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汤显祖的戏剧观

    张敏
    148-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16、17世纪的历史巨变中,汤显祖是一个以令人瞩目的“异端”高居于时代思想巅峰的巨人。作为明代文坛“主情说”的代表人物,“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戏剧主张构成了他的文学观,并由此产生了‘(1临川四梦”。在汤氏的‘11临川四梦”中,最为显著的艺术特征就是梦幻,在剧作中汤氏的“主情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

    陆王心学情与理临川四梦

    刍论笔墨与笔触

    姚茂锐
    149-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触”是西画的用笔技巧,画笔在力量、速度、方向以及画家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在画面上产生丰富的笔触效果。”笔墨”是中国水墨画技巧的总称,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丰富多样的笔墨效果。”笔触”和”笔墨”两者渊源不同,但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借鉴。当代绘画”笔触”与”笔墨”的界限在逐渐地模糊,很多画家能够借鉴、融合两者的优点,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

    笔墨笔触中西方艺术审美特征

    电影《蓝宇》与文本《北京故事》的差异

    马倩倩
    150-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80年代以同性恋题材而风靡网络的小说《北京故事》在改编成电影《蓝宇》之后,依然获得巨大的成功,但是电影和文本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差异,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而文本则传达出更多的思想内涵。

    《蓝宇》《北京故事》同性恋情悲剧结尾物质与情感

    现代平面广告中流行元素的应用

    李坤
    151-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物质已经得到极大满足的消费市场中,流行价值是消费者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当广告与营销注入流行元素的时候,便拥有了更多的文化含量和艺术氛围,平面广告中的流行元素的应用更是能提高整体视觉效果,在消费者的头脑中打上更深的烙印,形成良好的品牌体验,刺激购买行为。

    流行元素苹果流行明星流行色彩流行动作流行形象流行构图流行媒介应用效果

    四川绵竹年画的视觉呈现研究

    周瑜
    15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绵竹年画作为我国年画四大家之一,传承的历史悠久,有上千年的积淀,累积了丰富的艺术内涵。绵竹年画中不同的表现内容和形式通过其独具一格的视觉表征,包括明艳的色彩、洗练圆润的线条、简洁大气的构图以及朴质生动的造型,形成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经久不衰。同时,在绵竹年画的商业开发之中,只有在把握其精神内核的基础上,才能更好推动绵竹年画的视觉创新和文化传承。

    视觉表征民俗宗教文化视觉创新传承

    从银行标志设计看中国人的视觉观

    吴静
    154-154,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中国银行标志着手,通过分析其视觉呈现,并与国外银行标志的简单对比,大致我们能够看出中国人的视觉观是一种怀旧的视觉观,是一种固守、缺乏创新精神的视觉观。当然,这是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在“作怪”。在当下这景观密集的“丛林社会”,一切的商品都以景观的方式呈现,生活的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因此此时研究中国人的视觉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银行标志思维方式视觉观

    闪烁千年祥传万代——从灯笼视觉呈现看中国人的视觉观

    王柯舒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灯笼历史悠久,经久不衰,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两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使之成为集照明、观赏、广告宣传等众多功能为一身的传统文化符号。视觉主要由色彩、线条、图案、空间饱和度、形状等要素构成,根据灯笼的特点,本文从色彩、形状、图案三个方面来探讨灯笼蕴含的中国人的视觉观。

    灯笼视觉观色彩线条图案

    双红堂藏清末四川唱本《新刻锦江楼》整理研究

    刘鸥仪
    157-157,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锦江楼》是川剧传统剧目,属于高腔大幕。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藏《新刻锦江楼》唱本,目前在国内还未见有人整理,今对其唱本做一个梳理、校读,以供文本比对之用。唱本中,大旦烟红这一角色极具个性,因此在校读的工作之外,也围绕烟红这一人物,对此唱本的人物设定、情节设置等方面略作分析。

    双红堂清末四川唱本锦江楼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阐释现代人居的绿色回归

    李晓彤
    158-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现代人居出现了向绿色回归的倾向,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生态住宅”,表现出回归自然、融合自然的心理倾向。人们向往绿色人居本质上是寻找心灵的“诗意栖居地”。人居建筑中的绿色化倾向体现出了现代人对绿色生态的重视,有利于“生态人”的构建。生态美学对于城市人居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视野,它是对人类生存的真正的绿色关怀。

    生态美学生态住宅诗意地栖居

    浅论《色戒》、《旗袍》的艺术渊源及创作特色

    马强
    159-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1979年张爱玲根据“郑苹如刺杀丁默郝案”中女英雄郑苹如的传奇一生为模板创作了《色戒》,2011年《旗袍》的问世再次将女英雄拉回到世人的面前。本文试图从“自由选择”到“历史抉择”,从父权社会的压制到现代女性意识的粉墨登场,从“庸常化”的人性“自我”到“精英化”的人性“超我”的三个角度来阐释俩部作品的艺术渊源及创作特色。

    自由选择历史选择父权女性庸常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