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这世界的逻辑真是混乱——刘震云小说《新闻》的荒诞与真实

    张雨童
    5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震云中篇小说《新闻》1994年发表于《长城》,这篇小说被认为是刘震云一改其“原生态”写作路子,开始走向“符号化,荒诞化”写作的开路军。

    刘震云小说《新闻》荒诞逻辑真世界《长城》中篇小说原生态

    不做当代“多余人”——“多余人”毕巧林对我们的启示

    王雪萍
    5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毕巧林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俄罗斯的多余人,他无所事事,没有生活目标,自己又沉浸在自我反思的痛苦中。了解了毕巧林,回头审视我们周围,不难发现,我们之中像毕巧林这样的“多余人”也数不胜数。他们的产生与毕巧林式多余人产生有很多相似处。我们要做的是分析其原因,为自己的人生之船摆正方向,不做当代“多余人”。

    毕巧林当代多余人

    浅析《紫色》中的浪漫主义

    吉佳莉
    56-5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说《紫色》历来被看做是批判现实主义的颠覆性作品,而本文结合小说故事情节通过对小说标题紫色的深层次含义,主要角色的塑造和主要人物的语言,行为经历,以及最后的结局等一系列事实进行分析,并且联系当时社会环境,在揭示其革命性意义和女性主义反叛精神以及反种族歧视精神的同时探究其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作者创作中对于当时黑人女性在生活和行为际遇方面等过于理想化的表现,从而指出作者的局限性。

    浪漫主义理想化黑人女性

    《送菜升降机》中对话的力量

    黄钰
    5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送菜升降机》是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的代表作品之一。作为品特最著名的“威胁喜剧”之一,此剧的语言颇具特色,不仅在情节的发展中帮助构成戏剧冲突,还以以重复、戏仿等喜剧手段,表达了现代人之间的非交流、生活的无目的和悖谬,以及在外界威胁之下人的无能和被动。本文拟从分析此剧的语言着手,浅析此剧的艺术特色。

    语言:戏剧冲突:荒诞

    荒凉背后的无奈——论张爱玲笔下女性的命运观

    秦钰
    5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张爱玲渗透自身独特的生命感悟的女性形象塑造、以作品无处不在的荒凉意识为支点,逐步开掘出其笔下女性荒凉面纱下的无奈处境和悲苦命运,并对这命运的无奈表现和由于自身、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原因造成的无奈处境进行分析。

    女性荒凉无奈命运

    小论“文如其人”文学观的本质化思考

    郑方
    59-5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文如其人”说,因其不断的被人提及、被人关注、被人阐述而为我们所熟知,但却很少有人真正能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层面上对其进行解读和研究,人们要么以此装点门面,要么人云亦云,要么故弄玄虚,要么夸夸其谈……让人费解,更让人深恶痛绝。本文试图从古籍文献中找出些许蛛丝马迹,引用大家论述,运用考古、解构之思维,力求对文史中出现的“文如其人”现象进行本质化的思考和解读,旨在还“文如其人”说以原貌。

    文如其人本质言辞格调

    解读《一个长翅膀的老头》中的人物形象

    朱星禹
    6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个长翅膀的老头》是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之前创作的一篇杰出的短篇小说,全文只有四千多字,且夹杂着浓郁的卡夫昔风格,然而已经预示着魔幻现实主义的意向及隐喻性已然成型。

    人物形象解读《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短篇小说马尔克斯隐喻性

    浅论刘禹锡的诗与禅

    刘炳临
    6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禹锡是我国中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也是唐代仅有的几位唯物主义思想家之一。但是,他的诗歌与佛教特别是禅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图探索刘禹锡诗歌中禅宗思想的具体体现,以及刘禹锡援禅论诗的诗论观。

    刘禹锡禅宗心论

    由《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看80年代的文化政治

    窦玲玲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通过将五四拆分为文化启蒙和爱国救亡两个运动,“救亡”压倒“启蒙”,“封建”未彻底根除,导致“文革”,于是80年代需要重回“五四”,补上“启蒙”这一课,由此提出文化现代化的道路和思想解放的要求,体现了80年代的文化政治——“五四”成为一个符号,承载了知识分子的政治与思想抱负,它必然不是历史,而是创造。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80年代文化政治

    数量短语“一个”的语法化考察

    李清颖
    6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量短语“一个”在现今的用法尤其是口语中,渐渐呈现出语法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对语法化概述、数量短语“一个”的用法论述,概括出数量短语“一个”的语法化机制,并对“一个”的语法化发展作出预测。

    数量短语“一个”语法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