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力工程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力工程技术
电力工程技术

薛一如

双月刊

2096-3203

jsdj@chinajournal.net.cn

025-68686927 86603557

211103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帕威尔路1号

电力工程技术/Journal Jiangsu Electrical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电力公司和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主管、江苏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和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科学技术刊物,本刊为国际大16开本,彩色封面插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慧配电网源网荷储高效协同运行控制技术

    吴文传袁宇波
    1页

    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微能源网日前鲁棒优化调度

    周迦琳朱继忠董瀚江李鸿...
    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能源网集成园区/社区的分布式能量系统、多元荷载及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多能源联产联供功能,有利于提升各类能源网络运行灵活性和经济性.为有效应对微能源网内部负荷和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首先建立多面体不确定集刻画负荷和光伏出力波动情况,构建描述微能源网网络拓扑和能流耦合关系的能源集线器(energy hub,EH)耦合矩阵.然后,以最小化系统运行成本为目标建立微能源网在并网和孤岛运行模式下的两阶段鲁棒优化经济调度模型,并运用线性决策规则(linear decision rule,LDR)和对偶理论制定模型求解策略.最后,基于IEEE 33节点配电网改进设计的微能源网进行算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LDR能够在一定精度范围内通过线性仿射函数有效近似刻画决策变量和不确定变量间的关系,降低两阶段鲁棒优化经济调度模型的求解难度.

    微能源网能源集线器(EH)并网运行孤岛运行鲁棒优化经济调度线性决策规则(LDR)

    考虑不确定性和定价补偿的源荷储联合调峰优化

    张金良胡泽萍
    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带来的系统调峰和消纳难题,文中在分析源荷储调峰能力及其互补性的基础上,挖掘系统的调峰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首先,考虑火电、独立储能和电动汽车的调峰定价及辅助服务补偿,分析调峰费用分摊与补偿机制,建立深度调峰模型;其次,考虑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与相关性,基于核密度估计和Frank Copula函数生成典型风光出力序列,并建立阶梯型需求响应模型以实现响应量的分级补偿,提高需求侧用户的响应积极性;最后,以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考虑不确定性和定价补偿的源荷储联合调峰优化模型,并以改进的IEEE 30节点系统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挖掘源荷储三侧资源的灵活调峰潜力,提升系统调峰能力和新能源消纳水平.

    深度调峰调峰定价及补偿核密度估计阶梯型需求响应优化调度新能源消纳

    基于光储联合系统的电网分段恢复策略

    张英敏张婉欣李保宏黑玉鹏...
    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新能源大量引入至电力系统,为了使其代替传统的水电、燃气机组作为黑启动电源,文中研究了基于光储联合系统的电网分段恢复策略.首先,根据光储系统的结构和控制方式,提出由储能系统建立稳定的并网母线线电压,光伏系统分步并网的启动方式;其次,为了增强光伏发电系统的惯性阻尼支撑,提出在光伏系统逆变器侧加入虚拟同步控制;最后,在待启动机组和系统负荷并网过程中,利用储能系统配置附加阻尼控制器抑制电网黑启动产生的次同步振荡,保证电网稳定恢复.在PSCAD/EMTDC中搭建光储联合系统黑启动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恢复过程中母线线电压偏差不超过0.65%、系统频率偏差不超过1%,满足黑启动要求,验证了文中所提启动策略的可行性.

    光伏系统储能系统黑启动分段恢复虚拟同步控制附加阻尼控制器

    计及配电侧分布式电源的输配协同高收敛性最优潮流研究

    陈一丰黄铭浩董树锋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电力系统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充分利用配电侧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对于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DG的广泛接入,输配电网之间存在双向功率流动,如果输电网和配电网仍然按照传统的等值方法进行最优潮流计算,将无法获得精确结果.因此文中建立输配协同全局最优潮流优化模型,采用节点撕裂的方法解耦输配电网的耦合变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学推导得到模型的不动点迭代形式,考虑到传统的异构分解(heterogeneous decomposition,HGD)算法只利用最新的计算结果进行迭代计算,结合数学领域的安德森加速思想,利用历史迭代值对不动点迭代进行优化,提出基于安德森加速的HGD算法.经算例测试,该算法能充分利用配电侧DG.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算法准确度高,收敛性能相较于HGD算法有显著提高.

