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双月刊

2096-7721

jqrwkxzz@163.com

010-64016517 029-87286478

100010 710000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37号 西安市锦业路1号都市之门C座301A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obotic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Chinese Journal of Robotic Surgery,简称 CJRS)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腔镜与机器人外科分会协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机器人外科学全学科中英双语学术期刊。于2019年6月17日获批创刊(“国新出审 [2019] 1763 号”),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10-1650/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6-7721。于2020年4月28日正式出版“创刊号”。本刊旨在刊载机器人外科学领域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促进机器人外科学的应用和发展,推动学术交流,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临床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本刊为双月刊,图文并茂、全彩印刷,实用性强。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并严格执行“同行评议”和“三审三校”制度,依据稿件学术质量,公平、客观地取舍稿件。对录用稿件免费快速发表。初设述评、论著、综述、病案报道、专栏、讲座、教学、护理、最新动态等栏目,是国内外从事机器人外科学科研、教学、临床医护人员和管理工作者,以及对此领域感兴趣的工程技术人员、医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必备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护理对老年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影响

    刘颖维周多曹洁王立娜...
    554-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护理对治疗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 年 3 月—2023 年 3 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 90 例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5 例,行常规训练护理)和研究组(45 例,行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步态参数、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结果:与训练前相比,两组患者训练2个月后步长、步速、步频、6 min步行测试(6MWT)距离、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级、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量表(FMA-LE)评分均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各项指标更优.结论: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护理应用于治疗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可提高步行能力,改善平衡能力和下肢运动功能.

    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护理烧伤下肢功能障碍老年患者步行能力

    康复机器人联合自助式康复训练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张皖宁张笑薇胡芳张磊...
    559-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机器人联合自助式康复训练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 2022 年6 月—2023 年 8 月武汉市中医医院收诊的 108 例股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n=54)和试验组(n=54),对照组接受自助式康复训练,试验组接受康复机器人联合自助式康复训练.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与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无差异(P>0.05),但试验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试验组临床疗效与髋关节功能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康复机器人联合自助式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股骨骨折患者的康复质量和髋关节功能,推荐临床使用.

    康复机器人自助式康复训练股骨骨折髋关节功能

    骨盆辅助式机器人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步行与躯干控制功能的影响

    王卫国杨延辉张光明邢小桐...
    564-567,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骨盆辅助式机器人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步行与躯干控制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 2020 年 5 月—2023 年 4 月陕西省康复医院收治的 216 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8,采用常规训练)和研究组(n=108,采用骨盆辅助式机器人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步行功能、步态参数、平衡功能和躯干控制功能.结果:与训练前相比,训练2个月后两组患者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级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训练2个月后的FAC分级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训练前比较,训练 2 个月后两组患者步态参数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训练 2 个月后患者步态参数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训练前比较,训练 2 个月后两组Berg平衡量表(BBS)和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评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训练2 个月后BBS评分和TCT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辅助式机器人训练可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步行功能、平衡功能和躯干控制功能.

    骨盆辅助式机器人脑梗死急性期步行功能躯干控制功能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中的应用(附手术视频)

    李玲霞陈必良刘淑娟吕小慧...
    568-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3 年 12 月—2021 年 12 月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的 11 例保留生育功能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术后是否补充切除子宫、月经恢复情况、是否受孕、是否复发等.结果:11 例患者至今均存活,未复发,2 例切除子宫,其余 9 例月经均正常,其中 2 例已成功受孕并足月分娩,7 例尚未受孕;目前已求助辅助生殖技术者3 例,领养子女者 1 例.结论: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于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安全、有效,为年轻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其应用优势及妊娠结局仍需长期多中心临床试验来验证.

    机器人辅助手术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

    膜解剖理念相较于传统解剖理念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优势探讨(附手术视频)

    林典超蓝建发陈琼华
    575-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中运用膜解剖理念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3 月—2023 年 3 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机器人辅助手术的 36 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14 例运用膜解剖理念进行手术的患者分为膜解剖组,22 例传统解剖理念下进行手术的患者分为传统解剖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拔除尿管后残余尿量、平均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结果:36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相比,膜解剖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平均术中失血量更少,平均拔除尿管后残余尿量更少,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解剖组患者暴露盆丛比例高于传统解剖组(92.86%Vs 36.36%),两组患者暴露深静脉并离断比例均为100%.结论:运用膜解剖理念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优势明显.

