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埃吕尔是位技术悲观者?

    赵静
    126-12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埃吕尔是现代西方的一位著名技术哲学家,在整个技术哲学界占据重要的地位。他认为,技术是一种使人异化的力量,技术从工具变成了背景,使其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氧气”,它侵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部分。技术本身日趋自主化,使人类日益在技术的淫威之下无所作为。很多人认为埃吕尔的技术哲学为悲观主义,他们认为尽管埃吕尔对技术自主化十分悲观,,然而他还是反映了这一事实:技术进步不可避免地会冲破一切过时的旧有传统——这是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历史潮流。本文从技术悲观主义现存理论阐述开始,在埃吕尔技术哲学理论中寻求与之相符或者相反的观点,包括技术停滞不前、技术通过中介起作用、技术自主论等方面进行理论探索,从而得出埃吕尔是否是技术悲观者,这一问题的答案。

    埃吕尔技术哲学技术自主悲观主义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

    江若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他通过各种方法向中国的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发现了中国革命潜藏着的巨大力量,使得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传播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王嘉明
    129-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但文学却在这个时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文人开始自发的创作,文学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学现象登上历史舞台。

    人的觉醒文学的自觉性自觉的表现和标志诗人集团

    浅谈郑风中的情诗产生的原因

    王贝贝
    130-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郑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中最具特色的国风之一,以情诗特点尤为突出,历史上对于郑风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存在许多争议。是什么原因导致郑诗被人们冠以“淫诗”的恶名?郑风中的情诗又有何种特点,本文将就此粗浅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郑风情诗地理位置传统文化

    《诗经·郑风》爱情诗的发展历程

    兰春艳
    131-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五国风中,《郑风》的篇目最多,有二十一篇。《郑风》中关于爱情的诗很多,无论是女追男,还是男恋女,都有一条内线贯穿其中,即一次从相遇、追求、爱恋到磨合、结合、相守的爱情发展过程。通过这条线索,我们可以得知更多上古时代的民风民俗。

    《郑风》爱情诗地域特色发展历程

    论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韩玉頔
    13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世界文化正逐渐的融为一体,如何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通过讨论民族文化当前的生存现状,民族文化对我们当代人生活的影响等几方面的内容,讨论关于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民族文化继承创新

    《文心雕龙》写作文化思想探析

    王万洪
    13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深刻的写作文化思想,其“通变”观论述了时代文风的继承性与变化性,“时序”观则解释、回答了时代文风变化的原因:时风世情与帝王的提倡——即写作时尚之变导致了文风之变。这二者共同交织,构成了刘勰的写作文化思想。

    文心雕龙写作文化通变时序

    海德格尔的哲学之路对当代中国文化命运的启示

    纪垕张澜
    13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德格尔通过现象学的方式追问哲学的根本问题“存在”,来逆转西方哲学史中存在的内在危机。海德格尔的哲学思考、及其现象学方式似乎能够更为有效的为中国文化命运所面临的危机,打开一个新的未来的可能性提供很好的介入方式。

    海德格尔现象学中国文化命运

    评《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

    张敏
    135-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是研究辛亥时期学生运动的力作,本文拟从观点新颖,史料详实方面对此书的优点进行评介,并对其书的疏漏作一些修正。

    学堂学生文化分层教育经费

    《列女传》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刘明月
    136-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女传》作为我国妇女专史的开山之作,它在史学、文学等方面均具有无限的学习及研究价值。此处以《列女传》中列述的人物、情节作为研讨的基本点,挖掘其具有的现代价值,以一种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我国女性地位的变化。

    刘向列女传现代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