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介入放射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介入放射学杂志
介入放射学杂志

滕皋军

月刊

1008-794X

jrfsxzz@163.com

021-81818191,62409496

200052

上海市华山路1328号(八五医院内)

介入放射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上海市医学会主办,全国介入放射学组协办,实际上也是全国介入放射学组的专刊,是一本有关介入放射学基础研究、临床等方面的学术性期刊。办刊的宗旨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为介入放射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实验研究、短篇、经验介绍、病例报告、综述、训练等。内容涉及:神经介入、心脏介入、血管介入、肿瘤介入、非疗内介入等各个领域,是介入放射学界医、教、研各类人员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同台和择期介入治疗对手术成功率的影响

    黄科胡宪清郑国庆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同台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PCI治疗的 147 例冠状动脉CTO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造影后是否即刻行PCI治疗将患者分为同台PCI组(n=64)和择期PCI组(n=83),比较两组间患者临床资料和手术成功率.多因素logisti回归分析判断CTO PCI手术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 同台PCI组病变闭塞长度显著短于择期PCI组(35 mm比 50 mm,P=0.022),其他冠状动脉造影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台PCI组手术成功率显著低于择期PCI组(78.1%比 88.0%,P=0.0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台PCI(OR=4.617,95%CI=1.900~11.221,P=0.001)、无残端病变(OR=4.381,95%CI=1.821~10.452,P=0.001)、闭塞长度≥20 mm(OR=2.462,95%CI=1.030~5.887,P=0.043)、手术并发症(OR=8.688,95%CI=1.573~47.971,P=0.013)是CTO PCI手术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同台PCI治疗CTO增加手术失败风险.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仑伐替尼及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临床效果

    张学贤丁雨寒李威李庆伟...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仑伐替尼及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荆门市人民医院接受TACE联合仑伐替尼及卡瑞利珠单抗三联治疗或TACE联合仑伐替尼两联治疗的 63 例中晚期HC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三联治疗组 30 例,两联治疗组 33 例.评估记录患者治疗后肿瘤反应、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期为 14 个月(4~26 个月).在肿瘤反应方面,三联治疗组与两联治疗组相比,显示出更高的客观缓解率(ORR)(83.3%比 57.6%,P=0.026)、疾病控制率(DCR)(93.3%比 69.7%,P=0.039),可显著延长中位 PFS(8.0 个月比 5.0 个月,P<0.01)、中位OS(24.0 个月比 12.0 个月,P=0.004).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ACE联合仑伐替尼及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HCC安全有效.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仑伐替尼卡瑞利珠单抗肝细胞癌疗效安全性

    基于MRI的放射组学模型预测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后肿瘤反应

    顾萃华潘仕文邱珏王进进...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临床特征和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的放射组学纹理分析开发一款列线图模型,指导评估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 3 个月的肿瘤反应.方法 纳入 2017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病理确诊中晚期HCC患者 105 例,随机分为训练组63 例和验证组 42 例.化疗前使用 3.0T MRI采集T1WI、T2WI、动态对比剂增强(DCE)和弥散加权成像(DWI),A.K.软件提取纹理特征.化疗后 3 个月根据改良的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mRECIST)分为反应组63 例和无反应组 42 例.结果 无反应组比反应组Child-Pugh分级B和BCLC分期C增多,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升高(P<0.05).A.K.软件共提取MRI纹理特征 396 个,LASSO回归筛选最优预测因子 6 个,计算放射组学评分(Rad-score),ROC计算Rad-score预测训练组与验证组TACE后肿瘤无反应的AUC分别为 0.842 和 0.8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AFP≥50 ng/mL(OR=1.568,95%CI:1.234~1.902,P=0.003)、Child-Pugh分级B(OR=1.754,95%CI:1.326~2.021,P=0.001)、BCLC分期C(OR=1.847,95%CI:1.412~2.232,P=0.001)和Rad-score(OR=2.023,95%CI:1.569~2.457,P<0.01)是肿瘤无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放射组学结合预测肿瘤无反应的AUC 最高.校正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的吻合度较好.结论 多模态MRI的放射组学纹理分析量化评分对预测中晚期HCC患者TACE后 3 个月的肿瘤无反应有一定价值,结合临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有较好的实践潜能.

