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冯小涓

月刊

1006-026X

jnwxzazhi@126.com

0816-2290056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沈家坝下街11号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Journal Jian Nan Wen Xue(CLASS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红堂”藏清末四川唱本《金钗钿》研究

    李秀锋
    102-10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钗钿”故事在我国流传颇广,其流传形式主要有话本小说和词曲唱本。话本小说如《喻世明言·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词曲唱本如明传奇《钗钏记》。其中《钗钏记》的影响很大,其后作品多沿袭之,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则是长久以来缺乏相关对照文本。本文讨论的《金钗钿》,即是罕有的本自小说的唱本。本文拟在过录整理双红堂藏本《一台戏他四种·金钗钿》的基础上,先考察其源流,然后详细分析唱本的公案色彩,从而指出该故事从“教化小说”到“公案唱本”的嬗变轨迹。

    双红堂金钗钿冯御史巧勘金钗钿公案色彩

    论殷周天命观的异同

    吴迪
    103-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灭殷商取得统治权,不只是一次单纯的改朝换代,这也是一次观念的变迁,因为时代思潮的变革常常引发新道德观念的诞生。殷商是至高无限的神权政治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一切国家政治都围绕天命神权而展开。周代殷兴,初步取得国家政权的新统治者们必须重新思考如何对待殷商意识形态的核心,即天命问题,这成为西周统治者处理一切问题的契入点。本文通过对比商周天命观的异同,探讨周对前代意识形态的改造及重新植入的新观念。

    周代殷兴天命观神权君权民意

    试论孟子“性善论”

    王文慧
    104-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孟子的人性论主要包括性善、孟子在“性善”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的思想,“性善论”基础上的德育思想,人“向善”与“行善”。几个环节,其宗旨就是通过道德教育,使人们能够在后天把“四端”发展成为“四德”。现代德育在“性善论”的影响下,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道德教育的目标、与道德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在接受德育的背景下,终身运用德育去完善自我的“善端”。

    性善论德育仁政“向善”与“行善”

    北村透谷与五四时期文人的文学关系

    井利
    105-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历史到现在看,中国和日本都属于东南亚文化圈,且都占有重要的文化地位,对整个东南亚乃至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自古以来,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之间的交流就一直存在,其可谓源远流长。早期的中国文化对日本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但在近期,随着众人文化交流的加快,日本的文化对中国的文化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古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直影响着日本,他们自始至终都在积极的中国的文化以用来发展自己本国的文化,只是到了近代,提别是明治维新以后,其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日本的明治维新的开展,日本的经济和文化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日本的理论家在不断的学习西方,在努力的引入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文化,但他们并没有忘记本土的一些文化,并积极的加入了本土的特色。鉴于此,日本开始沿着和我们不同的道路发展,并迅速壮大起来。但我们不能否认,日本凭借其特俗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西方文化交流的工程中充当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在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流变的时候就不能忽视日本的桥梁和纽带的重要的角色。将中国现代文学和日本文学思潮进行比较研究,探寻中日文学思潮在历史交往过程中的重重渊源关系,有利于认识热本文化对中国文学思潮的影响路径,拓宽中日文学理论研究的视野,对今日中国文学理论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北村透谷周作人闻一多文学关系

    论美国黑奴的斗争方式——逃跑

    刘兴军
    106-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抗是美国黑人历史上的中心主题,而逃跑在美国黑人被奴役的历史上是一种最普遍的斗争形式,这一方式,既避免了与奴隶主力量的直接的对抗,又使成千上万奴隶历经艰险赢得了自由。本文试图从原因、数量、方式、方向、影响等方面对黑奴逃跑这一斗争方式简要的探析。

    逃跑斗争原因方式影响

    论董仲舒“天人感应”对君权的制约

    赵于铭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时董仲舒杂糅诸家,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完整的天人感应理论体系。在董伸舒的理论中,强调“天”的至高无上,并论述了天人感应的最主要方式是“祥瑞说”和“遣告说”,从而把君主置于天的监督之下,使君主受到“天”的制约。可见,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既是对君权的神化,也是对君权的制约。

    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制约

    试论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苏区社会教育

    王云妍
    109-10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苏区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制定并执行教育方针,通过创办夜校、消灭文盲协会、业余补习学校、识字班等教育形式,使苏区社会教育得以轰轰烈烈的展开,并取得长足发展。这也是与坚持党的领导,制定切符实际的教育方针以及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走群众路线,勤俭办学的经验密不可分的。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苏区社会教育

    从百年战争看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王琰
    110-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国家’’起源于中世纪晚期的西欧,是一种“典型的正常的国家形式”。本文试从战争的角度,以百年战争为例,从三个方面阐述战争在英国民族国家形成中的动力作用:首先,百年战争使英国的政治边界逐渐清晰,奠定了英国政治版图的主体部分;其次,百年战争哺育了英国人强烈的民族意识;最后,百年战争恶化了国王的财政状况,迫使国王转向议会寻求经济支持,从而促进了议会的发展。

    民族国家:英国百年战争

    二十年来明清蒙学研究综述

    曹亚娟
    11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史学界对中国古代教育的研究多集中于成人阶段和科举,忽略了蒙学教育。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对蒙学研究逐渐增多,本文主要搜集以往蒙学教育中学校、蒙师、教材,地方蒙学等研究成果,概述近来蒙学的研究现状。

    明清蒙学蒙学环境地方蒙学

    浅析中国社会现代化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程馨
    11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1840年的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序幕。从此,中国社会开始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现代化开始初具萌芽并不断发展;新的社会生产力与旧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从而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发展。

    近代历史中国社会现代化新民主主义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