    机器人辅助手术膜解剖传统解剖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手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谌晓雪王冬花刘艳
    581-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手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 年 1 月—2023 年 11 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4 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7)和研究组(n=57).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根治性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应激指标、疼痛程度、术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比较,研究组更低(P<0.05).研究组术后 1 d、3 d、5 d及7 d的NRS评分及术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术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量表(WHOQOL-BREF)评分更高(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手术可降低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生理应激、疼痛程度及术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缩短手术及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机器人手术系统腹腔镜手术根治性手术早期宫颈癌术后盆底功能

    机器人辅助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指标的影响

    王运萍徐佳郭倩任彦洁...
    586-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机器人辅助广泛性子宫切除术(RARH)对早期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0 月—2022 年 11 月收治的 78 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39 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 39 例采用RARH治疗,随访 1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尿流动力学指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便时间、导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6 h及48 h的TNF-α、IL-8、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时,经12个月随访,术后观察组患者最大尿意膀胱容量、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尿流速大于对照组,最大膀胱压、最大逼尿肌压低于对照组,盆底功能达 5 级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早期宫颈癌患者实施RARH治疗,可提高近远期疗效,改善尿流动力学,降低复发率.

    机器人辅助手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宫颈癌围术期指标尿流动力学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管理实践

    张娜娜赵清张婵文汉丽...
    592-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实践.方法:选取 2020 年6 月—2023 年 6 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 92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6).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管理,研究组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手术围术期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不同时点疼痛模拟评分(VAS)、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缺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住院费用更少(P<0.05).术后24~72h,研究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知识总掌握度更高(P<0.05),研究组护理缺陷总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患者服务态度、护理活动、护理环境得分无显著差异.两组相比,研究组操作前讲解、护理环节与流程得分更高(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而言,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围术期护理管理可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

    宫颈癌根治术手术机器人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

    PiCCO指导下液体治疗对机器人辅助胃肠手术老年患者术中组织灌注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王蔚李佳静郭涛朱娟...
    597-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PiCCO指导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与常规液体治疗法对机器人辅助下胃肠手术老年患者术中组织灌注和术后恢复情况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9 月—2023 年 6 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行机器人辅助下胃肠肿瘤切除手术的 43 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iCCO指导下液体疗法,对照组根据传统经验补液.两组均根据术中输液目标调节输液速度,必要时采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灌注指标;记录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QoR-15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输液量降低,气腹后 1 h(T2)HR降低、MAP升高,气腹结束开腹后 5 min(T3)ELWI降低、aLac降低(P<0.05),但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排便、术后进食情况、住院时间、QoR-15 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指导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在术中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术中肺水,有利于机体的组织灌注.

    机器人辅助手术胃肠肿瘤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组织灌注

    右美托咪定术中静脉推注剂量对达芬奇机器人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切除患者瑞芬太尼诱导的输注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王学佳姜锐张进王宏亮...
    603-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术中静脉推注剂量对达芬奇机器人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切除患者瑞芬太尼诱导的输注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4 月—2023 年 5 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达芬奇机器人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切除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n=45)和B组(n=45),A组术中静脉推注 0.3μg/(kg·h)的右美托咪定,B组术中静脉推注 0.6μg/(kg·h)的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苏醒和拔管时间、疼痛和痛觉过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心率(HR)、SpO2 和平均动脉压(MAP)的组内和组间交互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SD-t检验结果显示,与本组T0 时点比较,两组患者T1、T2 时点的HR均升高(P<0.05);B组患者T1 时点的MAP升高(P<0.05);两组患者T1、T2、T3 时点的SpO2 均升高(P<0.05),但与B组相比,A组患者T1、T2、T3 时点的HR、MAP、SpO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苏醒和拔管时间更短(P<0.05),两组患者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术后2 h、8 h、12 h、24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痛觉过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切除患者瑞芬太尼诱导的输注后,术中静脉推注 0.3μg/(kg·h)和0.6μg/(kg·h)的右美托咪定均可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疼痛,减少痛觉过敏,但术中静脉推注0.3μg/(kg·h)的右美托咪定可缩短患者苏醒和拔管时间.

    甲状腺切除术口腔前庭机器人辅助手术右美托咪定痛觉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