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融监管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融监管研究
金融监管研究

月刊

金融监管研究/Journal Financial Regulation ResearchCHSSCDCSSCI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快金融市场改革,建设金融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

    龚六堂
    1-5页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下)

    1页

    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吴卫星
    6-9页

    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彭红枫梁子敏
    10-15页

    跨境资本流入与实体企业金融化:风险规避还是资本逐利

    卞雨晨高水文
    1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化是我国公司治理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文章基于"风险规避"与"资本逐利"动机,揭示了跨境资本流入与企业金融化的关系,并使用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跨境资本流入会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减弱企业金融化的"风险规避"动机;但也会通过加剧金融资产价值偏离增强企业金融化的"资本逐利"动机,且后者处于主导地位.整体而言,跨境资本净流入规模每提升1个单位,企业金融化程度会提高0.1859个单位.拓展研究表明:跨境资本流入对企业金融化的加剧作用在高财务柔性企业、非融资融券标的企业,以及处于宏观审慎弱监管期和信贷扩张期的企业更为明显;地区数字经济建设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均能够缓解跨境资本流入对企业金融化的推动作用;跨境资本流入不仅会提升企业金融化的整体水平,而且会加剧企业过度金融化现象.本文以跨境资本流入为切入点,拓宽了企业金融化的研究视角,对科学设计资本账户开放进程并以此遏制经济"脱实向虚"趋势具有参考价值.

    跨境资本流入企业金融化融资约束金融资产价值偏离数字经济

    金融发展是否会改善公共服务?——兼对金融功能性、社会性的讨论

    朱太辉孙不言高斯雨
    3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提高金融体系的功能性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是当前政策关注的焦点,这背后亟待厘清的问题是,金融发展是否会改善公共服务,以及如何改善公共服务.本文梳理分析了金融发展促进公共服务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09-2021年中国26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GMM与IV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对公共服务供给的促进作用,以及这一促进作用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不同程度政府干预下的异质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公共服务供给,金融服务具有显著的功能性和社会性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结构越稳定、服务业占比越高的地区,金融发展对公共服务的促进作用越大;而政府规模越大和干预程度越高,对金融发展促进公共服务的抑制作用越明显,这一抑制作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深化和拓展了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功能理论的研究范围,也为我国协同提高金融体系功能性和公共服务市场化程度提供了理论支撑.

    金融发展公共服务金融功能经济发展

    数字人民币与银行信贷——兼论创设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游宗君周书通王鹏
    5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合约特性,构建了一个嵌入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用以探究数字人民币对商业银行信贷期限结构的作用机制,以及央行定向回转的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人民币推广有助于降低经济系统的波动性,为经济稳定提供新支撑;(2)数字人民币对商业银行信贷期限结构的影响呈现期限异质性:长期贷款主要受到社会资本存量的影响,而短期贷款则更易受到数字人民币转换的直接影响;(3)数字人民币的转换会对商业银行的利润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压;(4)央行通过定向回转数字人民币方式,虽然可以缓解数字人民币带来的短期贷款市场流动性问题,但对于长期贷款市场的深层次影响有限.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央行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以推动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同时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应对不同信贷市场的流动性需求.本研究为探讨数字人民币发行的经济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视角.

    数字人民币信息不对称信贷期限结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内部人交易监管能提升股票市场流动性吗

    潘京臣顾露露
    7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7年5月26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全面强化了 A股市场内部人交易的治理监管.本文实证检验了 2017年《减持规定》对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减持规定》实施以后,上市公司股票买卖价差显著下降,说明内部人交易监管促进了股票流动.机制检验发现,《减持规定》通过约束内部人减持套利、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两个机制,提升了股票流动性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上市公司为非国有控股、分析师关注度较低及未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时,《减持规定》对流动性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本文回应了我国内部人交易监管存在的现实争议,研究结论有助于监管部门全面评估内部人交易监管的经济后果,为完善监管制度提供了政策启示.

    交易监管股票流动性减持规定内部人交易

    注册制下科创板企业创新与IPO超募

    程仲鸣赵文乐薛健
    9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注册制改革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是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实施注册制以来,科创板企业IPO超募成为常态,但已有文献极少从企业创新特质对此进行考察.本文基于科创板企业的硬科技定位,研究了注册制下科创板企业创新对IPO超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注册制下,科创板企业创新水平越高,IPO超募概率越大,且其IPO超募程度也更高;相比于低质量创新,高质量创新对IPO超募的影响更为明显.上述结论在考虑内生性、企业上市前机会主义行为和9·18询价调整等影响因素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公司治理水平越好,企业创新对IPO超募的激励效应越强;企业创新对IPO超募产生激励效应来自注册制良好的信息披露.本文从企业创新的角度丰富了有关资本市场改革对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研究,并为完善注册制提供了政策启示.

    注册制企业创新IPO超募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