学者杜赞奇出版了《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一书,该书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成为杜赞奇的成名之作。在此书中,作者提出了“权力的文化网络”和“国家政权内卷化”等概念,他以乡村的“文化网络”为基本结构,深入研究了国家政权的扩张对华北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影响,同时,也细致地考察和分析了这一“文化网络”的功能力。作者通过细致的个案研究,向我们展示了1900-1942年间华北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一般状况。在此,笔者从结构框架、核心概念和研究模式这三方面对该书做了简要的分析和评论。

    结构框架文化网络内卷化研究模式

    冰心作品中家庭观的嬗变

    牛锐敏
    6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期的冰心因直奔理想的境界,在作品中表达了这样的一种观念——女子接受教育相夫教子间接造福于社会,是女性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但在之后的创作中,冰心直面女性生存状态现实,对于新贤妻良母主义在现实中的实施及其与女性自我实现的关系都进行了不断的反思。通过文本细读并勾连其不同阶段的作品加以分析,可以看到冰心家庭观的嬗变过程。

    冰心小说家庭观嬗变

    稼轩印象

    韩文彦王美露
    6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辛弃疾是一个壮志难酬之人,空有着精湛武艺和满腹诗书,却依然无法实现自己收复河山的梦想。渴望建功立业,但得不到重用,即使游山玩水,也依然惆怅不能尽兴,如此一生的他就在晚年回忆往事时,也是心愿未成,自觉蹉跎。

    英雄闲愁难酬之志遗憾

    《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从儒家思想和罗贯中的妇女观谈起

    韩文彦王美露
    6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既具有儒家传统道德中妇女的传统美德,又具有儒家所推崇的忠、孝、节、义的道德品质;女性形象作为男性作家的理想载体而存在;《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中体现出作者在受到儒家文化影响下而形成的男权主义妇女观。

    《三国演义》女性形象儒家思想女性理想载体妇女观

    《诗经》:弃妇诗的女性主义解读

    顿蒙
    6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弃妇诗的研究材料和成果非常多,研究者总是绞尽脑汁企图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挖掘出其中暗含的一些新东西。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诗经》中的弃妇诗,阐述弃妇诗的产生,通过对弃妇的形象的解读揭示背后的女性意识,以及由此带给现代女性的启示。

    弃妇诗女性主义现代女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