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装备环境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装备环境工程
装备环境工程

唐伦科

双月刊

1672-9242

hjgczb@163.com

023-68792835

400039

重庆石桥铺渝州路33号

装备环境工程/Journal Equipment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受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直接支持,由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和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共同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重点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装备与产品环境工程专业发展动态,装备与产品环境工程理论和工程应用的研究成果,以及经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电涡流效应的引信过载脉冲幅值调节方法

    武志博孙传猛焦斌温竞龙...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解决引信及其关键部件抗过载性能测试实验室模拟加载与实际发射差异较大的技术难题.方法 在引信被测试件底部粘贴铝贴片,并在冲击锤上缠绕励磁线圈,使其通入交变电流以产生瞬变磁场,在冲击锤靠近引信试件的过程中,铝贴片内的磁通发生变化,感应产生电涡流.涡流磁场与激励磁场相互作用,产生阻碍二者之间相对运动的电磁力,以此来实现对过载脉冲波形的调节和整定.结果 建立了激励线圈积分圆环的数学模型,推导了电涡流阻力的表达式.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了电涡流缓冲器的动力学模型,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在输入电流为 10 000 A时,冲击过载幅值小于 10 000g,无法满足引信抗过载模拟试验要求;当输入电流为 15 000 A时,冲击过载幅值为 15 232.9g;当输入电流为 20 000 A时,冲击过载达到 27 222.8g,冲击过载过高,容易造成试件强度失效.因此,选取输入电流为10 000~15 000 A较为合理.结论 该方法能够实现对高g值过载脉冲幅值的可控调节.

    引信电涡流效应幅值调节高g值过载仿真验证COMSOL

    强电磁干扰下引信体屏蔽效能特性

    戚俊成高子博马博翔范宏辉...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引信系统外壳上的开孔和贯通线引起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外部强电磁干扰对引信内部的耦合规律,研究开孔参数对引信屏蔽效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和边界条件等经典电磁理论,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研究外部强电磁干扰下,引信上不同的尺寸的通孔对引信内部电场分布的影响,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屏蔽措施.结果 当引信上开20 mm孔洞时,当外界电磁波频率大于圆孔的截止频率时,引信内部电场强度最强可以达到4 000 V/m,减小引信上的孔洞后,引信内部的电场强度整体下降 3 000 V/m左右.在使用导电橡胶填充通信孔洞后,引信内部电场强度急剧下降,增加了套管之后,腔体内部的电场强度显著降低,屏蔽效果非常显著.结论 引信上的开孔的形状和大小等因素均对屏蔽效果有较大影响,在引信生产和设计中,均需采用导电橡胶填充、增加套管和多个小孔代替一个大孔等措施提高引信的电磁兼容能力.

    引信电磁防护电磁干扰电磁屏蔽屏蔽效能麦克斯韦方程组

    基于DnCNN的侵彻过载时频去噪方法

    郑宏亮贾森清郭宇朋薛颖杰...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高从侵彻过载中准确估计刚体过载信号的能力.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前馈去噪卷积神经网络(DnCNN)的侵彻过载时频去噪方法,该方法首先应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提取侵彻过载信号的时频图像,使DnCNN能够充分利用时频图像信息,估计出刚体过载时频图像.最后,通过逆STFT将时频图像转换回时域,得到估计的刚体过载信号.结果 在 5-Fold交叉验证中,所提方法在测试集上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968%,Pearson相关系数(r)为90.35%.与低通滤波、总体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小波变换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平均 MAE 分别降低了 1.82%、1.00%、0.75%,平均相关系数 r 值分别提高了47.81%、17.48%、22.93%.结论 所提方法可以从侵彻过载中准确估计出刚体过载信号,在去噪能力上优于低通滤波、EEMD和小波变换方法,且在去噪过程中,无需调整参数,能够自动完成去噪任务.

    硬目标侵彻侵彻过载前馈去噪卷积神经网络信号去噪时频分析k-Fold交叉验证

    引信软件安全性与引信安全系统软件安全性探讨

    秦栋泽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结合相关标准探讨了引信软件安全性与引信安全系统软件安全性的概念以及内涵,讨论了引信软件安全性的不同维度.进而对引信安全系统软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引信安全系统软件主要特点.最后对当前引信系统软件安全性存在的部分问题给出了建议与改进措施.

    兵器科学与技术引信安全性引信软件引信软件安全性引信安全系统软件安全性

    基于遗传BP算法预测贮存寿命

    郭俊伶彭志凌班伟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引信自然贮存试验数据统计方法计算量大且试验时间开展较长的问题,提出 BP 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遗传BP算法),通过步加试验解决寿命预测问题.方法 通过步加试验数据求其试验各级应力下的环境因子,由环境因子将各级应力试验时间折合成实际贮存时间,根据Arrhenius 模型求出可靠度函数.其次,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避免陷入BP局部最优问题,将步加试验数据代入遗传 BP算法进行训练,提高预测的精度和准确度.将正常应力下的数据代入遗传BP算法进行测试,求出可靠度预测值.最终对比实际、Arrhenius模型、遗传BP算法的贮存可靠度预测值.结果 实际、Arrhenius模型、遗传BP算法的贮存可靠度预测值相近,证明遗传BP算法可以满足引信贮存可靠度的预测.结论 采用遗传BP算法对步加试验进行寿命预测,可以有效减少试验时长和降低试验成本.