    磁共振成像放射组学纹理分析列线图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肿瘤反应

    不同聚桂醇留置量在甲状腺囊肿硬化治疗中效果分析

    邱秀萍张桔顺蔡仅黄汝哨...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不同聚桂醇留置量行甲状腺囊肿硬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 2020 年 8月至 2021 年 8 月在龙岩市第一医院治疗的 200 例(200 枚)甲状腺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聚桂醇抽尽组和聚桂醇留置量分别为囊液体积 10%、20%、30%、50%组等 5 组,每组 40 例.术后 1、3、6、12 个月复查甲状腺彩色超声,观察分析囊肿硬化后囊腔体积变化、疗效、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结果 各组抽出液体均呈暗红色,均为囊性结节.术前囊腔体积为(20.43±5.86)cm3.各组手术前后囊腔体积变化显示,术后 1 个月与术前、术后 3 个月与术后 1 个月、术后 6 个月与术后 3 个月相比显著缩小(均P<0.05),术后 12 个月与术后 6 个月相比相当(P>0.05).术后 6 个月各组总有效率为 87%(174/200),各组间术后 6 个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术后 6 个月疗效为因变量,年龄、性别、厚囊壁、囊腔分隔、术前囊腔体积等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厚囊壁(OR=0.24,95%CI=0.08~0.72,P=0.01)、囊腔分隔(OR=0.21,95%CI=0.07~0.67,P=0.01)是影响术后 6个月疗效的因素.各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疼痛,均可忍受,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导引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肿与聚桂醇留置量无关,术后 6 个月疗效最佳,可作为最佳随访复查时间.厚囊壁及囊腔分隔是影响硬化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甲状腺囊肿聚桂醇硬化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甲状腺囊肿聚桂醇硬化治疗留置量

    血管塞与弹簧圈联合介入栓塞治疗精索静脉曲张

    曹治列符二曹俊雄吴丹宁...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血管塞与弹簧圈联合介入栓塞术在精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对2022 年 3 月至 2022 年 10 月本院收治的 15 例重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经左肘部静脉途径或股静脉途径行血管塞与弹簧圈联合介入栓塞,对即时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疗效等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所有 15 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血管塞与弹簧圈联合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无并发症,手术时间(19±12)min,平均住院时间 2.3d,15 例患者术后随访 1 个月,阴囊曲张静脉明显缩小、会阴部坠胀感明显改善.结论 血管塞与弹簧圈联合介入栓塞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效果确切、操作简便、患者舒适、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项值得进一步研究观察的治疗方法.

    血管塞肘正中静脉介入栓塞术精索静脉曲张

    老年冠心病患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按压与出血发生率的效应研究

    季梅丽吴琪夏佩佩李燕...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31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注射后是否按压分为观察组 67 例和对照组 64 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流程均按照本院已纳入规范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法护理质量督查标准"执行,其中观察组要求注射完毕后按压穿刺点3~5 min,力度以皮肤下陷 1cm为准,比较两组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皮下瘀斑发生率(9.0%)与对照组(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下硬结发生率(4.5%)与对照组(1.6%)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性别、腹围以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发生皮下出血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腹部皮脂厚度与皮下出血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是预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发生皮下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按压与出血发生率无相关性,无需按压.患者的腹部皮脂厚度是预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发生皮下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应通过规范操作来避免皮下出血的发生.

    低分子肝素按压皮下出血老年冠心病

    赋能管理模式在125I粒子植入术后放射防护中的效果研究

    刘丽黄祥忠高福磊朱翠芳...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赋能管理模式在 125I粒子植入术后放射防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医院 2020 年10 月至 2022 年 10 月首次进行 125I粒子植入的患者 6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33)实施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n=33)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赋能管理模式,评价两组患者在自我效能感、健康教育效果及防护依从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自我效能感、健康教育效果及防护依从性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赋能管理模式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 125I粒子植入术后健康教育效果,从而让患者更正确地认识 125I粒子治疗,使自我效能感加强,有利于提高术后防护依从性,保护周围人群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赋能管理125I粒子植入放射防护延续护理

    元宇宙医学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

    徐文博穆兰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 年以来,元宇宙一词受到广泛的关注并成为国际热词,同时元宇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受到广泛关注.元宇宙沉浸式的环境、虚实交融的空间以及超仿真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目前元宇宙医学在慢性病诊疗、心理干预以及创新临床教学模式等方面已有应用.虽然元宇宙医学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处于发展阶段,但随着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扩展现实、3D打印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元宇宙医学在助力介入手术以及医生培训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元宇宙医学逐步走向成熟,基于 5G、AR、触觉互联网等技术远程指导介入手术和计算机辅助血管介入与虚拟技术结合模拟手术培训将成为常态.

    元宇宙医学介入手术医生培训

    基于MRI影像组学预测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研究进展

    隰子涵邵国良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临床上有起病隐匿、致死率高等特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作为中晚期肝癌患者首选治疗方法,具有降低肿瘤负荷、减轻患者痛苦诸多优势,但受益人群选择仍具挑战性.因此,TACE后疗效预测至关重要.目前有临床检验学、影像学、基因分子学等多种方法可用于预测TACE后疗效.影像学预测具有直观、可解释性强等优点,MRI功能成像序列更能显示病灶细节.影像组学作为新兴领域,可通过量化肿瘤表型变异起到补充甚至取代肿瘤活检的作用.本综述回顾影像组学与肝癌TACE后疗效预测相关研究,评估MRI影像组学是否可作为肝癌TACE后疗效的有效且可重复的预测方法.

    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影像组学疗效预测

    复合手术治疗串联型颈动脉狭窄的研究进展

    刘长通王浩展宋国红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串联型颈动脉狭窄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其治疗方式也愈趋向于微创,复合手术的方式也早已被提及且被证实了其技术的可行性.近年来随着患者数量的增加以及国内外研究的深入,发现复合手术治疗串联型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还值得商榷,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复合手术在治疗串联型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流程、手术方式的比较及存在的争议作一综述,以便对该手术方式有更全面的了解.

    复合手术颈动脉狭窄串联病变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血管内操作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