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融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融研究
金融研究

唐旭

月刊

1002-7246

010-66195402 66194441

100800

北京西城区成方街32号2号楼

金融研究/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刊物。主要反映金融市场动态及发展情况,宣传我国金融政策,介绍最新金融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金融银行体制、方针政策及其阐述、银行制度与业务、金融商场、信贷与投资、保险理论、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金融银行理论等。读者对象为金融理论及政策研究人员、经济工作者及经济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缘政治冲击下的主权债务风险:溢出效应和传导渠道

    栾稀朱浣君彭雨洁徐奇渊...
    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百年变局背景下,地缘政治冲突成为影响主权债务风险的重要因素.本文改进了对Caldara和Iacoviello(2022)的地缘政治风险指标,避免了少量美国报纸数据所导致的有偏性,并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地缘政治冲击对主权债务风险的空间溢出及其溢出渠道.基于65个主权国家从2017年到2023年的月度数据,发现地缘政治冲击会对地理邻国、政治"邻国"的主权债务风险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根据最优嵌套矩阵配比,基于双边政治关系的"牵连"效应是地缘政治冲击影响主权债务风险空间溢出的主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地缘政治冲击对北约成员国和与俄罗斯高贸易关联度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的影响和溢出相对显著.从地缘政治冲击类别看,地缘政治行动而非地缘政治威胁是影响主权债务风险和空间溢出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为理解主权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和地缘政治风险在国际间的传递效应提供了新视角.

    主权债务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空间计量溢出效应

    关联网络视角下的国际外汇市场汇率风险溢出研究

    陈学彬李鑫
    2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构建包含20种主要经济体货币的汇率风险溢出网络,在此基础上考察国际外汇市场汇率风险溢出的结构变迁和演进动态.研究发现,"8·11"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在汇率风险溢出网络中的影响力持续提高,汇率定价已具备较强自主性;在全球经贸重心由欧美地区逐步转向亚太地区的背景下,汇率风险溢出相应呈现出"东升西降"的结构性调整;全市场溢出效应(国际外汇市场货币汇率风险溢出整体水平)近年来维持高位运行,且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分析表明,经济基本面、金融发展水平以及货币信心均是驱动国际外汇市场汇率风险溢出结构变迁的重要因素,且各驱动因素的影响力度在不同时间段以及风险事件期间呈现差异化特征;重大突发事件在短期内对全市场溢出效应具有显著正向的持续影响,且该影响在美元加息、美联储扩表以及市场避险情绪较高时相对更大;在欧美地区、亚太地区和其他地区等三个货币群组,重大突发事件对于溢出效应的持续影响存在差异.

    关联网络汇率风险溢出结构变迁演进动态重大突发事件持续影响

    美国三类不确定性冲击、生产网络传导与中国行业尾部风险

    李政李薇李丽雯
    3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生产网络视角,本文利用异质性空间自回归(HSAR)模型,测度美国经济不确定性、金融不确定性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行业尾部风险的直接效应与网络效应,对比分析美国三类不确定性冲击的差异性影响,以及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三类冲击作用效果的变化,并结合行业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进一步探讨各类冲击依托产业链的主要传导方向.研究发现:第一,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和金融不确定性上升将推升我国行业尾部风险,并且相较于金融不确定性,经济不确定性的推升作用更大.第二,生产网络会放大美国不确定性对我国行业尾部风险的冲击,总效应的40%以上是由行业间投入产出关联带来的网络效应,其中,基础化工和社会服务行业受到的网络效应居于前列.第三,美国不确定性冲击经由生产网络传播,将导致我国各行业尾部风险整体同向变动;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和金融不确定性对实体行业的网络传导效应更大,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金融行业的网络传导效应更大.第四,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和金融不确定性冲击主要从下游行业向上游行业传导,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反之.第五,相较于其他时期,中美贸易摩擦期间美国金融不确定性对我国行业尾部风险的影响更为剧烈.本文可为我国精准把握和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提供实证依据及有益启示.

    美国不确定性生产网络直接效应网络效应HSAR模型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国家宏观风险与国际证券投资

    杨娇辉王伟冯云
    5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01-2019年22个资金来源地对91个投资目的地双边国际证券投资头寸数据,使用跨境金融资产交易引力模型,实证研究资金来源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国际证券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资金来源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不但会显著提高该国国际证券投资规模,而且还可能会导致该国国际证券投资更多地分布到宏观风险较高但是和本国相关系数较小的目的地,以对冲国内资产风险.该研究结论在使用经过估值调整的FPI数据、使用不同维度的宏观风险子指标、缓解模型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检验中保持稳健.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本文考察了资金来源地是否爆发系统性银行危机、资金来源地与资金目的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等,发现上述不确定性对国际证券投资的影响均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同.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的跨境证券投资具有启示意义.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国家宏观风险国际证券投资

    基于隐性担保和显性担保比较的城投债定价研究

    欧阳远芬王秋实
    7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债务管理改革政策在减少政府隐性担保预期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对增强债券市场透明度和提升风险定价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地方经济压力加大和不确定性增加,市场对政府隐性担保的依赖再次上升.本文梳理了城投债由政府隐性担保向市场化显性担保过渡的过程,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政府隐性担保意愿的上升削弱了市场化显性担保的效果,并加剧了正溢价问题;与此同时,隐性担保能力的增强也进一步制约了显性担保的有效性.进一步研究表明,民营企业和第三方提供的显性担保与政府隐性担保之间的替代效应更为显著.总体来看,削弱隐性担保并推动显性担保,对于提升债券市场定价合理性、降低融资平台风险、促进平台市场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评估地方债务管理改革成效及完善债券市场配套措施提供了新的视角.

