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力工程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力工程技术
电力工程技术

薛一如

双月刊

2096-3203

jsdj@chinajournal.net.cn

025-68686927 86603557

211103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帕威尔路1号

电力工程技术/Journal Jiangsu Electrical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电力公司和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主管、江苏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和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科学技术刊物,本刊为国际大16开本,彩色封面插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油纸绝缘缺陷局放UHF抗干扰定位及优化布置方法

    董冰冰李秉华高常胜
    181-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局放检测是变压器油纸绝缘缺陷定位的常用方法,实际应用过程中局放定位准确性易受噪声和传感器布置方式影响.为保证变压器油纸绝缘缺陷局放定位检测有效性,文中首先建立油纸绝缘缺陷UHF局放定位检测平台,在常规K-means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修正聚类分界的变压器油纸绝缘缺陷局放抗干扰定位方法,有效降低了定位误差.然后针对样本聚类分界混叠问题,选择最优修正系数L为1.1时,UHF局放定位误差可减小至0.1 m内,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不同传感器布置方式的定位误差变化规律,提出变压器油纸绝缘缺陷检测用UHF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案,可为变压器局放在线监测传感器布置及定位提供参考.

    变压器油纸绝缘缺陷特高频(UHF)检测抗干扰局放定位聚类分界

    基于油中溶解气体特征量筛选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

    廖才波杨金鑫胡雄邱志斌...
    192-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对变压器故障预警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油中溶解气体特征量种类众多、故障关联特征分析不足等问题,文中以油浸式变压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油中溶解气体特征量筛选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油中溶解气体的原始特征量进行特征衍生,通过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计算特征量对故障诊断的重要度,筛选得到最佳特征组合.其次,采用树结构概率密度估计(tree-structured parzen estimator,TPE)实现RF模型的参数寻优,并形成TPE-RF诊断模型.同时,结合多种评价指标,证明所提方法能够对变压器作出准确的故障诊断.最后,提出TreeSAHP模型分析特征量对各故障的重要度,优选出各故障关联的主要特征量,并根据变压器运行案例,探讨了该方法在电力行业现场应用中的适用性,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油中溶解气体变压器故障诊断树结构概率密度估计(TPE)随机森林(RF)特征筛选TreeSHAP模型

    并联双线圈式直流接触器电磁机构合闸动作特性

    鄢呈旸王立军张闻哲黄一凡...
    201-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直流接触器是新能源系统以及电动汽车中配置最为广泛的开关电器之一.而直流接触器的动态特性是衡量直流接触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文中以并联双线圈式直流接触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直流接触器电磁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基于Adams与Maxwell软件的联合仿真研究方法对直流接触器的电磁机构进行合闸过程的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机构合闸动作的仿真合闸时间与试验合闸时间相吻合,验证了该仿真方法的正确性.同时研究了弹簧参数和线圈参数等因素对机构合闸运动特性的影响,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弹簧预压力变化对合闸时间影响不大,线圈安匝数增大会导致合闸时间变小,线圈内阻增大会导致合闸时间变大且动触头弹跳更剧烈.文中的仿真方法与结果能为直流接触器电磁机构的改进设计与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直流接触器并联双线圈式电磁机构合闸动作动力学仿真电磁耦合

    基于多特征量的GIS触头温度预测方法

    刘昱轩徐志钮胡伟涛赵汉武...
    212-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防止因气体绝缘开关(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触头温升造成的事故,有必要对GIS触头温度进行监测与预测.针对触头温度不易直接测量以及其温度易受运行工况与外界因素影响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量的GIS触头温度预测方法.文中通过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分析了在不同接触电阻值、负荷电流、环境温度、风速、SF6压强、太阳辐射强度下GIS的温度分布规律,结合热路理论定性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分析可知,GIS触头温度预测的关键因素为外壳温升、负荷电流、风速、SF6压强、太阳辐射强度,而环境温度影响可忽略,采取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用以上多特征量预测触头温升,将得到的预测值与建模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误差为-0.7~0.68℃.该预测方法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对GIS温度场的影响,为基于外置传感器的GIS触头温度预测提供参考.

