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融与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融与经济
金融与经济

魏淦

月刊

1006-169X

JRYJJ@sina.com

0791-86613977

330008

江西省南昌市铁街25号

金融与经济/Journal Finance and Economy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立足金融,面向经济,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致力于及时准确地宣传党和国家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普及和宣传经济金融知识,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气氛,探索新时期经济金融理论,为繁荣江西金融文化事业,提高队伍素质作出了积极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转型如何促进企业跨界融合

    习明明郑对刘鹏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跨界融合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跨界融合,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处理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增加创新投入、降低营销成本和提升企业声誉促进企业跨界融合.企业跨界融合存在多维异质性,数字化转型对不同产权性质、城市规模、要素与行业类型的企业跨界融合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

    数字化转型跨界融合业务多元化企业创新

    金融机构碳核算实践问题研究

    彭炜严璀华邱小安
    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碳核算标准和实践为研究内容,从核算标准、数据采集以及实践案例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国内外金融机构碳核算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标准设置方面,资产类别覆盖范围、温室气体核算种类以及碳核算范围均存在差异;数据采集方面,国内基础数据质量不高且数据获取难;核算实践方面,国外银行机构在碳核算实践方面相对更为成熟和完善.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立金融机构碳核算的配套制度,二是补充现有碳核算标准的核算内容,三是提升碳核算基础数据水平.

    金融机构碳核算标准温室气体

    金融系统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基于存量流量一致性生态宏观经济学的框架分析

    许可马正宇赵文铀
    26-3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DEFINE模型框架,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变量,构建中国存量流量一致性生态宏观经济学模型,尝试模拟2020-206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冲击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在短期内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并沿资金链、供应链传递,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并影响金融稳定性.碳减排支持工具的使用有利于提升绿色信贷配给率,对于社会产出、银行业资本均有正向作用,能够促进宏观风险下降.以价格型为主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作用有限,政策潜力需要在长时间内得到验证.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存量流量一致性生态宏观经济学模型碳减排支持工具

    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区域金融风险

    王霞刘岳洋
    4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熵值法构建区域金融风险指数,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以及二者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均会抬升区域金融风险,且金融分权的影响更大;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具有协同效应,使区域金融风险进一步上升;财政分权、金融分权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因区域、地方债务规模和分权匹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为此,提出提高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匹配度、降低金融分权程度并促使地方政府金融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等对策建议.

    财政分权金融分权区域金融风险协同效应

    全球产业链重塑趋势:产业转移的视角

    蔡琦晟郭于玮鲁政委
    5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FDI和增加值贸易数据,从狭义和广义的产业转移视角分析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新摆布的特征和趋势,进而探讨中国在当前全球产业链重塑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当前全球产业转移表现出的特征看,全球产业链格局逐渐呈现出以中、美、欧为中心,周边多个新兴经济体承接多样生产环节的多国、多中心趋势.在全球产业链重塑的背景下,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势必面临产业外迁带来的挑战,但同时也为中国实现产业链优化升级、扩大国际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

    全球产业链产业转移外商直接投资

    数字乡村建设与农民生计策略优化

    王镇荣鲁巍王蓓王紫仪...
    6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成为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计的重要议题,为农村农民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基于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生计策略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会优化农民生计策略;数字乡村建设显著提升农民的生计能力、非认知能力和信息认知能力,进而利于农民生计策略优化;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生计策略的影响在农民年龄、农民性别、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及地区等方面存在异质性.

    数字乡村建设生计策略优化生计可持续发展

    工业智能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

    孙悦琦陈省宏
    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能否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带来活力成为了值得探究的问题.选取2011-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进行研究,聚焦制造业行业的工业机器人与绿色转型的关系,通过面板泊松分布固定效应和负二项分布固定效应模型发现制造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渗透度对绿色创新具有显著且积极的作用,在考虑检验内生性、更换关键变量和处理极端值后该结论依然稳健成立.进一步地,在零膨胀模型中纳入全要素生产率和ESG两个零膨胀因子,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和ESG的提高均能在工业智能化对绿色转型的正向促进作用中起到关键推动作用.工业机器人渗透率对企业绿色转型的质量与数量均有积极影响,但目前还没有对绿色转型效率起促进效应.

    工业智能化工业机器人绿色转型TFPESG

    中部六省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综合评价及耦合研究

    时奇艾人和刘帅
    8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2-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对中部六省的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开展综合评价,并对二者进行耦合协调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中部六省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11年间增长了440%,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在11年间增长了162%,中部六省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发展均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第二,通过耦合协调度分析揭示了中部六省的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两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及其协调发展水平,中部六省两系统耦合C值分别在0.8与0.9之上,表明两系统存在高强度的相互作用,而2022年中部六省两系统的耦合协调D值仅为0.5777,达到勉强协调阶段,但总体来看中部六省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有了显著改善.

    中部六省乡村振兴熵值法耦合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