    政府兜底预期债券担保增信地方债务管理改革城投债

    政策规范、同群效应与资本市场震慑——来自A股上市公司随意停牌的证据

    顾明任蓝翔李东旭
    9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16年沪深证券交易所颁布"随意停牌"鉴别新规构建准自然试验,研究其对A股同群企业随意停牌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规显著削弱了上市公司跟随行业同群企业随意停牌的倾向.该效应仅在同群企业随意停牌引发消极市场反应时存在,意味着政策指引下的资本市场能有效甄别随意停牌并震慑同群企业的随意停牌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行业内龙头企业在随意停牌后受到的市场惩罚,对同群企业具有更强的震慑效应,上市时间短、公司治理好的企业在观察到市场震慑后,更显著降低随意停牌倾向.本文为"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协调建设资本市场提供了经验性证据,为高质量发展规范、透明、平稳、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供了参考.

    同群效应政策规范随意停牌市场震慑

    波动率指数与价格发现——基于中国市场的理论拓展

    王熙黄德金高明
    11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波动率指数(Volatility Index,VIX)作为重要的市场情绪和系统性风险衡量指标,受到了各国监管部门和投资机构广泛关注.学术文献通常认为VIX可以正向预测股票市场未来超额收益率,并在美国等市场得到验证.然而,基于中国A股市场构建的VIX却与A股未来超额收益率负相关,即便使用Martin(2017)提出的可提高美国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的修正指数SVIX,也是负相关关系.这一实证结果违背了现代金融学的基本原理:系统性风险承担应与期望超额收益率正相关.本文在Martin(2017)基础上,基于中国市场特征刻画股票市场期望收益率的近似上界,提出"流动性修正的波动率指数(LVIX)",将SVIX拓展至允许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公式背离的情形.与VIX和SVIX负向预测A股超额收益率不同,LVIX能够正向预测A股超额收益率且预测系数为1,与资产定价理论相契度更高,并且LVIX还能改进SVIX对于美国市场的理论相契度.本文的理论拓展和指标构建,不仅对资产定价具有理论贡献,也对衡量我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和期望超额收益率有现实意义.

    资产定价波动率指数价格发现系统性风险

    国有股东委派董事能否改善民营企业信息不对称?

    钱爱民肖亦忱吴春天
    132-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善信息环境和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是注册制改革的核心,对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市场主体中民营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较低,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严重.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缓解民营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东参与民营企业董事会治理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尤其在中小股东治理参与度低、媒体监督力度弱以及市场竞争程度低的民营企业中效果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国有董事通过监督效应和资源效应发挥信息治理作用,且具有财务或法律背景及相对较为年轻的董事影响更为明显.经济后果的检验显示,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后,民营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缓解,有助于提升分析师预测的准确度和企业投资效率.本文从董事会多元混合治理的视角对民营企业信息不对称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提升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理论参考.

    国有股东委派董事信息不对称民营企业

    高铁开通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信息学习效应与资源集聚效应的双重视角

    沈坤荣闫佳敏
    150-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高铁开通为切入点,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一方面使得分散在各地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形成数字化转型的信息学习效应,另一方面也使得人才和资金等要素形成资源集聚效应,从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具有数字化背景高管、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制度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中,高铁开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利用"最小生成树"构造工具变量克服高铁开通的内生性问题,且进行平行趋势检验、溢出效应检验和异质性处理效应稳健估计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本文既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微观视角丰富了高铁经济效应相关研究,又为实践中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高铁开通数字化转型信息学习效应资源集聚效应

    加入合作社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基于合作社发展质量的分析

    王剑锋倪丹丹王骜然马太超...
    169-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总结和梳理中国合作社发展状况基础上,使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分析农户加入合作社对农业正规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农户入社对农业正规信贷可得性的提升作用相对较低,该研究结论在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工具变量法进行内生性处理及其他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合作社可通过提高收入水平、信誉水平及正规信贷偏好,从供求两端改善入社农户农业正规信贷可得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合作社发展质量良莠不齐是导致其助贷效应偏低的重要因素.合作社发展质量主要体现在合作程度与合作绩效两个方面,合作程度较低与合作绩效不足都制约了合作社助贷效应的发挥.此外,实证结果表明,扩大农户农地经营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外部因素,能够增强合作社的助贷效应.本研究有利于客观认识农业农村实体经济质量对农户融资的制约作用.

    加入合作社信贷可得性合作社发展质量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