    步加试验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恒湿步温环境因子Arrhenius模型

    球形万向惯性开关设计的关键变量分析

    谢明赫秦栋泽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深入探究万向惯性开关的动力学特性.方法 推导相关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结构和运动状态计算出开关的匀加速度灵敏度,在此灵敏度的基础上施加过载,观察关键部件的尺寸公差以及弹簧的预压力设置对运动状态的影响,采用MATLAB和ADAMS等 2 种软件对比仿真.结果 对运动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变量为大小弹簧的预压力.针对关键零件的公差带来的影响,由仿真和理论计算可知,轴向施加过载时,大弹簧、小弹簧的影响百分比分别为 53.09%和 18.32%,小球+杆、小球的影响百分比分别为 10.39%和 1.98%.弹簧的尺寸公差影响约为接电结构尺寸公差影响的 5.11~9.25 倍;垂直轴向施加过载时,大弹簧的影响百分比为 0.81%,小球+杆为 3.49%,倍数关系为 4.31 倍,但影响百分比均较小.结论 大弹簧的公差影响最大,其次为小弹簧的公差,然后是球的尺寸公差,最后是杆的尺寸公差.依据模型结构,推导出球形万向惯性开关关键变量的普遍规律,支撑内部接电结构的部件所产生力学效应的影响效果最大,其次为接电结构的尺寸大小.

    引信球形万向惯性开关关键变量预压力公差动力学

    某储运发箱着陆缓冲特性仿真与试验验证

    张宇张帅周邦召杨敏...
    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排气型气囊作用下某储运发箱空投着陆缓冲性能.方法 建立储运发箱-气囊空投系统的LS-DYNA有限元模型,计算空投系统着陆缓冲过程的动力学响应.根据空投安全阈值,对火箭弹过载、火箭弹轴向力、各部件结构应力等进行分析.通过搭建缓冲试验平台,对仿真模型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 受冲击较大的火箭弹过载略大于 30g,框架某隔板处应力超出许用应力,应注意防护.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性较好,误差在±10%以内.结论 本文建立的仿真模型精度较高,能满足工程需要.本文研究方法和结果对于储运发箱结构设计、着陆缓冲方案设计有一定参考意义.

    储运发箱空投着陆缓冲气囊有限元LS-DYNA缓冲试验平台

    北约不敏感弹药试验方法回顾及进展

    程淑杰徐露萍梁争峰武海军...
    5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STANAGs和AOPs演化过程角度,分别对北约快速加热、慢速加热、子弹撞击、破片撞击、射流撞击和殉爆反应等不敏感试验方法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北约将现实世界中威胁载荷标准化的过程,总结了新的AOP试验方法变化.指出不敏感试验载荷表征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基于我军威胁危险作用时间和概率,建立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威胁表征方法.

    弹药安全性不敏感弹药含能材料不敏感试验方法威胁危险性分析阈值表征

    某型导弹雷达车阵面调整系统战场损伤分析技术与应用

    黄自强石全宋明昌孙佳...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运用现有的战场损伤分析方法,分析了导弹雷达车阵面调整系统基本功能项目,预测了战场上可能出现的损伤情况,梳理了不同层次损伤影响的逻辑关系,建立了有效定位损伤部位的流程,为获取导弹雷达车战场抢修数据,进一步开展战场抢修研究提供了理论方法参考.

    雷达车战场抢修损伤分析损伤模式损伤树损伤定位

    基于圆弧模型的氟橡胶密封圈加速老化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曹智胜王琳田刚李豫...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快速评估氟橡胶密封圈的贮存寿命,解决评估过程中经验常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方法 利用圆弧模型分析高温加速试验过程中φ17.5 mm×2.4 mm规格氟橡胶O形密封圈压缩永久变形随加速老化时间的性能,确定氟橡胶密封圈性能的参数初始值,对性能测试数据进行变换,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圆弧半径和老化时间进行二项式数据拟合,得到某加速温度下圆弧半径与老化时间的数学关系式,进而计算任意老化时间的速度常数,并基于Arrhenius模型进行数据拟合,外推基准贮存温度条件下该型氟橡胶密封圈的贮存寿命.利用5个应力条件下高温加速老化试验的性能退化数据,验证本文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结果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利用圆弧模型能够评估给出该型氟橡胶密封圈寿命结论为 32.2 a,贮存寿命结论与设计要求25 a更为接近.结论 基于圆弧模型能够进行有规律退化数据的分析处理,避免了传统数据处理方法中经验常数多次逼近求解过程,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可靠性氟橡胶密封圈加速老化试验圆弧模型贮存寿命寿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