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解剖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解剖学报
解剖学报

章静波

双月刊

0529-1356

jpxb@bjmu.edu.cn

010-82802969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解剖学报/Journal Acta Anatom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报创刊于1953年,是代表我国解剖学科发展水平的高级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人类学、大体解剖学、比较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细胞学、分子细胞学各学科的创见性研究论著。并辟有“短篇报道”、“综述”、“研究通讯”、“新技术方法”、“书讯”、“书评”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低密度及高纯度胎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方法的优化及鉴定

    苏芃王兴仪梁景岩熊天庆...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将海马、皮层细胞共培养的方式建立一种低密度、高纯度、高稳定性的大鼠胎鼠原代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方法,以获取纯度更高、活力更好的原代海马神经元。方法 分离孕 16~18 d SD大鼠胎鼠的海马和皮层并分别剪碎,经 0。125%胰蛋白酶消化后用 200 目细胞筛过滤,将获得的细胞悬液以包围的形式分别接种于培养板的内层和外环上,于含 10%马血清的DMEM/F12 培养基中进行共同培养,4~6 h细胞贴壁后更换培养基为维持培养基培养(Neurobasal培养基+2%B27+0。5 mmol/L谷氨酰胺)。通过CCK-8 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纯度。结果 海马神经元在 5d后形成纵横交错的神经网络,生长状态较好,经鉴定海马神经元的纯度高达 98%,且能够稳定存活 3 周。结论 利用海马、皮层细胞共培养的方法可以获取高纯度、高活性、高存活率、高稳定性的胎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可为神经系统中海马神经元相关疾病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条件。

    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低密度免疫荧光大鼠

    《解剖学报》可以直接使用的英文及英文缩略词

    119页

    改良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肌肥厚模型

    郝永明郭磊周程辉裴汉军...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不同方法缩窄大鼠腹主动脉,比较构建心肌肥厚模型,探讨改良腹主动脉缩窄法(AAC)较传统AAC的优势。方法 实验大鼠 45 只,分 3 组,每组 15 只。假手术组,在左肾上方分离腹主动脉,不做处理;传统组,经腹正中线切口缩窄腹主动脉直径至 0。70 mm,持续 4 周;改良组,在左肾上方缩窄腹主动脉直径至0。45 mm,持续 1 周。术后测量大鼠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IVSs)、收缩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s)。取心脏标本测量心脏指数(HW/BW)及左心室指数(LVW/BW);经HE染色、Masson染色的病理切片,测量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心肌胶原面积及心肌胶原面积分数。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钠肽(BNP)表达水平。结果 相比假手术组,改良组和传统组大鼠IVSs、LVPWs、心脏指数、左心室指数、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心肌胶原面积、心肌胶原面积分数和BNP表达水平差异均显著(P<0。05)。在改良组和传统组组间,这些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方法相比,改良腹主动脉缩窄法用时短,稳定,模型均一,易复制,心肌肥厚相关指标水平表型相似,可作为建立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更为理想的术式。

    心肌肥厚改良腹主动脉缩窄法超声心动图免疫印迹法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