    气体绝缘开关(GIS)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法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温度预测热路理论

    基于机-热-电多参量信号特征的GIS隔离开关状态评估方法

    周秀吴旭涛田天白金...
    220-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体绝缘开关(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设备中的隔离开关故障往往是机械、热、电气多物理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微小缺陷发展至严重故障的过程中,会产生异常振动、温度、局部放电多种参量信号,同时测量并分析GIS隔离开关的多参量信息对于准确获取其运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在实体220 kV GIS实验平台上模拟隔离开关最为常见的接触不良缺陷,研究不同接触状态时振动信号、温度变化和局部放电信号的演化规律,获得其与设备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结合健康指数理论和改进层次分析法,提出基于多参量特征的GIS隔离开关综合评估方法.使用该方法开展现场测试,其检查结果与多参量综合评估方法的的分析结果相吻合.文中的研究为GIS隔离开关状态的带电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行性较高的多参量融合分析新方法.

    气体绝缘开关(GIS)隔离开关振动信号温度变化局部放电健康指数:改进层次分析法

    基于相关性分析和生成对抗网络的电网缺失数据填补方法

    蔡榕杨雪田江赵奇...
    229-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电网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资源增多,数据采集难度加大,导致数据随机缺失率升高,难以满足精细化分析决策需求.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中配网量测数据在采集与传输过程中频发的缺失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波动互相关分析(fluctuation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FCCA)算法和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的电网缺失数据填补方法.首先,融合FCCA算法提出强相关性电网数据多维特征提取方法;其次,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 A)对多维特征数据集进行降维处理;最后,设计改进型GAN结构,融合电网数据多维特征对低维向量进行重构,实现缺失数据填补.算例采用真实电网数据进行算法验证,并在某城市电网试运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比传统数据填补方法具有更高填补精度.因此,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量测数据连续缺失和缺失量较大的情况下,融合强相关性特征进行数据填补,对提升量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有明显优势.

    新型电力系统波动互相关分析(FCCA)多维特征生成对抗网络(GAN)缺失数据核主成分分析(KPCA)智能填补

    新型同步调相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定位方法

    孙川徐钢李成博蔚超...
    238-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是新型同步调相机的一种典型故障,对调相机长期运行和电网稳定都有严重影响.为保障新型同步调相机高可靠稳定运行,文中提出一种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在线诊断与定位的方法.从故障导致的气隙磁场磁动势畸变出发,推导出定子同相两支路将出现偶次谐波环流现象,并通过对支路环流进行傅里叶分解,提取谐波中的明显特征量.对该特征量进行分析,得出其大小仅与故障所在转子上的空间位置有关,而与故障匝数无关的结论,最后通过查表的方式来实现故障诊断与定位.文中基于已规模投入使用的TTS-300-2型同步调相机开发有限元软件的仿真模型,并搭建基于新型调相机的模拟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利用支路环流谐波进行转子匝间短路故障定位的有效性.

    同步调相机匝间短路故障磁动势故障定位有限元转子绕组

    光热与光伏发电综合对比

    李富春刘飞邵成成田旭...
    246-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是太阳能发电的2种典型形式.光伏开发成本相对较低,但为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须配置一定比例储能和分布式调相机,造成发电成本提升,而光热自带储热和出力友好性,因此目前对于光伏与光热的发展技术路线仍存在较大争议.文中以青海海西地区为例,基于同一时空太阳能辐照资源和出力特性,比较光伏+储能与光热的电力保障能力;然后从电网安全稳定支撑能力角度对光伏+储能+调相机与光热进行比较;最后基于光热和光伏成本下降趋势预测进行二者的经济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若将光热和光伏放到技术对等层面,则光热由于同时具备储热和常规发电机功能,能够为系统提供短路容量、无功补偿和转动惯量支撑,在成本下降后经济性与光伏+储能+调相机基本相当,甚至更优.

    光伏光热储能分布式调相机电力保障日等效发电小时数旋转惯量容量费用

    电力移相器技术

    封2页

    电力移相器工程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