    输配协同最优潮流收敛性安德森加速分布式电源(DG)不动点理论

    基于分布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的微电网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

    李嘉伟巨云涛张璐刘文武...
    4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源荷多元不确定性给"源荷储"一体化微电网优化调度带来了诸多挑战,但传统方案存在优化模型过于片面极端和时间尺度单一导致调度不合理的问题,无法兼顾可靠性和经济性,并且难以协调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与不同时间尺度之间的配合关系.文中基于数据驱动的多离散场景分布鲁棒方法,提出一种微电网两阶段分布鲁棒日前优化调度模型,使用列和约束生成算法进行求解.结合改进分布鲁棒优化的不确定方法、多时间尺度调度策略和模型预测控制理论,通过逐级细化调度时间尺度和减小预测周期的长度来提高精度,以最小化发电成本以及调节成本等为目标建立日前-日内多时间尺度滚动优化调度模型,较大程度上抵抗系统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结合算例仿真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所提模型能够有效消纳新能源、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

    微电网模型预测控制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分布鲁棒优化多场景技术数据驱动

    计及经济性与可靠性的台区储能优化配置

    解良彬向月王世谦李秋燕...
    56-6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布式光伏装机量猛增影响了台区的安全可靠运行,台区储能成为消纳分布式光伏的关键,但台区储能项目投资的经济性与电网可靠性之间难以平衡.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台区储能反配新能源模式的综合考虑经济性与可靠性的台区储能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建立台区储能容量优化经济模型;其次,基于台区储能经济性优化结果进行电网可靠性模拟仿真;最后,考虑经济性与可靠性等综合指标,运用优劣解距离法对各节点进行选址评估,通过累积分布曲线确定台区储能配置方案.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提升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更好地平衡了台区储能投资的经济性与电网可靠性,相关结果可为新能源配储比例的合理设置提供借鉴.

    可靠性经济性台区储能选址定容配储比例光伏消纳

    计及源-荷匹配的多区域多类型新能源系统优化规划方法

    史昭娣朱宁李政陈琦...
    6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理利用新能源出力互补性可平抑其出力波动性,在新能源规划中考虑互补性可令新能源规划布局更为合理.基于此,文中考虑新能源出力互补性,研究计及源-荷匹配的新能源系统优化规划方法,利用新能源总出力与负荷的正相关特性,保持新能源总出力与负荷的动态平衡.首先,基于源-荷匹配思想,提出描述新能源出力与负荷贴近程度的均衡度指标以及描述新能源出力与基准负荷一致程度的一致性指标.然后,建立计及源-荷匹配的多区域新能源系统优化规划模型,并通过引入新能源出力与负荷匹配均衡度约束来保证两者变化特性一致.最后,以我国北方4个区域的电网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计及源-荷匹配的新能源系统优化规划可以综合考虑新能源消纳率和渗透率,为考虑新能源出力互补性的新能源规划布局提供解决方案.

    新能源互补性电源规划源荷匹配光热电站容量配置

    考虑输电网与柔性互联配电网交互影响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史明明刘瑞煌张宸宇朱卫平...
    7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输电网与柔性互联配电网组成的输配电网络整体采用故障枚举法进行可靠性评估时,除去分析输电网与配电网内部故障对各自供电可靠性的影响之外,还须考虑故障场景下输电网与配电网间的交互影响.文中在现有输电网与配电网各自独立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基础上,提出针对输配电网络整体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所提方法可计及故障条件下输电网与配电网运行状态间的相互关联,将输电网故障后的节点负荷减载细化为配电网优化后的负荷切除方案,提升输电网可靠性评估结果精度,并将应对输电网故障导致的配电网负荷损失纳入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此外,在输电网可靠性评估中计及了配电网内部故障导致的输电网节点供电负荷损失及其对输电网运行可靠性造成的影响.针对输配电网络整体,基于故障枚举采用解析法计算得到输配电网络可靠性指标,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建立可靠性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可靠性评估柔性互联配电网输电网故障枚举负荷减载故障重构

    电力系统架空多导体传输线的高频耦合电流计算模型

    谢玮琛郭俊郑群爽谢彦召...
    88-9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架空传输线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瞬态电磁场或激励源作用下(例如高空电磁脉冲)通常能够耦合出高幅值过电流,将作为强电磁干扰的耦合路径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干扰.现有建模方法中,经典传输线理论在处理非电小尺寸横截面线路的高频耦合问题时存在较大误差;全波数值算法(例如矩量法)依赖网格剖分计算过程使得其在处理长线情况时效率不高.此外,电力系统中往往线缆数量较多,且地面均须考虑实际有耗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能够计算电力系统架空传输线高频耦合电流的渐近模型.基于计算效率较高的渐近理论,引入反射与散射过程对高阶模式分量进行量化,并针对任意线路数量、任意参数地面及不同激励情况,推导统一电流表达式.最后,利用全波数值仿真以及天线辐照实验验证模型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文中计算模型能够快速计算高频耦合电流,为线路防护以及电磁效应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数据支撑.

    架空传输线有损耗地面渐近法高频耦合电流全波数值算法天线辐照实验